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刘工程

  • 回忆与河
  • 楚耳良
  • 2220字
  • 2020-01-20 22:19:49

清塘捉的鱼不算多,但也有一百多斤,楚向东几家只留了点自己吃,剩下的全送楚朗家了。

父母还没回来,楚朗就帮着过秤,算好了帐。

“向东叔,养虾跟养鱼不一样吧?这些你都懂?”楚朗试着问道。

“这你放心,我又不是小年轻了,哪会拿钱扔着玩?”楚向东说起来倒是信心满满。

楚朗点点头,心里倒也认可了这话。

他印象中,当年楚向东确实是靠养殖水产发了财,没道理提前几年就做不成了。而且楚向东毕竟走南闯北多年,早就过了冲动的年纪,没有把握也很难让他拿钱出来。

也许是孩子都在家的缘故,今天楚志诚回来的比较早,半下午就到了家。

“你妈还没回来?”楚志诚先喝了一碗水,这才抽空问道。

“没呢。”楚朗接过空碗,又倒了些。

“我看你向东叔家坑里没水了,咋回事?”

“他说要养虾来着,别的我也不知道。”

“哦。”

正聊着,大门口传来张巧娟的喊声,楚朗连忙跑过去帮着把门打开了。车后座还装了一大袋子粉条。

“从大姨家拿的?”楚朗随手折了一根尝了尝。

“她家前几天新打的。看看,今个就吃羊肉炖粉条吧。”张巧娟把粉条都拿下来,笑呵呵的道。

“我海鹏哥答应了?”楚朗问道。

“这么好的事,他巴不得答应呢。都说了,啥时候上班去说一声就妥了。”

楚朗点点头,“那我明个上午去市里一趟吧,店面我都看好了,到时候直接定下来。”

他以前去市里卖鱼,早就把市区各个地方摸熟了,哪里开店好,心里已经有数。

第二天,楚朗就跟楚志诚一人一辆自行车,一块去了市区。

这一段经营下来,楚朗也算摸清了一些路数,就算再好吃,大人其实也很少买这些零食类食品来吃,就算买也多数是为孩子。于是,学校附近当然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师专旁边几条街就是一所小学,楚朗初步决定把新店开在这。

这年头城里摆摊的有,但不多,小学门口也一样,只有一个卖文具的跟卖芝麻球的摊子相依为命。

校门口不远是一片民居,临街也只有聊聊几家商户。

楚朗很快相中了一户待出租铺面,向旁边居民打听了一下,没一会就找到了人。

二十多平的地方,讨价还价后,以每月七十九块钱成交了。

拿到钥匙,因为今天师专那边店里也没打算开张,父子俩就没多逗留,直接回家了。

接下来就要忙着新店装修跟置办用品,都是楚志诚的事。

俩人回到家才半上午,正好看到楚向东家池塘边停了辆拖拉机,车斗里码放着几个袋子,好像是石灰。

楚向东就在池塘边,正跟在一个眼镜中年人屁股后边,拿着笔记本,边听他讲边笨拙的做着记录。再看旁边,楚成栋那小子居然也回来了。

不用说,楚朗已经猜到,那人应该就是楚向东信心的来源了吧。

事实证明如此。

那中年人先绕着池塘转了好几圈,又测又量的,接着才指挥者村里几个汉子提着石灰袋,均匀的撒到了池塘里。而楚向东全程就跟小学生一般,跟着那中年人,手里的笔就没停过。

果然,中午的时候,楚向东就在自家摆了宴席,邀请楚志诚过去,宾客正是那位中年人。

楚朗好奇之下也过去瞧了瞧,这才知道,那人叫刘工程,是市里一家国营水产养殖场的技术员。

后来楚朗才知道,这位刘工程是楚向东用一次咨询三十块的高价请来的,还包接包送。

“刘师傅,来,喝酒!……您可算这方面的行家了,我现在一脑袋浆糊,你给我讲讲这养虾到底怎么回事呗?”楚向东一边殷勤的倒酒,一边期待的问道。

“咕嘟咕嘟!……嗝~,养虾?我跟你说啊,这也没啥大不了的,其实就一个问题:防病害!要是一得病,那满塘的虾就全完球了。还有……”

这刘工程酒量显然不咋地,几杯下肚说话就已经晕乎乎的了。不等细问,搂着楚向东就开始讲授心得。

眼看刘工程讲的滔滔不绝,楚向东却大为着急,连忙小声让儿子去拿纸笔。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不记下来可惜了啊!

“记住了,说的不管啥都记下来。”拿来纸笔,楚向东小声对儿子嘀咕道。

“嗯。”楚成栋一脸认真的点点头。

于是,整个酒席的后半段气氛突然就变得诡异起来。楚向东一个劲的陪刘工程胡聊,各种激将跟恭维不要钱似的往外蹦,就为了套哪怕最细微的一些知识点。

看对方不说了就赶紧再喝点,又不敢让人真喝晕了,于是干脆左手敬酒,右边就端着醒酒汤。

至于楚成栋,则是满头大汗的坐在旁边奋笔疾书。

楚朗看的好笑,看着满桌的美食没人吃,干脆一边听,一边舞动着手里的筷子。

当最后一口酒下肚,刘工程终于再也支持不了,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

“刘师傅?你醒醒,那三个月后饲料一次喂多少来着?”

楚向东推了推他,没动静,再推,人都差点掉桌子底下了。

“唉~”楚向东叹了口气,连忙扶着人,连拉带拽的弄到了侧屋。

人往床上一扔,楚向东就赶紧回来跑到儿子跟前,“咋样,都记下来了没?”

楚成栋抹了抹满头的汗,“说的太快了,有的没记住。还有药名,我也不知道咋写,就用的拼音。”

楚向东也不意外,他刚才听的都迷糊,能全记下来才怪了。

拿过本子,他想看看都写了啥。

“爸说:养虾经常出啥问题?

他说:那还用说,养殖密度啦,病害啦,还有那个啥……咕嘟,嗝,还有虾塘消毒。**羔子的,一说到这我就想起来以前领的一个徒弟了,那个蠢蛋,我说了一亩地一百二十公斤石灰清塘,那货弄成了一百二十公斤,要不是我发现的早,一塘子虾全弄死完啦!

爸说:养殖密度?啥是养殖密度?

他说:**羔子的,你咋也是蠢蛋呐!?密度都不知道,就是,就是一亩地多少虾苗。

爸说:你才是**羔子,……那虾经常得啥病啊?

他说:那可多啦!嗝~,最多就是hu菌病,下边又分rongzaohu菌,fu溶血性hu菌,啊呀,太多啦!……”

大概看了眼,楚向东就对偷师的事情彻底绝望了。不懂是什么就算了,连是哪个字都不知道,这还学个锤子啊!

侧屋隐约传来一阵干呕,楚向东一拍大腿,纸往兜里一塞,拿着个痰盂就跑去照看刘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