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 回忆与河
- 楚耳良
- 2516字
- 2020-01-09 18:51:20
到了市区,骑自行车就舒服多了,两边的树荫把路面遮的严严实实,根本不用担心天气的问题。
路不宽,却不担心堵车;楼不高,也不担心买房;没有汽车,路边的行道树就是天热空调;这就是这年代城市生活的写照。楚朗突然发觉,他还真有点忆苦思甜却不觉苦的感觉了。
蹬着车子,楚朗的目光不时地向两边扫着,他在找合适的售卖地点。
虽然临街,但路两边的商业店面并不多,多数是民居,其中典型的苏式风格又占多数。筒子楼,没什么舒适性可言,胜在简单实用,却也是太多人梦寐以求的。
车上载着的是鱼,但楚朗却不打算去菜市场,一来是现在去有点晚了,再者他也没摊位啊。
走着走着,楚朗的目光不经意的往右边扫了眼,又走出了二十多米,他突然猛地捏住了手闸。
车子还在固执的向前,车闸坏了。没办法,他只好抻着腿用出了脚刹技能。滑了十多米,这才算刹住了车。
脚撑着地面,楚朗蹬着车子转了个弯,缓缓向刚才看到的地方而去。
在一个居民区大门口停下,微眯着眼,他的目光落在了旁边挂着的牌子上。
这是他们市师专的家属院,一个他曾做梦都想来的地方。
楚朗长长叹了口气。如果不是前些天的那场冰雹,那他就该来这上学,接着后半生做个普通老师了吧!
苦笑了笑,楚朗很快摇头驱散了心中的纷繁杂念。
这年头的老师收入都不错,特别是他们市这个唯一的师专,待遇更不用说。多年后,这学校当然不算多好,但这年头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是能量产铁饭碗的所在啊!
就这了!
找了个树荫,楚朗把车子在大门口支好,接着就忙着把后座的鱼卸下来,接着在地上铺一块雨布,拿出来秤,这就算齐全了。
这边刚摆好摊,一个老头匆匆从大门口跑了出来。
“那个人!干啥嘞?”
“大爷,卖鱼!你要不要?”楚朗连忙站起来答道。
等老头走到跟前,他立刻从鱼堆里提了一条,递过去了。
“卖鱼?”老头打量了楚朗一眼,说道:“咋卖的?”
“一斤八毛。大爷,这条送你了,你拿回家尝尝。”楚朗把鱼递的更近了。
“那,那中吧!”老头接过那鱼,脸色终于好看了不少,“你往旁边挪挪吧!俺这可是学校,老师来来往往的,在这摆摊影响不好。”
“我知道!”
楚朗搓着手,接着道:“大爷,我这还有个事,想请你帮帮忙呢。”
“啥事,你说。”老头脸僵了僵,有些后悔。拿人手短啊,这么大点的毛头小子也会这招了?
“小事。就想让你去通知大家一声,就说门口有卖便宜鱼的。大爷,帮帮忙吧!”
老头还想犹豫,楚朗随手又提了一条鲫鱼递过去。
妥了!
二话不说,老头提着鱼就往回走。边走边说道:“都是小事,你等着,我去喊两声。”
事实证明,那老头是个讲信誉的好老头。没一会,他果然领着几个提篮子的大妈过来了。
“小伙儿!鱼咋卖的?”
“一斤八毛!”楚朗站起来热情的招呼道。
几个大妈也不搭话,围着那堆鱼一番挑挑拣拣,脸上却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
“你这鱼都是死的,太贵了,便宜点吧。”一个大妈首先宣战。
“就是啊,你看看,都快臭啦!”
