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卷,我们简单潦草的写了写大清,我特意把末代皇帝溥仪空了出来。在这一卷,我准备详细的写一写溥仪,他的故事,值得写十章。而且我准备在写溥仪的时候改一改写作的风格。
光绪帝被软禁在瀛台的一间屋子里,一关就是好几年。冬天的时光过的很漫长,他的身体愈发不好,屋里的所有东西都那么冰冷,没有一丝丝的温度。
就在他看书打发时间的时候,房门突然被打开,大总管李莲英走了进来,他走到光绪帝身边,装模作样的说道:“奴才该死,这几日没来伺候万岁爷。”光绪帝早就看惯了他装模作样的演技,淡淡的说道:“是老佛爷让你来的吧?”李莲英摇摇头:“不,是奴才想来看看万岁爷。但奴才没想到万岁爷病重如此,从今以后,我就在这伺候着,直到万岁爷龙体痊愈。”光绪帝不禁冷笑,说道:“你会希望朕的病好?”李莲英继续说道:“万岁爷把奴才想的太坏了。”从这天开始,李莲英每天都来瀛台阁内,给光绪帝端茶送水、熬药喂饭。
光绪帝心里非常明白,李莲英这么热情,一定是有其他的用意。他明白,每天喝下去的中药一定不是那么简单,那里边一定有慢性毒药,他想给自己一个痛快的,可是又觉得现在死了太不值,自己正值当年,大清基业摇摇欲坠,自己一心的大志都没有实现。他坐在窗边,慢慢回想自己的几十年,最爱的珍妃被害、袁世凯又出卖了自己、戊戌变法的失败.......想着想着不禁哭了起来。
几日后的早朝上,慈禧面对群臣言道:“我这身体最近老不舒服,皇上的病也没有好转,我想立一个摄政王,处理军政。”
袁世凯言道:“太后英明,若有摄政王帮助太后,那太后就可养养身子了。”
慈禧道:“袁卿家说的对,我觉得摄政王就交给载沣吧。”
爱新觉罗·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光绪帝载湉的兄弟。
退朝后,慈禧颁下懿旨:“授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亲理朝廷政务。”
过了几日,慈禧觉得光绪帝也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想赶紧立下皇位的继承人。她诏来内阁大臣,商议立储之事。袁世凯建议,立溥伦为继承人,他是道光皇帝的嫡系,最为恰当。此时,张之洞言道:“摄政王载沣有一子,名叫溥仪。摄政王为人敦厚,正值年轻,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若立他的儿子为嗣皇帝,最为恰当。”
慈禧沉默了许久,叫来载沣,言道:“醇亲王载沣,择日将小阿哥溥仪带入宫内,于上书房读书。”载沣立刻接旨谢恩。
第二日下午,慈禧派小德张前去瀛台阁查看光绪帝的情况,小德张一路小跑到了瀛台阁,见光绪帝奄奄一息,大限将至,便赶忙回去禀告慈禧。
慈禧听后,立刻宣醇亲王、端亲王、军机大臣和隆裕皇后到瀛台阁门外候着。半个时辰后,光绪帝的门外黑压压的跪了一片。光绪帝叫载沣进屋,对其言道:“希望你不要和我一样,要勇敢、果断、不能懦弱。”袁世凯在门外偷偷的看着,光绪帝言道:“那是袁世凯吗?”袁世凯立刻进屋,言道:“臣在。”光绪用尽力气,对着袁世凯喊道:“抬起头,看着朕!”
袁世凯和光绪帝四目相对,他看得出,光绪帝的眼里满是怨恨。
光绪帝言道:“朕命不久矣,但朕临终之际尚有众人跪侯床前,不知卿日后可有朕这福气。”
隆裕皇后走近问道:“皇上,更衣吗?”光绪用尽力气大喊了一声“不。”
他不想穿上寿衣,他不想看着大清危亡而死。
随后,光绪言道:“朕还没死呢,谁敢拿来寿礼衣,谁就是大逆不道、是死罪!”
窗外日落将近,光绪带着他的遗憾和壮志而亡。
公元1908年,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驾崩,年仅三十八岁。庙号德宗,葬于清西陵。
小德张将光绪去世的消息禀报给了慈禧,慈禧瞬时间觉得自己的病好了,手脚也有力了。她立刻拿出了所谓的“光绪遗诏”准备颁布。
慈禧又怕大权到了别人手里,自己又颁下懿旨,言道:“如今国事艰难,皇帝新丧,新君尚在冲龄年岁。加封摄政王载沣为监国,嗣皇帝溥仪专心典学,军国政事由载沣裁夺,待嗣皇帝学业有成,再施还政。”
这意思很简单,就是告诉群臣,溥仪还是个小孩子,他应该学习,所以军国大事都由载沣负责,但是以后溥仪长大了,就得把大权还给溥仪。
小德张将溥仪抱到了慈禧面前,言道:“老佛爷,这就是未来的万岁爷。”溥仪看了慈禧一眼,立刻大哭起来,慈禧心中一怔,言道:“这孩子还真有点脾气,快抱出去吧。”
这时,慈禧突然觉得心口烦闷,喘气也费力起来。她对小德张说:“人家都说,这小孩子若是见了老人就哭,说明这个老人活不久了。”小德张立马叫来御医,望闻问切一番后,言道:“老佛爷的脉极弱。”
慈禧心中明白,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了。她让人伺候着穿上了寿衣,又叫来了几百名喇嘛在嘀嘀咕咕的念经。
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她仿佛看见了光绪帝和珍妃来向她索命,慈禧大喊着:“快把皇帝带出去,别过来......!”她的眼睛第一次瞪得这么大......
御医把脉后,宣告了慈禧的死亡。1908年11月15日下午二时许,慈禧去世,想念七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