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攀藤附葛
- 社稷之臣
- 惟明
- 2217字
- 2020-05-06 21:03:34
常言道,山中无甲子。日出日落,昼夜更替,时间总在不知不觉中飞快地流逝,黄廷益和温若初已经在山崖底下呆了足足十天。
按理说,张小喜他们会回村报信,两个大活人,一个是长月村的贵客,一个身份重要,还是女眷,田守肯定会组织村民们进山里搜寻,可这些天毫无踪迹,崖顶上并没有人影在张望,也没有听到援救的声音,夜晚也看不到火光。
尽管如此,这十天却是黄廷益这辈子最安逸的日子,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但在崖底的日子并不无聊。烤鱼、清水、野果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最近两天还在树上发现了鸟蛋。秋老虎的威力不小,白天的温度穿一件单衣刚刚好,夜晚生火也能度过。
一切仿佛过着与世隔绝般的隐居生活,没有人打扰,无所谓世事,身边还有佳人相伴,甚至都有些乐不思蜀起来。
两人相互熟悉后,黄廷益发现温若初在沉稳练达的外表下,也有可爱活泼的一面,之前只是被刻意压抑了,现在她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很快就显露了出来,话也多了,常常开起玩笑,让他忍俊不禁。时钟就这样被快速的拨动,飞快流逝。
他的身体在这十天里逐渐康复,疼痛感不再明显,已经能够自由行动,久违的轻快感让他很是振奋,心情越发愉快,思量着该想办法离开这里了。将想法说给温若初听,她点头称是,随即又沉默下来。
刚掉下来的时候,唯一的想法就能够赶紧脱身,现在真的要走了,两个人反而有点恋恋不舍起来。
这里与崖上的世界隔绝开来,悠闲度日,与世无争。但两人一个有自己志向和抱负,一个有自己的羁绊和牵挂,不管此处是何等的世外桃源,留下了多少欢快的记忆,终归不是久留之地。
黄廷益仔细地查看了石壁的状况,发现崖壁上生长了许多藤葛,还有不少胳膊粗的树枝以及一些凸出来的石块,并非光秃秃的毫无办法。“攀岩”一词在他脑海中如电光火石般一闪而过。
穿越前他玩过攀岩,都是公园、游乐场里在上面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点,供人用四肢借助岩点的位置,手攀脚登,难度并不大,只是手脚要费些劲。
再瞧瞧眼前这难度,称得上“地狱级”,毫无规律可寻,没有稳定的着力点,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危险性极高,真正叫做一失足就成千古恨。倘若摔死了倒一了百了,万一摔个半身不遂,那可就连哭都哭不出来。
无论如何,还是得先试一试。
黄廷益将身上好好收拾了一番,收拾得干脆利索,以防被挂住或划破,嘴里咬着短刀,往手里吐口唾沫,搓了搓手,准备上崖。
温若初用鼓励和关切的目光看着他,柔声道:“你小心点,发现不对劲就赶紧下来,不要硬来。”
黄廷益答应一声,往后退了数丈之地,一个冲刺,脚蹬在石壁上,纵身跃起,一只手抓出一根藤蔓,另一只手向另一根藤蔓抓去,双脚轮流踩在石壁上,向上攀爬。
刚开始还十分顺利,越爬难度就越大,石壁有凹有凸,有裂缝有仰角,全靠手臂的力量来拉动人的身躯,爬不了多久,手臂便没了力气,腿脚也酸了。
难度最大是那些藤葛,看着连得很近,其实有时候根本够不着,抓不到下一根,就只能一直停留在原地,没法继续向上。
看来单靠徒手,不借助工具是行不通的,黄廷益精疲力尽地回到平地,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气,不过心中并不沮丧。
穿越以前,虽然家境平凡,但父亲、母亲起早贪黑,辛苦赚钱,并没有忘记对他的教育和引导,父亲就说过:“无论什么困难,就怕没一丁点办法,只要有法子想,就不用担心解决不了。”
在实习过程中,初入社会的他也曾遇到了过不少难题和挫折,但每每想起父亲的话,就充满干劲,动力十足。现在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方,又岂能泄气呢?
温若初见黄廷益对攀爬失利毫无沮丧之心,心中暗暗称奇,故意问道:“这可怎么办啊?真要吃几十年的鱼?”
黄廷益挤挤眼睛道:“混吃等死呗,有温姑娘相伴,也不算寂寞。”
温若初逗他不成,反遭调戏,有了一丝羞涩,刚要开口,看到黄廷益脸上的笑意,这才知道他是故意的,飞快地白了他一眼,嗔道:“黄大公子诡计多端,想必是心中早有了主意,却在这里拿小女子寻开心。”
黄廷益见她这么说,也不便再继续开玩笑,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刚才虽然没能登顶,不过也并非一无所获。我在上边仔细看了,长有不少树枝,十分粗壮,足够承受一个人的重量,还有一些凸出的石块,是直接生长在石壁之上的,连为一体,格外结实。我们只需找些藤蔓来,做一根长绳,一端做成套索,到了上边,甩出去套在树枝和石块上,将另一端绑在腰间,便能沿着长绳直接攀爬。”
温若初闻言笑道:“还说你不是诡计多端!”
黄廷益双手一摊道:“我这明明叫做足智多谋!”
温若初捂着嘴笑了起来:“哪有这么夸自己的。”
黄廷益见她眼睛波光流转,含嗔似笑,不禁心中起了些波澜,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她。两人四目相对,气氛有些旖旎起来。他赶紧轻咳两声,转身去采藤蔓去了。
“这人没个正经,也知道害羞……”温若初看着他的背影,轻轻笑了起来。
半天时间下来,在两人共同合作下,两根“绿色”长绳做好了,一端绕圈,打了个结,成套索状。经过简单测试,十分结实,不用担心会断。
来不及休息,两人便开始练习起来。
想象很美好,实际上操作难度极大,因为要向上抛,这个套索就不能横着甩,而要竖着甩,甩出去的时候,套索得保持成圆圈状,力道和准头还得控制得刚刚好,急切之下哪能一下子就练好的?要么只往头上扔出一点点,要么就是套索已经不成型了。
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永远无法知道人的潜力都多大。
套索是目前唯一的出路,由不得烦躁和气馁,两人相互鼓励,认真练习,在扔的过程中,手法慢慢熟练,找到一些诀窍,信心也上来了。又站在石壁下,交流讨论上去的路线,全身心投入进去,四天的时间一晃便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