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唐灵雨
  • 清暚
  • 5492字
  • 2020-02-05 19:22:33

唐灵雨断断续续地在学校里做了五次心理咨询,效果虽不是肉眼可见,但多少还是有点儿。

一次,她出了心理咨询室的教室,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慢慢地反应过来:她刚刚居然稀里糊涂地就走去了操场西侧一处僻静的花坛边。她疲惫地慢慢蹲坐在了冰凉的石头花坛上。父母都很忙,没时间陪她一起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去。一切都如她所预料的那样,父母对她的提议嗤之以鼻,都认为她是没事干不好好学习还想得太多。沉重的心理负担和不被理解的苦闷使她倍感压抑,她不受控制地默默哭了起来。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才这么小就要承受这些痛苦。她感到非常疲惫,劳累的感觉压迫着她的心脏,使她感到极其难受。她的心脏又累又痛,不被理解的痛苦在她的全身蔓延开来,使她的胃口也跟着难受了起来。她一点儿也不想吃东西,平时的这个时候,她都已经去买饭团了。身心短暂的、剧烈的痛苦,再加上她中午给章绮发消息想和他聊两句时,但对方却迟迟不回复她弄得她中午也没休息好的痛苦,使得她现在头也疼了起来,心里也更难受了。之前有几次,她也试图向她喜欢的人表达过她内心的苦闷和家庭给她带来的创伤,但章绮也只是漫不经心地,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态度敷衍地安慰她几句“额,别太难过,会好起来的”、“大部分父母都这样讲”、“不用放在心上”、“我觉的还是要互相理解”、“难过的时候就多喝热水吧,早点休息”等等诸如此类的话罢了。他的那种态度和散漫的回复方式每次都令唐灵雨很心痛,并且更加感到不知所措。

把自己的希望与情感全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但很多人似乎都不太明白这一点。或者说——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想明白。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唐灵雨开始变得非常疲惫。这种疲惫是一种身体的症状,不只是“心里感到疲惫”。只要唐灵雨在家的时候唐爸也在家,这下,可就百分之百地轮到唐爸作妖了。“你的发型好丑,乱七八糟一点都不精神,干脆直接理成寸头算了!”、“你看看人家范冰冰、江一燕,学学人家的气质,你什么时候能像人家一样?”、“你这个脸,擦干净了没有,怎么感觉灰不溜秋的一点儿都不精神?”、“洗碗洗手的时候水一定要小!一定要小!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洗了这么多次碗还是不知道节约用水?”、“你是不是没脑子?没气质、学习不好也就算了,干活手脚还不利索,还不知道节约用水用电,你到底知不知道心疼你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给你挣上钱供你上学,你怎么到现在还是一无是处?”、“干脆别上学了,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为家里分担点责任吧!反正你干什么都不求行!呵!”、“爸爸妈妈每天挣钱为了这个家这么辛苦,就养了个你这么个东西!唉!可咋办呀!一点出息也没有!”、“你看看人家那个谁谁谁,高考状元,看看人家那气质!”、“你能不能知道体谅一下父母?能不能心疼一下父母?”、“你可好意思在这儿给我拉下个脸来呢!我是你父亲,我想怎样就怎样,说你、骂你还有打你都是应该的,你要不是我的孩子我才懒得说你、训你、打你呢!你对我们好一点吧孩子!”、“拖鞋,摆好!”、“桌子,擦干净,擦得就和大花脸一样,你以为这个桌子是你的脸?”、“这个地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脏的,你能不能保持一下家里地上的卫生?”、“你穿的这衣服怎么皱巴巴的?快去换了!”、“你穿的衣服太多吧,现在哪有那么冷,一看就是身体不求行!”、“你看看你看看!家里那些花儿都要干死了,你善良一点儿心疼心疼那些小植物吧!天哪!它们太可怜了!”、“一天天的就知道乱写乱画,就不知道好好学习!一点都不知道心疼自己的父母!”……唐爸的这些话,以每天重复几十句到几百句的频率,阴魂不散地萦绕在年仅十六、七岁的唐灵雨的耳朵里、大脑里,把她逼迫得像一朵就快枯萎了的“祖国的花朵”。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祖国的小枯花儿”,其悲惨程度不亚于“小小年纪地里黄,两三岁就没了娘”的小白菜。

那段时间唐灵雨觉得自己很自闭——她当然自闭,用更准确、专业的词汇来讲她可不只是自闭,而是习得性无助。但是,她又不太想通过社交这些“外求”性质的东西去缓解。那些看上去热闹、每天呼朋唤友地聊着“谁谁谁真讨厌,又换了一块儿新的swatch,谁知道家里是真有钱还是假有钱,如果是假有钱的话……”、“那个渣男又找对象了,听说他的新女朋友可有钱了,苹果手机每出一部新的都能在那个女的手上看到,卧槽凭啥那种女的就那么有钱了……”、“那个女的早就已经不是处女了,可是人家家里有钱啊,她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你说咱们怎么就没投胎投得……”、“那个谁初中时候的外号叫……”、“啊哈哈哈哈哈,傻逼……”……之类的无聊的话题以及真假难辨的八卦的家伙们,在唐灵雨眼中可真是肉眼可见的肤浅和令人生厌。不过,即使这些“每天乐此不疲地聊着肤浅事儿的肤浅同学”依然占据了所有班里的大多数,但这些也都丝毫影响不了唐灵雨那颗“不想与乱世同流合污,并能始终保持干净和与世无争的心”。她越发地不喜欢热闹了,而被这个年纪的一些浮躁青少年们制造出来的某些“病态的热闹”,则更是令她作呕。

