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高宗南逃住扬州

  • 趣谈古今
  • 赵懿辰
  • 1127字
  • 2020-06-10 18:00:00

有一天,高宗和大臣们正在议事,突然有人来报,称应天府知府在城内抓了一个金朝的使者,此人称自己来传太上皇旨意。

赵构一听,也不知这人是真是假,便要应天府将此人送到了皇宫内,但又不知真假,便将此人监管了起来。

李纲听闻此事,连忙和赵构言道:“来者既然自称太上皇之信差,就该以礼相待,怎能幽禁!”

赵构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纲,李纲却觉得,即便此人是假,也应该正大光明的带到朝堂之上,让群臣看看,以提高警惕。在李纲的一再坚持下,赵构不情愿的将此人宣入大殿。

来人见赵构坐于龙椅之上,急忙跪下施礼,赵构一看便认了出来,这人是曹勋,原来是龙德宫总管,靖康之难被金人俘虏而走。

赵构问道:“你口口声声称有太上皇旨意,诏书何在?”

曹勋脱下上衣,翻转而来,见内写着八个字“若继大位,来援父母”,见了这几个字,赵构心里有些高兴了。因为虽然登基了,但没有自己哥哥的退位之诏,也没有父亲的认可,他生怕世人说自己得位不正,这下虽然这八个字没有说让他继位,但也是默认了他继位的事实。

高宗一边儿高兴,可又一边儿难过起来,心想这父母兄弟、皇族国亲都沦落他国,已成囚徒,又听曹勋说了一些五国城的情况,赵构不禁掩面流泪。

可闲谈一大堆也没有提救父母的事,李纲言道:“太上皇北国传书,意在勉励大宋朝野一心,皇上应早日北伐,迎回二圣。”

话说了出去,赵构却迟迟没有言语,过了好一会儿,赵构便离开大殿,只留群臣在大殿内不解。

第二天一大早,赵构下旨说自己有心准备巡幸江南。李纲听说以后气的要死,赶忙给皇上写了奏疏,言道:“陛下欲往江南,臣以为不可,若偷取一时之安乐,而必有祸端在后,若陛下留于中原,百姓安心,方可立国,太上皇有意求陛下北伐,以救父母,若陛下南去,父母又当如何?”

意思也很简单,以春秋大义责备贤者,义正言辞正好击中了赵构的要害。无奈之下,赵构只好撤回南下的旨意,留在中原。可此时,赵构已对李纲心有不满。

过了一阵子,汪伯彦上疏,称李纲独霸朝政,左右皇权,为人结党营私。赵构看了奏折以后,便叫李纲进宫亲自看了这汪伯彦的奏折。

李纲看后心中已经明白了一切,就和赵构说道:“自古君子与小人难以并存。”可李纲说话此话,赵构没有任何反应,这意思也就很明白了,无非就是让李纲自己离开朝廷。

几日后,李纲递呈辞书,坚持辞官。赵构见状便假意挽留了一下,李纲一眼就看出了高宗的虚伪。

李纲辞职以后,朝廷就没了丞相,这就好比一个企业没有了总经理。此时,赵构却不急着另立丞相,而是下诏准备南巡。

诏书一下,朝廷文武惊讶,这完全就是朝令夕改啊,前两天说不去了,今天又说还要去……

此时,汪伯彦进言,劝赵构前往扬州,称此地依山靠水,物华天宝,更有古诗称“烟花三月下扬州”,高宗被汪伯彦说的晕头转向,心服口服的,一拍桌子便决定南巡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