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报纸

  • 回忆与河
  • 楚耳良
  • 2201字
  • 2020-01-18 21:13:30

高中生活是简单也枯燥的,在学校安顿下来后,楚朗几乎忘了校园外的事,每天就跟普通学生一样“沉迷”书卷。

他突然发觉,原本苦闷的高中,再经历一次居然还是那么无趣。于是,寻找所有不是课本的书就成了他的最爱,每天的自习倒有小半都在跟老师打游击了。

这天中午,楚朗吃过饭刚回座位,正打算照例趴桌子打会盹,教室门口就传来了一道喊声:“楚朗,楚朗在这没?门口有人找。”

门口,老木头正衔着根烟卷,背着手往教室里吼。

不少人都让这浑厚的声音吓了一跳,恼火的看向门口,这老头,每天不吼两句是不能算完的。

“大爷,啥事?”楚朗站起来,走了过去。

老木头瞥了眼楚朗,手指了指校门方向,说道:“门口有人找,一个大胖子,说是你邻居。”

“哦。”楚朗有些奇怪的点点头。

消息传到,老木头就背着手又晃晃悠悠的走开了。

只说是邻居,那楚朗是猜不到是哪个的,一个村的都可以说是邻居。不过,如果是大胖子……,那就很明显了。

等楚朗到了学校门口,果然看到楚向东正坐在树荫下休息,旁边停着一辆卡车。

“朗子!”楚向东连忙向他挥挥手,站起来拍拍屁股,又把垫在地上的鞋子穿好了。

“向东叔,这是咋回事?”楚朗小跑着到了跟前。

“我正好回来,你爸说你那宿舍太挤啦,就让我拉了个床过来。”说着,楚向东就去打开了车斗,露出了一张新的竹板床。

楚朗脸上有些诧异,他可没说过要床,老爹怎么想到的?

竹板床并不大,当然也不重,楚向东几乎大腿粗的胳膊一较劲,很顺利的就把床卸了下来。

楚朗连忙过去帮忙。

不管怎么说,有自己的床铺总是个好事,那宿舍实在太拥挤了。只是突然面对这么心细的老爹,楚朗怎么都感觉哪里怪怪的。

俩人抬着床,一路找到了宿舍。

宿舍门这会还开着,隔着窗口就能看到缭绕的青烟,不用猜,又有混蛋在这抽烟呢。

呼啦一声。

听到门口的动静,宿舍的几个人显然吓得不轻,掐了烟就赶忙往最近的床上一躺。

“躲什么躲,我又不是老师。”楚朗没好气的道。

“呼,吓死人了!”看到来人,几人这才松了口气。

宿舍里除了一排上下铺,剩下的空地并不少,学生当然可以搬床过来享受单人床,但毕竟又是笔开支,一般也很少有人做。楚朗很快找了个空位,直接放那就算成了。接着又把自己的席子搬过去,以及衣服跟各种用品。

做完这些,楚向东就匆匆走了。而楚朗让这一趟折腾的也再没了困倦,又不想在宿舍闻味,干脆就百无聊赖的闲转起来。

可惜,学校终究是太小了。没五分钟,他就走了大半地方,趴在地上逗了会蚂蚁,终于又恼火的站了起来,已经丁点乐趣都找不到了。叹了口气,楚朗只好沿着路继续走。

一直到老师家属院门口,楚朗才又停了下来,他的目光被一个报刊栏吸引了。

这样的报刊栏,在多数学校都很寻常,但看的人却不多,大半都是老师。一来是这个位置实在太危险了,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停留,那无异于在猛虎旁边吹口哨。再有则是,多数学生也对那密密麻麻的文字没兴趣,有这功夫还不如一堆人挤着看小说呢。

不过,对楚朗来说,这些报纸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说别的,只看着历史在眼前重播,那就是堪称奇幻的经历了。

报刊栏相当简易,只是一个木架子,报纸也都用木框夹着的,但数量却不少。其中多是些全国性的大报刊,再加两张省级报刊,最后还有一张硬摊派到他们学校的本市报纸。

图片总是比文字更能吸引眼球,于是,楚朗的目光很快停在了几张醒目的颁奖图片上。原来是汉城奥运会的事。在经济上获得巨大成功后,那个东北方的邻居已经迫不及待的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的成就了。

目光一转,头版头条就是北方那个超级大国的消息。在帝国坟场打了十年后,毛熊终于扛不住了,几个月前就已经决定撤回老家。

轻轻呼了口气,一种颇为沧桑的情绪在楚朗心中激荡,憋闷的难受,想吐又吐不出来。

目光继续扫,他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国内经济方面的内容倒是不少,政策方向越来越稳定明晰,私营经济也终于在报纸上获得了更多的正面宣传。这些都在明确的告诉所有人国家推动改革的决心。

楚朗正看着,突然感觉旁边多了个人。

“额……,周同学!”楚朗往旁边挪了半步,有些尴尬的道。

俩人虽然有点小过节,但总不是什么大矛盾,只是这妮子一副刁蛮性子,他下意识的就想离远点。

周静侠双手插着裤兜,好看的杏眼促狭的看着他,“你也喜欢看报?都看哪些内容?”

不知怎的,楚朗好像从她眼中看到了一些期待。大概,她也是个满肚子话无处述说的?

“偶尔看而已。喜欢的嘛,当然不外乎国际,军事一类……”

“真的!?”周静侠目光突然亲切了起来。

“哈呀!总算还有个能聊上话的。这些天我可无聊死了,我老舅他们就知道下棋胡吹,简直俗不可耐。我舅妈她们一张嘴就是孩子票子,啊呀,我脑袋都要听炸了。”

看着她笑,楚朗跟传染了似的也不禁笑了起来。

从杜钧那打听到的消息,他已经知道这妮子的舅舅正是校长,这也是她会来这里的原因。而她爸爸好像是在外地工作,因为要面临高考,这才把女儿送回老家来上学。只是为什么当年周静侠没来,却是楚朗一直想不清楚的。

对周静侠的困扰,楚朗当然明白,也表示理解。如果说他自己只是跟周围有些疏离,那周静侠就完全是跟大家格格不入了。她太过耀眼,也太过自信,能找到一个甘愿当陪衬的朋友就不错了,无语的是,这妮子八成还跟她们没啥话题。

尤其是他们这样的小地方,在生活的磨练中,农家子弟获得了吃苦勤俭的品质,但相应也不可避免的染上了自卑跟眼界窄的毛病。面对大地方来的人,特别是周静侠这样的,总是感觉浑身不自在。

于是开学好几天了,估计周静侠在班里说的话总共也不超过一百句,每天除了看书就是撑着下巴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