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豆芽汤

靖安王就那样一点一点一点慢慢向阿七靠近,阿七瞪大了双眼,把靖安王的眉眼口鼻,连他经常皱眉的褶子有几道都看得清清楚楚。靖安王往前靠阿七就慢慢向后仰,仰得她腰快承受不起了。

正当阿七快崩溃的时候“啪”一声,靖安王一巴掌拍在了阿七脸上,单手把阿七扶正,把另一只手伸到阿七眼前“你看,我说过有蚊子的。”

阿七感觉眼前有点儿花,不知道这靖安王哪根筋没搭对,这一巴掌到底用了多大力道。

靖安王:“刚刚本王跟你说的话,你记住了吗?”

阿七摸了摸有点火辣辣的脸乖乖的点点头。

靖安王:“那本王说的什么?”

阿七:“除……除了你,谁也不能信。”

靖安王:“嗯……记好了,睡吧。”

靖安王起身回了自己床上,阿七火速躺在地铺上,想了想,赶紧把被子盖过头蜷缩成一团,在被子里不住的后怕:“妈妈呀,吓死宝宝了,差点儿以为要被失身了。”

靖安王看着阿七的举动,眉眼处的折皱早已烟消云散,换上的是眼角和嘴角清晰可见的上扬弧度。

靖安王侧身静静的盯着地铺上的阿七入神,他刚刚还有些话没告诉她,包括连翘说的那番话。真实的内容是他抱着女儿赶到义城,让靖安王收留他们父女,包括“饲魂玉”的事,也是他告诉靖安王的。

至于连翘为何要撒谎,靖安王心里很清楚,无非是想打探阿七到底知不知道如何开启“饲魂玉”,想获取阿七的同情心跟他交心,然后早点救醒女儿,天下父母心,靖安王能理解他救女心切的心情所以不怪他,但是连翘不能再出格了,否则……

靖安王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

接下来的几天里,阿七跟靖安王形影不离,在别人眼里阿七像极了跟屁虫一样跟在靖安王的身后,靖安王对这种现状相当满意,阿七则表示很无奈。特别是面对很多“妇女姐姐,乖乖小妹”的时候,阿七总感觉她们正面满脸笑容,背后却有很多稀稀疏疏的议论声不绝于耳……唉……真是全身长满嘴也说不清楚。

这种情况持续到了洛千君的到来,洛千君办事真的挺靠谱的,油布质量杠杠的,防水性能和厚度都达到了阿七指定的标准,阿七特别满意的对洛千君竖起了大拇指。洛千君美滋滋的扬起了他自信满满的头,就差没给自己配上一句自白“什么事能难倒我洛千君洛大少!”

靖安王见洛千君一脸傲娇,毫不客气的把他安排去帮连翘照顾那些妇孺老幼。别说,洛千君一去妇女堆里,立马成了那里的新宠,难得的是他还乐在其中。

接下来,靖安王和阿七共同选了一块极为宽敞的土地,用竹子和木桩搭好的大棚骨架有模有样的,阿七担心骨架不够结实,还叫石里他们绑得非常密实。石里村长是个干活的能手,他手下的几个壮汉也都是好手,石里建议在外面披油布之前,可以在骨架上编搭一层稻草,这样更容易对里面的菜苗进行保暖。阿七自然高兴的接受建议。

玉米,麦子,番薯,土豆等等这个季节的反季食材都入驻了这个大棚,大棚的面积相当于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可以同时容纳好几个成人进出。新鲜事物的产生必然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但好在靖安王的威严在那儿摆着,也没人提反对意见,大家都埋头规矩做事。

宝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得多,幸好商国丰城处于南方城市,这些农作物只要好好照料,在大棚里绝对能茁壮生长。对于大棚里的农作物阿七还是有些信心的,施肥浇水锄草靖安王和阿七也都全程在旁看着。

靖安王比阿七紧张得多,有些活计他都直接上手亲自去弄,生怕错过什么自己不会的东西。阿七对靖安王倒也刮目相看,毕竟在古代那种高贵的身份,是不允许他们这些王族放低姿态去做这些农耕作业的,但看起来靖安王是个特例。

可靖安王心里不那么想,他穷过,苦过,累过……“士、农、工、商”,农业算各个国家都比较在意的事情。如果他和阿七能把这个大棚搞起来的话,必将会对各国农业发展起到前所未有的推进作用。靖安王想得很长远,却又不敢想像更长更远,就怕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现在能把眼前做好才更为重要。

除了大棚,阿七还向靖安王建议可以挖地窖和温室栽菜,靖安王大手一挥,叫阿七自己随便弄,还一再提醒石里必须百分百的服从阿七安排。阿七也是干脆人,冲着石里一阵上位者的强势气势指挥。依阿七的说法就是“拿着鸡毛不当令箭使,此时不使等待何时开始?”(必须傲娇)

此时阿七指挥着石里他们挖出了宽敞的地窖,琢磨着在宝山上就地取材,准备开始生蘑菇的大业。另外阿七还指挥石里建了一个密不透风的“温室”,为了看看温室的效果,阿七立马做了个实验。

