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心有所属
- 谁念遗簪
- 边溆
- 2211字
- 2020-03-07 23:20:19
有了贵妃的质问在先,殿中群臣已然沸腾,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赫连畅循声望去,目光停留在贵妃处肆无忌惮地上下打量着。他嘴角微扬,散漫笑道:“单于特向皇帝陛下进献美人一名,但——可否让她准备准备再出来?”
此话一出,方才殿内的窸窣碎语犹如被什么点燃了一般,评论之声轰然大起。
所有人都按耐不住了。
这次匈奴使臣是以战败国的身份来朝议和的,不想使臣竟然这般傲慢无礼,甚至连贡品都潦草敷衍,显然没有态度。更过分的是,他们竟然将匈奴女子当作贡品进献给皇帝。
“嘁,我堂堂中原男儿,岂肯染指粗鄙丑恶的蛮夷姬妾。”王始的身后响起李琼刻薄傲慢的声音。
虽然言辞尖酸,所言却并无差错。
中原汉人崇尚的是儒家思想,自诩礼仪之邦。而那些草原女子,纵使容颜精致,却天生犷放,毫无礼节章法可言。加之常年在塞外风沙中生长,皮肤粗砺不说,浑身都是牛乳腥臭,令人难以接受。
故而美则美矣,却只能像胡姬酒肆一样,作为市井的玩物罢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御座之上的九五至尊发话应对。人们忿忿不平,天朝威严岂容外夷践踏?
十二旒真白玉珠串坠着的通天冠遮挡不住魏戥身为皇帝的摄人威仪,此时的他只是侧目淡淡看了眼王贵妃,并未多置一词。对待赫连畅的一连串充满藐视与不恭的动作,面上并未轻易显露什么。
正是因为皇帝表现出的波澜不惊、满不在意,显得匈奴此番动作之幼稚,像极了哗众取宠的伶人。
众臣瞬间清明,何谓悠悠大国气概,大抵就是帝王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居高临下般的度量。不进谄媚,不拘虚礼,管你东夷西戎,不屑较量。
皇帝只是道一声:“赐座。”
赫连畅应声答礼,面上的轻狂张扬并不因为皇帝的忽略而有所收敛。他大着步子走向备给自己的席位,挥袍屈膝,踞坐下来。
中原礼节,不论男女老少,都应双腿合拢跪坐在脚跟上,谓之跽坐。可赫连畅来自匈奴,他要坐,便是臀部触在垫子上,双腿大岔,一副豪迈之气。
他高举手臂,击掌两下。随即,大殿之上悠悠然响起一阵胡音。
曲调初起,倒还算悦耳。过了一会儿,那胡音抑扬顿挫间,似有若无掺杂了几声金铃撞响。随着胡曲的一次次快速转调,数名通身火红纱衣的女子带着轻快的步伐接连登殿。
都说胡舞不似汉舞般庄穆铿锵,天性奔放的她们在大殿中央轻巧旋扭,时而作环绕变换,时而作莲瓣开合。本就轻巧欢快的舞风,在紧凑的胡音搭配下,教人眼花缭乱。
尤其是为首的领舞者,朱纱遮面,单单露出一双狭长的凤眼,妩媚传情。她的舞姿更是出众,小腹大胆地袒露在外,那完美的身材燎人心魄。纤细腰肢随着舞蹈的动作扭动着,每一寸皮肤都极尽细腻光滑,全然不似传闻中粗糙鄙陋的塞外女子。
一颦一笑,妖娆到了极致。
曲终了。
匈奴舞姬从女伴们的簇拥中款款走出,对着御座盈盈一拜。
皇帝抚掌,连拍三响,赞声:“曼妙无双。”
何止曼妙,简直倾国倾城。席上的王始暗自感叹。即便上一世同样在国宴之上她已经见过一次了,可再看时,仍要不由自主地夸赞一番。
她心知下一刻,太子便会出言挑衅,继而在众人的推搡间,这位舞姬将会被赐给拓跋邕为侍妾。
可不知怎么了,想到这里,王始心中竟有一丝道不清缘由的失落。
如果今夜她能成功救出皇太后,放拓跋邕母子出逃,那么这位舞姬又将何去何从?拓跋邕会带着她远走高飞吗?
她正如是想着,耳畔便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父皇容禀,”魏琰自席上起身,朝皇帝恭敬行过礼,他连舞姬都没正眼瞧过,漫漫道:“胡女舞姿绝世,儿子心生欢喜。斗胆向父皇求一恩典。”
所有人的目光齐聚在这位不大引人注意的太子身上,都知道一贯低调的太子这回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
皇帝没有制止的意思。
“东宫百无聊赖,想请父皇将这胡女赐予太子保林,以作取乐玩物。”魏琰握起案上的酒樽,正对赫连畅:“使者意下如何?”
太子此话出口,可谓是大快人心。
谁都知道太子保林彩云是宫婢出身,匈奴贡女,赐给媵妾为玩物,也算“物尽其用”了。
赫连畅连连干笑,顺势也抄起酒樽,举过头顶朝太子一敬,而后樽倒酒洒,尽数洒在案前玉砖上。
皇帝身侧默不作声的贵妃也笑了,却与群臣笑的对象不同。她把玩着腕上的金钏,语气慢悠悠地,却是字句逼迫不留情面:“太子不妨直说要将这胡女纳为妾室。到底媵婢也好,玩物也罢,讨得男主喜好了,都是一样的封妃作嫔。”
这下,不仅是魏琰和彩云的脸色难看,就连皇帝另一侧的司马昭仪脸上都挂不住了。
一石三鸟。
魏琰很快恢复神情,反而迎难而上,面朝贵妃谦恭示好:“贵妃一向深得父皇恩宠,目光见地之高,果然一针见血。”
未及众人反应,他又转对皇帝,起了个大大的转折:“不过媵妾虽卑,却也是我汉家良女。儿子心中向来洞明,胡狄外邦之人,不识礼节,难登大雅之堂,更别说宜其室家,配为妻妾了。”
“太子骁勇善战,”突然,另一侧角落里响起了低沉沙哑的浑厚嗓音。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拓跋邕自斟一壶美酒,笑了笑:“兵败匈奴在先,满眼所见都是首级断臂,自然觉得这位女子上不得台面。”
魏琰横眉望去:“哦?那么如燕王所见,这位女子如何?”
面对咄咄逼人的问题,拓跋邕又斟一杯酒,仰面倒入口中,表情漠然:“不知。”
得此答复,魏琰失声笑道:“我还以为燕王是看上了这胡女,原来不尽然。”
本以为话题间的争锋到此为止,众人也将视线重新投向帝王,却不想拓跋邕似乎并没有轻易放下的意思,只见他举起掌中酒,目光略略扫过殿下群臣,在王始的身上极其短暂地停留了一瞬间,转向魏琰坦然一笑:
“美则美矣,可惜我早已心有所属。”
=======================
“左夫人宇文氏,讳鸢。胡名曰‘明胡’,匈奴右部帅宇文鹤妹也。晋征和年,以贡女来朝,赐高祖。时为燕王侍妾。”
——《周书·后妃列传其三·宇文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