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董孝白立刻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古友宗倒也没有诓他,很痛快的以丞相身份和他签了欠条,这董孝白高高兴兴的拿着欠条就走了。
没过多久,董孝白贿赂高官的证据被刑部大臣揪了出来,董孝白被全家抄斩,所有财务上缴国库,之后一把火还将他宅子也顺便点了。
有了大量的资金后,古友宗立刻开始招兵买马,积蓄军粮,没过多久这济州就开始有了转机,而对于董孝白,古友宗私下表示,他敢挣这国难财,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国难当头,他家资巨富,不赶紧贡献一些不说,还准备隔岸观火,古友宗觉得这可不能忍,于是才设计坑他,反正大不了换个丞相呗,只要能把这济州之难度过去,怎样都好说,也不算愧对先君武虎。
就在济州正在欣欣向荣的时候,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没想到这董孝白还藏了一手,这欠条,他没放自己这。
这下好了,虽然董孝白他死了,但收管欠条左想右想,这欠条干脆往君主府这么一递。
本来此事倒是没什么的,危险时机就要用特殊的手段,一般君主也会当做没看见,闭口不谈此事。可武严不一样,他不这么想,也不这么做,他拿到后事如获至宝。武严心想。这算是找到借口了。
武严二话不说将古友宗叫到君主府,面色严肃,装模作样的道:“这是你签的字吗?”
古友宗听到后,表现得十分不乐意,心想自己做这么多,那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济州,为了先君武虎,你这货跑过来质问我是几个意思?所以古友宗显得非常不情愿。
“我给你说奥!你犯下大罪了!你私自欠人国帐,还有没有王法了,还有没有把我这个君主放在眼里了?”武严此刻对着古友宗就是一顿臭骂,再加上古友宗现在丝毫不肯认罪的态度,这让武严更加的不爽,所以这越说越难听,越说越爽。
古友宗心中那叫一个委屈,自己为了济州,干了这么丧尽天良的事,可你却来装好人指责自己,于是古友宗非常不乐意道:“你想怎么样?”
武严看到古友宗这幅看傻子的神情,武严当时就不乐意了,他最讨厌的就是古友宗的这幅嘴脸,当时就道:“我告诉你,现在你人证物质具在!该当何罪,你自己清楚!”
“该当何罪啊?”古友宗知道,压根没这罪名。
“我,我...我回去之后查查,我...我现在忘了!”武严勉强道。
“哼...”古友宗知道就没条,什么丞相代借国债,然后杀人灭口,济州法令立没这条,有了刑部大臣也不敢写!而且没有证据啊,董孝白是因为大量贿赂朝堂官员,才被杀的。
武严看着古友宗那副嘴脸,心中那个气顿时不打一处来,只见武严大声喝道:“古友宗你等着,这罪绝对不轻!来人,把他给我先压到大牢,待我查查怎么判,再做决定!”说着,古友宗便被拖了下去。
再说这古友宗锒铛入狱,崔石山的等臣子赶紧前往劝谏,但这武严就是想定罪于古友宗,众将有何办法,众臣有何办法,虽然没有确切定罪,但是武严就将这古友宗扔到大牢,再没管过。
这古友宗入狱之后,武严便将吴义重请到了府上二人一拍即合,当然乃是吴义重文辞优雅,马屁拍的极妙,哄住了这武严,武严正好平日里也敬佩吴义重,他夸什么,武严都觉得颇为受用,而且武严还有不少巴结之意。
没过多久,武严便下令罢免古友宗,说丞相既然进了大狱,也不太好再任,但这职位重要,不可以长期无人,于是升吴义重为丞相。
当时群臣都不乐意了,这吴义重何德何能?而且无官无职!你突然就令个丞相出来?但武严却一排众议,说大家以后会明白的。
群臣也知这,在这武严面前,你说出来的道理一大半,都会变成耳旁风,反正他这么想了,谁也改变不了他的主意,而武严最后一句,大家以后都会明白的,那大概就是明白他没啥用,只是用时较久。
但没多久,这武严和吴义重竟然决定修盖诗楼,很多人就不乐意了,这些钱是古友宗好不容易坑来的,你用这个钱把古友宗坑进大牢,不还也就罢了,你还拿去修楼,为什么不补贴军用,毕竟搞不好明年封尾景就打过来了,就算封尾景不来,信州、深州哪个是善茬啊?