这会,楚朗倒也不慌不忙。回忆着跟老娘学来的经验,一番周旋,他终于还是顶住了压力,最后也只答应买三斤以上能便宜一毛。
便宜东西在这年代是藏不住的,这一波人买完,没一会就来了更多人。不到二十分钟,一堆鱼瓜分一空,楚朗手里就多了二十五块三毛钱。
看到鱼卖完了,刚才那老头又提着把芭蕉扇,呼扇呼扇着走来了。
“大爷,谢谢您了啊!”楚朗正在收拾东西,看到他,连忙道谢。
“谢我干啥,你该谢那两条鱼。”老头扇着风,哈哈笑道。
楚朗愣了愣,随即也笑道:“那是该谢,您回去吃鱼的时候替我谢谢吧。”
老头显得很是高兴,问道:“你明儿个还来不?”
“来,咋不来。到时候还得您帮忙啦!”楚朗擦了擦汗,已经把袋子在后座固定好了。
“那没问题。”老头用扇子拍着胸脯,答应道。
把支架放下,楚朗坐上了车座,“刚才没问,您咋称呼?”
“我姓徐。”
楚朗点点头,“徐大爷!我这路远,先回去了啊!”
说着,他已经蹬起了车子。
“回去慢点啊!”徐老头在后边喊道。
……
楚朗是在大概下午六点的时候路过镇上的。
他们镇名叫钱木镇,顾名思义,镇上多数都是姓钱跟姓木的。在缺乏山川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华北平原,用姓氏做行政区划的名字是最方便的,也是惯例。
钱木镇只有一条商业街,分布着一些商店跟各种固定摊位。作为附近几个乡的经济中心,这里也是他们十里八乡唯一能跟工业消费品扯上联系的地方了。
这会还不到中午,热的厉害,再加上今天没有集,所以街上人都很少。
整条商业街大概一百多米,但核心其实就中间的一小段,包括商店,邮政,还有镇医院都在这块,堪称全镇的CBD。
而且只有在这里,肉摊跟各种副食品摊位在不赶集的时候也在,所以附近几个乡有余钱的人家常会在这购物。换句话说,得好几个乡的消费力才能支撑起这一条街。
擦了擦额头的盐渍,楚朗这会脑袋都是热烘烘的,汗水慢慢变的稀少,已经没有多余的水分帮他降温了。
他的车子很快在一个肉摊前停了下来。
“这羊肉咋卖的?”他问道。
“一块九一斤,来点吧!”卖肉的是个光膀子的光头大汉,一手挥着扇子驱赶苍蝇,热情的招呼道。
农村的肉价比城市要低,而且这时候羊肉的价格跟猪肉是差不多的,甚至一度比猪肉还要便宜。这在后来看有些不能理解,但事实上,猪肉那丰富的油脂着实让它的身价飙升了不少。
就像楚朗老娘,假如有余钱买肉,她也能准确的在一堆肉中挑出最肥的那块。
“来两斤吧!”楚朗说道。
他实在是馋坏了。家里几乎顿顿都是青菜,到现在,他才终于理解了父母对肥肉的执着追求。
大汉抄起刀,手法倒利落得很,几下就切了一大块肉,过了秤,又切一小块添上。
“你看看,正好两斤。”大汉举着秤让楚朗看。
楚朗点点头,估摸着错不了多少,也就摸摸口袋拿出了几张纸币。
拿着用纸包好的肉,楚朗又去了趟对面的全镇唯一的日化品商店。
他想买点洗发水或者肥皂,好几天……不,他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洗头洗澡了,当然,在河里洗澡是不算的。
“香皂咋卖的?”楚朗指着一块白猫牌硫磺皂,问道。
“五毛!”柜台后的店员抬头看了眼,又低头看起了书。
什么书没看清,楚朗就瞅到了内力轻功几个字,想来该是武侠小说。
“我买两块。”楚朗说道。家里一大家子,一块估计不够用。
“就这一块了。”店员小姑娘抬头瞥了眼货架,说道:“城里百货商店没库存了,俺这边进货没进到,就剩这一个。”
楚朗咂了咂嘴,无奈道:“那就买一块吧!”
付了钱拿着香皂,楚朗就匆匆骑着车子向家里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