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高中故人

林清清很尴尬,她压根不知道这个人,记忆里完全没有影子,她僵硬地问:“不好意思,请问你是?”

对方握方向盘的手指节瞬间苍白,可能是错觉,林清清感觉车子好像震了一下。

“我是方杰。”

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完全勾不起林清清的任何回忆,她只好再问:“不好意思,我们之前认识吗?”

方杰沉默不语,脸色不怎么好看。

林清清心想自己大概得罪这个人了,但女主角的记忆里的的确确搜刮不出关于这个名字的任何信息,然而他的语气好像和自己很熟一样。

“抱歉啊。”她只好道歉,“高中毕业后我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以前的事情都记不太清了。”她说的是实话。

这本小说的设定很简单,男主不停作死和女配一起折磨女主,和好再折磨,折磨后再和好,如此反复,十几年前流行的虐文就是这种套路,作者要吃饭也要凑字数。所以她能记得的信息只有大概的剧情,具体……谁看小说还会背诵细节的?

方杰应该也是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吧,她想。

“我和尚寒同班,是当时学生会的会长。”方杰耐着性子解释,“你当初被诬陷的时候,是我帮了你。我没想到,你后来居然嫁给了尚寒。”

林清清歪着头听,猜测着这位方杰和女主角的关系。

不想还好,一想,很多不堪的回忆冒出来。

高中周妍对女主角无端恶意,做了很多诬陷她不良的事情,把她关进厕所,说她是变态,又故意在联考时撕烂准考证,找小流氓骚扰等等。而尚寒站在人群之外,冷漠地看着一切。

“啊……”林清清痛苦地捂着头,不想让那些画面跑出来。她现在带着这副身子和回忆,太容易感同身受,真的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撕烂周妍的嘴。

这女人到现在都还不打算放过她!

车子“唰”地停在了路边。

方杰扶着她的肩膀温柔地问:“你没事吧?”林清清躲开了他的动作,方杰苦涩发笑,“原来我们这么陌生,对不起,是我唐突了。”

“没事……”林清清揉揉脸,让自己恢复常态,“是我的错,你看着人不错,我不该忘记你的。”

“没有。”方杰反而惭愧,“我高三下学期就出国了,你不记得我才是应该的。”

两人同时沉默。

林清清很尴尬,她想赶紧去医院,然后躲开这位方杰。不管女主角之前和他发生过什么,总该过去了吧,小说里这位方先生的戏份有么?还是她一目十行看漏了?

她莫名烦躁起来。她看小说时觉得漏洞百出,狗血至极,堪称厕所读物,怎么她自己进来了,一切突然有了逻辑?而且都是她记忆之外的逻辑。

幸运的是,这种沉默持续到了医院,林清清感谢了方杰,和他道谢之后,很快进医院。

她松了一口气,在医院陪方彩云大半个早上,陪她吃饭聊天,等到中午休息时才出来。她出了医院,意外地看见那辆黑色宝马还停在路旁。

林清清犹豫着走过去,看见方杰趴在方向盘上。她惊讶,担心地敲响车窗,方杰抬起头,脸色比之前更差了——像刚经历了什么痛苦一样。

车窗摇下,林清清问:“方先生,你没事吧?需要进医院看看吗?”虽然这是精神病院,普通的门诊还是有的。

“没事。”方杰下来为她开了车门,“我在等你出来。”

这个人……还真需要进去看看了。林清清低下头,尽量不表现出自己的惊奇。她进去至少也三个小时,他就这么干等着?

她进车坐下扣好安全带,问:“方先生,您为什么等我,是有什么事情麻烦我吗?”

方杰进了车,却不开车,他反复握着方向盘,说:“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真的不记得……水木了吗?”

水木年华吗……不对!记忆终于冒出来了。

水木,是女主角高中时候的笔友。是的,在这个科技还算发达的世界里,还存在笔友一说。大概作者写作的背景本就比较远,笔友是时代的流行品。

女主角在高中时被欺负,将自己的苦恼写成了信,夹在图书馆一本厚厚的字典里。图书馆的工具书很少有人翻阅,她以为那会石沉大海,等到数年之后的有缘人翻出来。她想通过这种方式,和别人进行时空的对话,抒发自己的委屈。

但,有人回应了她的信,他在信中鼓励她,给她勇气,告诉她认真学习才是正道。

女主角的成绩当时已经非常好,水木的鼓励让她对高考的执念更深。不得不说,这点后来阴差阳错地造就女主角更大的痛苦——因为家庭,她连填报志愿的资格都没有,谈何借助高考的跳板?

既然方杰提起了,那他,就是水木?

林清清又难受了,替女主角难受,后来她沉迷学习,再没有和方杰联络过,他出现在她面前,提起这茬,就好像在告诉她:你曾经过得多苦!

那不是她的记忆,却深刻在她心里,她和林清清是共同体,起码现在是。

所以她苦笑着说:“我当然记得,我很感谢水木当年给我的鼓励。方先生,您就是水木吗?”

“所以,你还记得?”方杰终于有些喜悦,他微笑着,满足着,说,“其实,我之所以答应尚寒,也有自己的目的,我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到现在林清清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你当初为什么写那封信?”方杰问。

“哪封?”林清清反问。

“你不记得了?”方杰疑惑,他顿了一会儿,说,“或许我们成年后的样貌都变了,你忘记也正常。”

“不是……”林清清打住他的话,“方先生,我实话和您说了,高中时,我只和你通过三封信。”女主角是个保守的孩子,不兴笔友网恋那一套,鼓起勇气后,就忘记这事儿了。

她十分不好意思地替原女主说出真相:“我高中时,就没见过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