第8章 三年不持一砚归

  • 趣谈古今
  • 赵懿辰
  • 1187字
  • 2020-04-26 19:00:00

这牛舌案最后果真如包拯所预料的一样,告状的人回去将牛宰杀,不到天黑便有人来县衙举报,包拯将此人扣押,严加审讯后此人招认割舌之事。

这是历史真有记载的包拯破解的案件之一。

定远县做了两年的县令,包拯被胜任端州知州。

端州这个地方是个好地方,出砚台,砚台就是研墨用的那块石头器皿,端州的砚台是最好的砚台,就连皇上用的龙砚也是由端州进贡的。

历任端州知州在进贡上都有手脚。比如,皇帝下旨说今年端州上贡十块砚台作为贡砚,那这知州少说也得打着进贡的名义弄上一二百块。多出来的好砚台,第一是为了送朝中大臣,第二是挑好的自己留着,等任期满了一起带走。

包拯这个端州知州可不同,上任的第一天就查核州衙里的砚台库存,这一查可把包拯吓着了,州衙里囤放的砚台有上千块。

包拯把这库存的砚台挑出了进贡的数量,剩下的砚台包拯派人在街上低价售卖,而卖回来的钱,包拯尽数用来救助穷苦之人。

自从这包拯当了端州知州以后,朝廷里的大官们可亏了,没人给他们送砚台了,这就让朝中有权有势的大臣们不满意了。

在端州又做了三年的知州,任期已满,应回京接受新派。

大宋的规制是地方官员三年一任期,任期满后由朝廷吏部指派新任官员。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一人长期在某个地方任职而贪污腐化。

包拯收拾了行装,准备回京接受新派,可这时候老百姓不乐意了,这么个清官儿,这就走了,老百姓不舍。

虽然百姓不舍,但朝廷律法如此,谁也没办法阻止。但是,在包拯临走之前,百姓赠送给包拯一块绝美的砚台,包拯并不知道,而是管家包兴替包拯收下了。

离开了端州州衙一路奔京城而行,行至在一山路上,包兴把收砚台的事儿告诉了包拯,这要是一般人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也走了,留下一块砚台当纪念品也不过分。可包拯听后大怒,生气了,对包兴言道“端砚乃奢贵之物,我若留下此砚,与前官无异。”

意思就是这端砚是砚台界的奢侈品牌了,我要是把这块砚台留下,那我不就也是贪污腐败了吗,这么做和之前的贪官污吏那不就一样了吗。

说完这番话,包拯将这块砚台顺手扔下了山。这事儿也被当时路上的行人看见了,大家在包拯离开以后,为了纪念,就合伙儿筹钱在包拯扔砚台的那个地方建了个亭子,取名掷砚亭。直到现在,那个亭子也有,就在广东省肇庆市地界里。

包拯离开了端州后,端州通判就给皇上写了奏折。这通判一职是宋朝独有,品级和知州一样,但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监督州衙的州政,所以也叫监州官。

端州通判是个清官,和包拯关系不错,也特别敬佩包拯的为人,所以在奏折里就把包拯这三年任期写了个总概,让皇上知道这小地方里也有清官。

皇上看了奏折以后心里高兴啊,心想这样儿的清官我得给他就在京城,不能再去别处了,就任包拯为监察御史。

做了几个月的监察御史以后,包拯就有机会看见皇上了。有一次早朝,包拯就向仁宗赵祯进言,建议取消对辽国的岁币。这岁币就是每年向别国给的贡钱,因为宋朝环敌太多,所以有的能打,有的打不过,就只能给点钱,图个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