她把绿豆和黄豆一些不能食用的豆子放室内生了一大批豆芽。

最开始大家都觉得密不透风的温室简直就是个笑话,大家都不看好,而且在大家的认知里那些豆子吃多了对肠胃不好,大家就更没什么兴趣打理,借故说要准备过冬的食物把阿七一个人晾在了温室。

反正生豆芽简单,阿七也不用大家帮忙,自己一个人跑上跑下,挑水搬东西……为了不想来回跑,阿七一个人在温室里一呆就是四天,无聊的时候就数豆子玩儿。

大家都背后议论阿七是个傻子,长得又胖又丑连种菜的法子也稀奇古怪。

但在靖安王眼里,阿七什么都可以,他无条件的信任她。

当阿七把嫩嫩的豆芽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大家眼睛都直了。阿七的实力证明了她神一般的存在。

因为豆芽生得多,几乎寨子里的人都尝了鲜。大家都得了阿七的好处,也吃上了爽脆的豆芽,一些不看好阿七搞这些新技术的人纷纷开始追捧阿七,直夸阿七是仙女下凡,菩萨转世,点石成金的贵人。夸得阿七直往自己的木屋躲。

阿七留了些黄豆芽在自己的小厨房里,悄悄向石里讨要些猪骨头,石里一听阿七要猪骨头,以为大伙分猎物时苛扣了阿七,赶紧把自己独自上山打猎回来的山猪剃了一大半给她。

阿七看着几十斤猪肉犯了难,这是别人一家的口粮,马上冬天了,也打不到什么猎物了,拿了人家东西人家怎么过冬?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时下不同以往。现在是一碗米汤都能救活一条命呢,更何况几十斤猪肉呢?

这突然让阿七犯难了,不拿又以为她矫情故意借要猪骨为难别人?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干脆推脱直接转身回去,石里性子急,见阿七转身走,二话不说扛起半边猪肉朝阿七木屋去了,“咚”的一声闷响,放下猪肉转身就走了,看那样子好像很怕阿七推让,这要让靖安王碰见了还得了?

阿七望着半边猪肉发呆,连翘听见动静跑厨房看见阿七苦着脸忙问:“怎么了?”

阿七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天你跟王爷都很忙,我看你们都瘦了,想给你们熬点高汤煮豆芽吃,准备去石里那里要点儿猪骨头,结果石里送了半边猪肉来。你看,下次都不敢去跟人要东西了。”阿七指着猪肉还有些内疚。

至从那晚聊天后,连翘第二天就恢复如常了,好像那晚泣不成声、伤心欲绝、嗜女如命的父亲不是他本人一样。

阿七能懂,既然连翘不想把悲伤时时写在脸上,阿七自然也当那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大家心知肚明就行。

连翘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让阿七犯难,原来是心里多少有点愧疚感,总觉得是讨要了别人的口粮是在以大欺小。其实别人压根没这么想,连翘忙安慰道说:“好了,石里隔三差五就会去打猎,这不算什么。你不用放心上,大不了你做了好吃的给他悄悄拿些去就是了。再说,你为这个寨子做得还少吗?难道做那么多还不值半边猪肉。”

阿七有点一根筋了:“不是的,每隔几天他们都会分猎物过来,而且大家都很照顾我,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往我们这儿送。大家日子也都不宽裕,眼看临近冬天了,这是难民们在这里的第一个冬天……我对自己弄的所有……心里也没底,毕竟都是第一次弄,我怕失败……我也不想占他们便宜,我希望他们都能自私点儿,自己把自己顾好就行。”

“不用那么在意我们,不用把我们捧得高人一等。希望他们能存够冬粮,平安的渡过这个冬天。”前世也是苦难之人,自然懂饥寒交迫的日子是怎样的,所以心里难免不好受。

连翘倒没想到阿七因为半边猪肉把事情想那么远,这些天看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胸有成竹的样子,还以为她真的就是点石成金的仙子呢。没想到其实都是装出来的,她大概也想给大家带个好头,希望大家对生活都能充满希望吧。

连翘突然抄起菜刀,“喀嚓,喀嚓”的开始清理猪肉,一边剃骨头一边说:“不是要做吃的吗?还不开始做,我跟王爷就要饿死了,你现在想再多也没用。呐……(连翘摸着后脑勺)后脑勺只能摸得到看不到,别再为还没有到来的事情担忧了,快做饭吧。”说着递了一块剃好的猪骨头给阿七。

阿七笑着接过骨头,看着连翘诚挚的微笑,也释然了。

连翘心里藏了那么大的苦都能笑脸过每一天,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多愁伤感了呢?奇奇怪怪的。

猪骨很快炖成了高汤,阿七在汤里放入生姜蒜,去了腥提了味,隔得老远都能闻到香味儿。

第一个闻着味儿来的是洛千君:“哇……什么味儿,这么香?”

阿七:“汤,好喝的汤,一会儿就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