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刀山火海
- 谁念遗簪
- 边溆
- 2477字
- 2020-03-17 22:54:39
裴清失魂落魄的神情登时浮现在眼前。
王始的心中“咯噔”一声,她直接从拓跋邕的怀中撑起了身子,懊恼自己光顾着眼前情事,却将重要的人和事抛之一旁。
国宴之上,她对裴清的允诺犹在耳畔。可如今事态进展到这步田地,她一时竟有些分不清轻重缓急了。
一面是自己远赴匈奴和亲的安危保障,一面是火灾之中皇太后的蹊跷死因,一面又是戈焱这个狼少年的不知所踪。
还有眼下,从火场中逃脱出来的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她的思绪一片混乱,只能就着话题猜测下去:“你是在怀疑戈焱被姑母抓去做了司马君錾宫刑的替身?”
一向心思缜密的拓跋邕没能妄下定论,他望着王始忧心忡忡的模样,改口道:“空口无凭,你竟也能当真。”
王始凝重的神情并不因为拓跋邕的话而有所转变,她独自陷入了思考之中。沉默须臾,夜色中传来她笃定而又认真的决定:“我想,去一趟东宫。”
拓跋邕并未急于阻止或者追问,只是极轻微地挑动了一下浓密俊秀的眉。
王始果然还是老样子,在他的面前自顾自地分析起来:“当日上元节绑架裴家小姐一事,正是太子支使戈焱所为,如今他既失踪,极有可能是太子要杀人灭口。”
魏琰的本性,远没有他表面看上去那般温和谦逊。
“因此,如今若要找到戈焱,只可能去东宫一探虚实了。”
她分析得头头是道,如是推算着,心下越发笃定。仿佛早已忘却了疼痛一般,猛地撑身想要从地上起来,奈何四肢仍旧酸痛,她一个没站稳,软着腿栽倒出去。
吃了满脸泥的王始闷哼出声,可身后却传来拓跋邕的低低轻笑:“从前以为你聪慧过人,今夜却不幸谪尘。”
谪尘?
说得好听,不就是在耻笑自己变笨变痴了吗?
王始被他这般说笑惹得全身不爽快,可一时又找不出反驳他的地方,只能闷声吃了个哑巴亏。
她气不过:“那你有什么办法?”
拓跋邕很是悠然自得地摇了摇头。他一把捏住王始的脚踝,稍微施加了一道力,捏得她脸色骤变:“不虑当下处境莽撞行事,是谓‘好高骛远’。”
他们眼下仍被困在深宫的角落里,如果侍卫反应过来,随时可能再次返回搜查。当务之急最应该绸缪的是他们如何逃出生天。
王始撇了撇嘴:“再一会儿,我便能缓和过来。然后你扶着我从这树丛一路往里,走到那最偏僻的东宫,便是出口。”
这条小道虽然荒无人烟,可事实上已经人尽皆知。钱皇后疯疯癫癫,王贵妃虎视眈眈,年少的太子不便在明面上探视,便辟了这条小道,在皇帝的默许与王贵妃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时常出入显阳殿陪伴母亲。
巧的是,司马殷逃出宫的密道正是往这个方向去的。如此一来,这所谓的“东宫密道”一时间竟不知方便的是太子还是贵妃。
拓跋邕对王始的提议不存疑义。他将她的眸光流转全数看在眼底,终究是等不来她的追问了,这才主动出击:“出宫之后呢?”
王始本能地想着出宫之后便是各自打道回府,可此时被他当面一问,不由得谨慎起来。
她固然可以回府,拓跋邕也可以坦然回到燕王宫,犹如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静静等待着皇太后的丧事通知到家。
但显然,王始不甘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王家大小姐,拓跋邕也不甘心继续当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燕王。
她试探地抬眼望向靠坐在树下的拓跋邕,树影婆娑间,男人的眼神却是无比地坚定。
“你早就想好了带我去哪儿,对不对?”
拓跋邕显然很满意王始重新恢复过来的聪明心计。可下一刻,他的笑意便立刻收了回来,转而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早已打算好了去处,却没下定决心。”
王始心中大概有了些猜测,却仍要强行轻松:“莫非刀山火海,是什么凶险之地,还需燕王殿下再三踌躇?”
拓跋邕那双让人看了便会沉沦其中的深沉眉眼里,自始至终紧紧凝视着王始,他苦笑着答道:“何止刀山火海。”
王始也极认真地迎上他的目光,这阴影里惺惺相惜的两个人儿,不知什么缘由,竟有了些命运羁绊的意味。
她那双秋水无尘的杏子眼眼尾微微上扬,清澈中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妩媚,加之此刻坚毅无比的神态,叫人难以敷衍。
拓跋邕缴械投降,他情难自禁地抚上她的脸,拇指在光滑如缎般的肌肤上温柔摩挲:“解救‘可怜人’。”
不知是不是他的语调太过温柔,王始心中掀起了一阵波澜。
-
“窈窈闺阁淑女,盼良人,待佳偶,鸿笺寄相思,天地之大不过一家方寸,可等来的却是帝王恩诏,远赴异域和亲。亲友不见,骨骸不归,可不可怜?”
“可怜。”
-
彼时她讽刺他是可笑人,又拿可怜人比喻自己,只为了达成协议,让他助自己平安西行。
可她今日却失了约定,眼睁睁看皇太后葬身火海,看他们母子阴阳两隔。本以为这协议不攻自破,却没想,他依然想要坚守约定。
万般情愫在心中滋长,王始鼓起勇气,问出的话也不太利索:“我……你……又想如何解救这可怜人……?”
没等自己的话说完,她又立马担忧起来:“今夜事有蹊跷,你又置太后冤魂……于何处?”
皇太后有众多宫娥一路跟随,可为什么她在耳房见到太后时,却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彼时耳房里已有火势,如果皇太后尚且清醒,又怎么不知呼救、不懂逃离,却像昏厥一般死死靠坐在门内?
当时她见到的太后,是否已经死绝身亡了?
这万般疑云笼罩,她尚且不愿放弃,拓跋邕身为她的儿子,又怎肯置之不理?
不对。
早前天上宫阙之外,她与魏琰的相遇并非偶然。很有可能,魏琰是在拖延自己追寻皇太后!
她想起了上一世。皇太后去世之后,太子便亲自去了太后灵堂,游说燕王达成所谓的“钻刀之盟”,盟约的内容她并不明晰,但那之后,魏琰扳倒王贵妃的计划便开始着手实施。
国宴那场大火之后,皇帝的病情急转直下,失去宠势的王贵妃一心想要面见皇帝,劝其写下立储遗诏。
可彼时正得宠的司马昭仪贴身侍疾,又有摄理六宫的大权,王贵妃吃了闭门羹。
当时王贵妃唯一的希望是前朝摄政的寿昌长公主魏仪,可因为火灾中皇太后的蹊跷身亡,燕王拓跋邕入朝伸冤胡搅蛮缠,令魏仪脱不开身。
如此,王贵妃彻底失去了所有面见皇帝的机会,这才有了后来的宫变。
——所以这一切,都是太子的一手谋划。
王始心有把握,她已经对那个名叫魏琰的男人失望透顶。此时她轻轻抬起手臂,覆上拓跋邕抚在自己脸上的那只大掌,低下眉眼,多给了他一个选择:“可怜人,还是太后冤魂?”
拓跋邕几乎没有一刻的迟疑,他倾身过去,附在她的耳畔十分笃定地回答:“我已经失去了母亲,不想再失去你。”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王始的眼眶里骤然湿润,她哽咽:“那我们去哪儿?”
“西域,大漠,刀山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