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宝山

“你俩有完没完啦?还有正事呢。尽说些有的没的,来来来……说这头,说这头。”阿七在一边毫不客气的把他们的对话中断了。

好在大家相互都认识,对阿七冒冒失失没大没小的德行也不奇怪。阿七不理两个傻愣在原地的大男人,率先一步去了会客厅。这时大家把行李也收拾得差不多了,旦伯带着双拾把大家的房间都收拾了出来,只有连翘一个人在客厅发呆。

阿七走过去在连翘眼前晃了两下:“喂?你发什么呆啊?”

连翘回过神犹豫了一下,一本正经的撒慌说:“我在想晚上吃什么?”

阿七藐视了他一眼当没听见,低头看起了她手中的图纸。靖安王和洛千君相继来到会客厅,连翘借故出去帮忙便走开了。

阿七摇了摇手上的图纸说:“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在来会客厅的路上靖安王已经把种植大棚蔬菜的想法告诉了洛千君。

洛千君和靖安王都好奇阿七有什么好想法,阿七把图纸展开在桌上,很是认真的说:“你们看,首先得有一块足够宽敞的地方给我们先建一个大棚做试验。”

靖安王:“这个肯定是有的,你不用担心土地的问题。”

阿七点点头继续道:“然后就是大棚的骨架,这个可以用竹子做,因为竹子有韧性,尽量做出大的拱形来,能做到里面能容下几人自由活动最好,如果不行……至少要能容下两个人的也行,那样方便我们对里面的农作物进行播种除草和施肥等等一系列操作。”

洛千君:“竹子不用说,到处都是,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做那么大……”

阿七当然知道竹子到处都有,也懂洛千君的疑虑,她微笑着对洛千君说:“竹子肯定没问题,做那么大是必须的,如果怕不牢固,做密实点就行……嗯……最关键是外面那层遮风挡雨又保暖的东西。”

洛千君和靖安王相视为难的摇了摇头,阿七知道他们没有想到方法,但是她想好了,而且还是相当可行的方案。“用油布!洛少刚刚说的伞,现在用的肯定是油纸伞,那油布,可有办法弄到?”

洛千君没有注意到阿七口中说的“现在用的肯定是油纸伞这句话”也没有追问大棚以外的话题,靖安王心里可悬乎了一把。洛千君拍手叫好道:“用油布?嗯……好办法,确实是好办法。”

洛千君却又突然有点犯难的说:“油布确实是好东西,可是,我们却不能大批量的使用,毕竟金费……”

阿七当然知道,这里是古代,古代的纸尚且都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油纸伞的产量都极少,费时费力费钱。更何况要耗费人力物力去做油布,那样投入很高更加昂贵,如果失败的话……

“我们先量力而行做一个大棚,其余的我们可以温室种植,或者挖地窖也行,总之,我们都全力以赴,目标是先让大家都能吃饱穿暖,我相信大家齐心,其利断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靖安王从来没见过阿七如此认真的一面,感觉好像要从新认识一下她才好。虽然靖安王和洛千君都不太懂什么地窖,温室种植等新词,但是莫名的对阿七信任不疑。

眼看天色暗下来,洛千君马不停蹄的又赶回商城去了。阿七他们简单吃过一点东西后靖安王就带着阿七先去后山看看安置的难民。此行只有靖安王和阿七还有连翘三人,连翘抽了一个路上的空档悄悄对靖安王说:“王爷,属下在来山庄的路上感觉一直有人在跟踪我们,我叫岳松四处查探了一下,却没有发现异样,这?你看?”

靖安王好像也早已有些洞察,他微微点头对连翘说:“估计是净元那边的人,先静观其变,叫岳松和岳柏机警些……”

“你们在嘀嘀咕咕什么呢?走快点啊?”阿七在前面看两个大男人拖着后腿嘀嘀咕咕的,打断他们的对话吆喝着他们走快点。靖安王收住了声,示意连翘不要再多说,连翘当然知道,之前在会客厅就没有告诉阿七,现在更加不可能告诉她。其实也不是故意隐瞒阿七,只是觉得不能让这个小丫头知道危险已经临近,怕她心里有负担。

靖安王走上前告诉阿七,琼玉山庄背后这座山叫宝山,琼玉山庄是当年他爹送给他母亲的礼物,因为嫁到商城来之前母亲就喜静,不喜欢呆在商城那座整天和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地方,所以他爹常带他们到城外这山庄里来住,一起自给自足,种茶酿酒,写诗作画……那时候感觉这里就是世外桃源,经常一住就是一年半载……直到后来商国内乱,他爹被推上了皇帝的位置,母亲不想跟他爹进宫,便一直和年幼的他留在了山庄……

说到这里,连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提醒了靖安王一下:“王爷当心脚下”。然后靖安王沉默了很久没说话,阿七以为是山路难行,他在专心走路,不便说话,所以耐心的跟在他身后等他继续往下说。

眼见山上排成排的木屋慢慢展现在眼前,靖安王才开口道:“宝山,是座名副其实的宝山,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瓜果野菜,虽然叫不上名字,但是绝大部分我和我娘都尝过,有些是甜的,有些是咸的,有些是苦的,有些是酸的,有些无色无味(第一次看见靖安王脸上有柔和的笑容,只是一瞬,靖安王又恢复了冷冷的模样)……我们也傻傻的吃过一些亏,有次差点被毒死……后来我娘总会做好饭菜先尝尝,等她没事之后再给我吃……”

靖安王突然停下不说了,阿七正听得入神,脑补了一场母爱的画面,突然中断了,阿七奇怪的问:“怎么了?然后呢?”

