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新娘
  • 吴克敬
  • 1483字
  • 2020-02-19 18:02:10

知晓实情的牛少峰,自觉承担起护佑袁心初的责任,他像亲哥哥一样,关心着袁心初,守卫着袁心初,直到袁心初从丧失父母的大悲痛中回过神来,牛少峰才告诉了袁心初他在心里酝酿了很久的一个决定。

那是1938年盛夏的一个傍晚,牛少峰约出袁心初,到西安城墙边的绿树林带里散步。牛少峰说了,说他不能再在学校里的课堂上教书了。他说他要参军入伍,扛起枪打鬼子!

牛少峰投笔从戎的这一举动,感动了袁心初。她说:“为我父母报仇!”

牛少峰说:“为你死难的父母,还为千千万万的苦难百姓!”

袁心初把牛少峰抱住了,说:“中国不能亡!”

牛少峰也抱住了袁心初,说:“民族不能亡!”

简短的两句话说过,踏着夕阳余晖,袁心初随在牛少峰的身边,跟着他,走过巍峨坚固的西安东城墙。他们从东面的城门洞走进去,走到国民革命军第38军设在东门里的抗日军人招募站。牛少峰报了名。

凶残的侵华日军,自卢沟桥事变以后,沿着长城一线,迅速占领了冀中平原,没过多久,就又入侵山西境内,相续攻下大同、太原等战略重镇,并囤积兵力。在控制了同蒲铁路线后,不断向黄河北岸的临汾、运城、平张等地侵略推进……这是日军本部的一大目标,使我抗日力量首尾不能相顾,从而攻占陕西,向西北直取甘肃、青海、新疆,向西南则拿下四川、云南、贵州。

黄河声响,古渡告急,日本华北牛岛、川岸师团,已兵临与陕西一水之隔的风陵渡。

西安事变后,西北军的领袖人物杨虎城被迫出国,孙蔚如接任了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8军的西北军军长。在此关键时刻,他向陕西军民盟誓:“余将以血肉之躯,报效国家,舍身家性命以抗日寇……但闻黄河水长啸,不求马革裹尸还!”愤然统兵渡过黄河,在山西的中条山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击。

投笔从戎的牛少峰,被编在孔从洲17师的补充团。因为他学识渊博,熟悉历史,知晓地理,在补充团练了几日枪械,即被安排在师部做了参谋。

牛少峰的参谋做得是称职的,在收集情报和分析敌情,以及地图推演等方面,都做得有理有据,有声有色。团副杨清震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员,他在学校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孔从洲的17师骨干成员,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战斗经验。他对牛少峰的分析推演,十分服气,他做什么都愿意与牛少峰商量了再决定。

“六六会战”是38军进入山西境内与日寇打的头一场战役。这时的日本侵略者是傲慢的,他们根本没把陕西冷娃组建的38军当回事,以为他们与中央军打,也打得顺风顺水,一个装备和训练水平都低的地方军队,还不是一击即溃?可是实战起来,骄横的日本鬼子吃了一惊……补充团按照牛少峰的谋略,跟随团副杨清震,绕到战斗打得最为惨烈的东原防线背后,出其不意地于那个叫栲桎镇的地方,先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再接再厉,又在黑水村消灭了日寇的警戒哨;旋即在唐家营端了日寇预备队的窝;后又在北古城炸毁了日寇增援的汽车队……补充团几乎是清一色新兵,所以有此战果,用杨清震的话说,牛少峰谋划有功。

补充团孤军深入,最后打到黄河岸边的马家崖,近九千人的队伍,吸引了牛岛三个大队的精锐,被围在悬崖顶上。鬼子的迫击炮,像冰雹一样往补充团的阵地上飞,两天时间补充团就牺牲了二百余人。在这之前,对牛少峰影响极大的杨清震已壮烈牺牲,而退守在马家崖顶的战友们,都已经弹尽粮绝,鬼子兵却一波一波地往上进攻。最后时刻,牛少峰站在马家崖峰头,唱起秦腔《金沙滩》里杨继业的两句词:

两狼山,战胡儿……天摇地动,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

牛少峰唱罢后,马家崖顶上的战友们也齐声唱了一遍。大家宁死不做俘虏,两人挽臂,三人牵手,向着波涛汹涌的黄河,跳了下去!

牛少峰往下跳的时候,他隐约记得,他是想起袁心初了,而他从昏迷中醒来时,他就斜倚在袁心初的怀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