但是许多忠心于济州的臣子已经不打算多费口舌了,而崔石山,更是放弃军权,天天呆在家中,学习邹成政。
不久邹成政也被罢免,但是邹成政并不在意。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廖升度,此人之前乃是为将军副将,职位还没有从将大,此刻竟然直直升到了大将军一职。
要说这廖升度晋升的原因,乃是之前廖升度虽然只是个副将,但是他也喜欢诗啊,虽然自己文采不行,但对吴义重的诗,那叫一个欣赏,亲自去找吴义重闲聊,成了吴义重早年的靠山,和头号粉丝。
并且二人关系常年保持友好,吴义重这一升任,想起了当年廖升度对自己好,赶紧进言推荐一将,又说邹成政之过错,总结几几,再加上廖升度也喜欢吴义重的诗,和武严那有共同语言,文化程度也差不多,顿时让武严觉得,此人可用!话不多说,武严直接便将廖升度升为了大将。
这下很多老臣的心,那叫一个凉透了,尤其是这廖升度的主将,刘玄义,刘玄义职位为将军,享济州三等职,与上将军崔石山友善,之前刘玄义为将的时候,廖升度便为自己的副将,这廖升度什么能耐刘玄义能不知道?
况且这廖升度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将刘玄义贬为了济州四等职,从将军衔,况且刘玄义曾今和他并无仇恨,刘玄义气愤辞官,这一举动,使得很多重臣相继离开,尤其是崔石山,也直接辞官回家,但武严丝毫不在意,他觉得那些人装模作样,其实都是酒囊饭袋,有这二人,济州无忧,再加上吴义重经常拿古代之事做比较,其实毫无变通,但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效果很弱,甚至是负效果,可武严听着高兴啊.....(这里我注释一下,济州三等职这些的含义,比如大将军、丞相,便可为济州一等职;上将军,刑部大臣,便是济州二等职;将军,文臣,是为济州三等职;从将为济州四等职,将军副将,为五等职。往下还有,先不做赘述了...)
者且不说,207年大的变动就到这了,接着十二州迎来了208年,这一年枭雄封尾景即将剑指京地九州。
先说第一件事,便是燕盛倾掌权,燕盛倾带着军队回到深州,在去年几乎就已经征服了深州,李丰完全不是对手,随后,燕盛倾为了复兴深州,找来了曾今当土匪的朋友张烈,封上将军一职;又找来了曾今同为浪人的张厉祖,封上将军一职。
接着找到了自己的哥哥燕落仁,封为大将军。可燕盛倾封燕落仁为大将军,并不是因为他是自己哥哥,而是燕盛倾知道他有这个能耐。
而燕直春,燕盛倾命他为丞相,并且让老丞相松田高去辅佐他,这也算是在锻炼燕直春处理天下大事的能力。
接着就要说到东五州的半州,半州曾今是东五州的最棘手的地方,不过在东五州丞相曲信的治理下,逐渐恢复了活力,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山贼和百姓正在归附,而曲信毫不吝啬的为他们安置新家,将军队掌握的土地分给他们,并且命半州的驻军拼命开垦,并且给半州的军队给出了最优秀的俸禄和条件,所以半州军民可谓一心,半州在东五州现在的经济体系下全力的复苏着。
至208年6月,随着一波秋收,半州的山贼基本上都有了安置,经过缪丹的推荐,不能收的便杀了,能收但是不安定的,则收为军队,能安的便为平民。
在大部分山贼投诚之后,缪丹和曲信又率着兵进山,将各个不愿好好生活的匪寇杀了个一干二净,因为缪丹相助,半州城提前恢复了生机,曲信特地向单州为其申请半州上将军一职,还有桃中兴,顺便也申请了,毕竟上山一事,也算他颇有作为,让半州能和缪丹搭上话。
封尾景看到半州这么快就恢复了生机,虽然比曼州来说还差了点,但是也是高兴啊,直接就同意了这二人的功劳,再说这点小事,其实曲信就算是不通报,封尾景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半州上将军这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算不上什么至关重要的职位,这些交给半州令,都没什么,更何况一人之下的曲信。
208年8月,封尾景动了,他召集六州备兵准备出征,并且召回曲信,让他安排军粮、军械等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