靖安王假装忽略掉阿七的提问说:“到了,你看,这就是吏国边城逃难来的乡民。”

阿七顺着靖安王手指的方向望去,阿七想过可能会很多人,但没想过会那么多人。天呐,这靖安王的能耐可不小,这段时间居然悄悄的“养活”了这么多人!阿七一直觉得靖安王很神秘,他看上去总是很穷,可是今天看他山庄内的那些摆设,怎能用一个“壕”字形容得了?还有帮这些乡民,难道不花钱?仅仅靠洛千君一个人的资助怕是支撑不了多久才对。在经济问题上,这个黑脸王爷绝对是个“土豪”平时肯定在装穷,阿七心想:“真是个狡猾的“人类””。

这里人很多,足足有几十户人家,密密麻麻的建着木屋,左右连接,上下修建,就像是个寨子一样,木屋楼上楼下好像都住有人,阿七扳起手指算了算,这里起码住着有两三百人左右。

试想一下,两三百人在这儿得到了照顾,想当初背井离乡出发时那该有多少人?这国与国之间又不是楼上楼下来回那么轻松,会不会是上千人甚至更多?如果是,那么多人无处安家,他们在外面流离失所,无处可去,没吃没喝,相互支撑走到这里来……那长途跋涉的路途中绝对是哀鸿遍野、饿殍满地……不管吏国与商国相隔多远,他们没有交通工具,一家老小仅靠双腿走到这里,到这里还有这么几百号人,能得靖安王收留救助,实在太不容易了,剩下的人也算是幸运的。

此时阿七再看这个平时总黑着一副包公脸的王爷顺眼多了,看来黑脸王爷脸虽然黑,但心肠倒挺好。此时靖安王正跟身边的连翘说:“你看,才短短时日,这里已经像个村寨了,看来他们自己也还是有生存能力的,只要我们稍稍帮助一些,相信他们会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阿七看见靖安王认真和连翘商议着这里的一切,果然认真做事的男人看起来很帅,阿七心里给了黑脸王爷大大的赞:“黑脸王爷不错,菩萨心肠功德无量!”

随着靖安王的带领走近这几百号人的村寨,看这几百号人能在这里有个栖身之所,阿七心里在赞叹靖安王的同时,自己也决心一定要为他们做点贡献,就当积攒一点功德,让自己能早些回到现代也好。

寨子里的人看见靖安王来了,纷纷放下手上的活计恭敬的给靖安王行礼,屋内的男女老少也纷纷出来和靖安王打招呼。旁边的连翘习以为常,可阿七还是第一次见上百号人这样同时对自己微笑施礼,她怪不好意思的往靖安王身后靠了靠,自己长得不好看就算了,现在跟他们又不熟,帮助他们的主是靖安王又不是她,她可不敢居功,更不敢接受他们的施礼。

靖安王看出阿七的不适应,大手一挥,中气十足淡定从容的说:“都做自己的事去吧,不用拘礼了。”两句话,大家就恭恭敬敬的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了,该劈柴的劈柴,该织布的织布,该饲养鸡鸭的饲养鸡鸭,该做饭的做饭。活脱脱一副乡间生活繁忙的情景。

傍晚的余晖洒在寨子里,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没有了避难的愁苦,小孩子们嬉笑打闹追逐着,妇人们扎堆做着针线偶尔凑近议论着什么。俨然把这里已经当成新家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是逃难来的难民,倒像是生活在这里很久的居民一般。阿七心想:“看这些坐在门边八卦的妇人就知道靖安王把他们照顾得很好,还有闲心议论生活以外的事,要不是心态很强硬,那就是生活很安逸,真想凑过去扎个堆,听听都八卦些什么?额……该不会是在议论我吧?(抬眼看看一前一后的靖安王和连翘,自己站在中间)也是……议论我也正常,毕竟自己身材这么“魁梧”跟在黑脸王爷身后确实是道“风景””

这时候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带头扛着锄头,身后还有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分别拿着各种工具和零星的猎物朝靖安王这边走来。

来人自称是“石里”,靖安王说他是这寨子里的“里正”(也就是村长),石里长得黝黑,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就是那种扎进人群里仔细找都很难找到的普通人。见他们手上的猎物,刚刚应该是带着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上山打猎去了,但今天收获应该不是很理想,石里和身后众人见靖安王和连翘来了也是非常恭敬的见礼。

靖安王在石里弯腰要见礼时虚扶了他一下说:“里正不必多礼,今日本王是带个人来给你认识。”说着,靖安王把身后的阿七拉到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