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新娘
  • 吴克敬
  • 1994字
  • 2020-02-19 18:02:10

家在关中西府凤栖镇南街村的姜尚清,也是宣传队一员,他家有百十亩地、两头牛和一匹骡子。每次回家来校,都是那匹大黑骡子驮着一骡背的吃用,送姜尚清来西安。他虽然读的是书院门里的关中新学,在西安街头看了西安女校的抗日宣传演出,便自觉到西安女校来,参加了他们的宣传队。在唱“流亡三部曲”时,他是合唱队员;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时,他扮演流亡的父亲……可以说,他有演艺方面的天资,合唱时唱得好,演出时演得好,与抗日宣传队的兄弟姐妹,相处得融洽和谐,极具人缘。

创办了抗日宣传队的牛少峰是西安女校的老师,小了牛少峰五岁的姜尚清,也把牛少峰当作了他的老师。老师要结婚了,他岂有不帮忙的道理?帮助袁心初收拾婚房是必须的,他还要带头为牛少峰老师和袁心初张罗一顿结婚宴。

正值全国抗日的艰苦时期,牛少峰办不出一顿像样的结婚宴,袁心初也办不到,家庭生活殷实的姜尚清是可以的。在牛少峰缠不过袁心初的意愿,确定下与袁心初结婚的日子后,姜尚清就于当天在后宰门他们租住的婚房近旁,拣了家西府风味的小馆子,订了一个大桌子,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中午,约来宣传队的队员,来给牛少峰和袁心初举办婚礼了。

新娘也是娘。这句让袁心初毕其一生都不能忘的话,就是牛少峰在他们的婚礼上说给她的。

袁心初憧憬过她的婚礼,如果不是日本鬼子侵略过来,如果她的父母没有被日本鬼子杀害,她的婚礼肯定是盛大的,无论是在北平,还是在西安。她肯定要身穿漂亮的婚纱礼服,迎来众多亲朋,在神圣庄严的《婚礼进行曲》中,与她爱的人,牵手在婚礼殿堂上,欢天喜地地接受大家的祝福。她和她爱着的人,还要互相盟誓,忠实于自己的婚姻,忠实于自己的爱情……可是日本鬼子打来了,国家到了最为危难的时候,袁心初的婚礼也只能办成这个样子了。

这个样子是简朴的,却也是隆重的,他们抗日宣传队的人都来了,还有牛少峰的几位同事。在姜尚清的热情招呼下,大家挤挤挨挨地坐了一桌子,就等着新郎牛少峰和新娘袁心初登场了。

袁心初有她从北平流亡西安时带来的好几身旗袍,那天向牛少峰求婚,袁心初穿的是一件淡绿色的旗袍,今天是她和牛少峰新婚的大喜日子,她就把压在箱底的一件红绸绣花旗袍穿上了身。这是袁心初的母亲带着她在北平最有名的瑞蚨祥绸缎庄,给她量身定制的。定制时,她母亲有意让制衣师傅留出了些尺寸,过了两年再穿,刚好合体。旗袍裹在袁心初高挑的身体上,要多熨帖有多熨帖,一道镶着黄绸绲的襟线,从她脖领处起头,斜着转到她的右臂腋下,端直地顺着她凹进去的腰部和凸出来的臀部,弯曲而下,直至下摆处,仿佛一道闪电般明亮,在这明亮的一线之上,缀饰着一溜排的本色琵琶盘扣。袁心初在牛少峰的牵引下,款款地走到大家跟前时,团团围坐在餐桌旁的宾朋,全都情不自禁站起来,向着袁心初和牛少峰热烈地鼓起掌来。

就在这时,一阵空袭的警报刺耳地响了起来,但是大家没有出去躲避,袁心初和牛少峰没有,姜尚清他们也没有,还有这家关中西府菜馆的老板、炉头和服务生都没有躲,大家坚守在那张餐桌周围,为袁心初和牛少峰操办着婚礼。

高堂或遇难了,或音讯全无,没在身边就没法拜。但天是中国的天,地是民族的地,袁心初和牛少峰行礼如仪,拜了天拜了地,双方对面站着,也互相拜了。到他俩立誓时,袁心初没说,牛少峰说了。

牛少峰说:“这个‘良’字是今天的主角。对于‘良’我有话说,天南地北,我和袁心初流亡在西安,能在西安相遇、相熟、相爱,怎么说都是一份良缘。良缘让我俩今天,一个做了新娘,一个做了新郎。我是想了,‘娘’字里有‘良’,‘郎’字里有‘良’,‘娘’字是‘良’字的左边加一个‘女’字,‘郎’字是‘良’字的右边挂一只‘耳朵’。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新娘、老娘都是娘,老娘把一个儿子养大,养到一定年龄,就要找一个新娘,让新娘来养了。天下没有老娘把自己的儿子养到老的,而新娘生生死死,是一定要和老娘的儿子过一生的。而挂了一只‘耳朵’的‘郎’,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告诫为郎的人,是要听话的,不只要听老娘的话,更要听新娘的话。我认真地想了,为娘的人,老娘也好,新娘也罢,唠叨可能要唠叨一些,正因为唠叨,才证明她们对我们为郎者的爱。天底下没有不爱娘的人,天底下也没有娘不爱的人。我发誓,我爱我的新娘,我听我新娘的话。”

牛少峰的誓言是独特的,袁心初一字不落地听进了心里。不只袁心初听进了心里,参加他俩婚礼的姜尚清等人,也都认真地听进了心里。牛少峰把他的誓言刚说完,满桌的人,还有小馆子里的老板、炉头和服务员,都热烈地鼓起了掌。

就在这时,日本鬼子的飞机来了,在离后宰门不远的钟鼓楼一带,扔下了不少炸弹。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传到袁心初和牛少峰的婚礼现场上来,嘴快的姜尚清开口了,他说:“袁心初和牛老师结婚,咱们忘记了燃放爆竹,鬼子的炸弹来帮忙了,那噼噼啪啪的爆炸就当是给咱们进行的婚礼添响儿哩!”

姜尚清说了后,大家异口同声地咒骂起了日本鬼子:少耍你鬼子的威风,爷爷们有收拾狗日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