手机这种东西对于唐灵雨而言,只是一个用来逃避现实的工具。玩得儿多了,也就实在是令人腻烦地不想玩儿了。今日头条、各种有关QQ的社交软件、各种漫画、游戏……这些曾经能帮助她逃避现实的东西,现在也开始令她作呕。于是,她开始不停地买杂志看。以前的她是很喜欢看长篇小说的,但现在,她发现自己竟然浮躁到连看长篇小说都看不进去。这令她感到十分恐惧。

可能是因为受了那几次心理咨询的影响,也可能是出于她自己需要更多独处、思考的时间,她开始不在课上玩儿手机了,而是不停地翻看《青年文摘》、《特别关注》、《读者》。她开始慢慢接受自己热爱独处的事实,并开始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世界中去,不再过多注意周围的流言蜚语和他人对她的看法。而她的同桌章绮,在发觉了她是一个不善言辞、不爱热闹、没有什么女人味的女生之后,就渐渐地对她失去了兴趣,也不怎么和她聊天了。他们之间几乎已无话可说。但唐灵雨依然习惯性地认为,章绮依然是那个她记忆中喜欢与人分享的、安静的、特别招异性喜欢的善良男孩。她认为,他不和她说话只是在尊重她,并给她留出充分的独处空间。而且不得不说,她也非常喜欢他沉默时的样子。所以,每当章绮问她借东西,或者是与她单纯地寒暄几句的时候,她都会在自己的大脑中把那些情节默默加工成一段段默契、深沉且浪漫的情感交流——她一直认为对方和她说话、互动是因为对她有好感。作为一个想象力、创造力极为丰富,并且内心世界也是极为敏感、浪漫的人,她总是会把自己主观认为美好或是丑恶的东西放到自己的意识里不断加工——那些意识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并且变得越来越复杂。她每天都会编故事,在她的意识世界、心理世界里,没有人知道她会将一切怎样加工。总之,她擅长放大微小的东西,这不失为一种天赋。但,如果在生活中,尤其是在感情中不停地使用这种天赋,那这种天赋反而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会成为一种灾难。这时的唐灵雨,对于感情和异性的判断,其实早已迷失在了她自己创造出的主观的、单方面的美好幻想之中。

唐灵雨极喜欢那种读一会儿书再发一会儿呆的悠闲感觉。那种“从她喜欢的文章中剥离出深刻东西”的行为,让她第一次体会到了独处的快乐。于是,顺其自然地,她开始持续让自己体会这种快乐的感觉。她感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开始多了几根细小的支柱,同时,她也终于浅浅地意识到,自己的暗恋行径是有些危险的。她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停地告诫自己“人性其实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世界并不是如她一般单纯”、“不要对别人抱有不必要的期待”等等。这个时候,她急需一个人对她说:“我认可你现在的想法,也支持你去这么想,你的想法很对,按照这种想法做出来的事情也一定会是正确的,所以,要相信自己,孩子。”于是,唐灵雨又去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还是上次接待她的那个工作人员,还是一样温柔的语气。可当唐灵雨表示自己要预约王爱萍老师的心理咨询时,那位工作人员却愣了一下,刚刚放松自然的表情也变得有些僵硬和无奈起来。

“那个……不好意思啊同学,王老师几天前刚接到上级通知,现在已经被调到本市的一所大学里去工作了。”年轻的工作人员带着安慰的语气,轻轻地对她解释道。在察觉到唐灵雨低落沮丧的情绪之后,她又赶紧补充了一句:“同学,需要我帮你预约其他老师的心理咨询吗?”

“啊不了,谢谢……”这句回答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的那个“谢谢”让人几乎听不到。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唐灵雨在某些方面的运气是真的差。上天好像任由她的精神备受折磨,且从来不予以真正的理睬。那些年里,厄运像一颗颗难缠的寻常疣,不但长在她的命运上,而且居然仿佛还在不断地扩散。可以信任的好友不在身边,亲人们又都无法理解她的感受——不仅不理解,还一直对她施予暴力和精神打击。唯一可能离她最近的援助——心理咨询室里亲切的王老师,也像人间蒸发一样,突然间就和她失去了所有的联系,就仿佛她们之前那些冗长的对话也都从未存在过一样。唐灵雨没办法,只能通过一些她自以为的、已经被她很尽力地创造出来的“自我认同”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来作为自己幼小心灵上的微薄支柱。

就像书上所讲的那样,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有许许多多不幸的人,每天都会发生无数的遗憾。就这样,带着无数的疑惑、痛苦和遗憾,唐灵雨的时间又是在不知不觉间就逝去了。唐灵雨的妈妈最先发觉了这件事,并且少有的敏锐地察觉到:再这样下去,她的女儿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上,没上过大学可能就基本上等于了“没有了正经的未来”。其实从小学到高中这么多年以来,唐妈在这个家庭中还是蛮保护她的女儿的。很多次当唐灵雨的爸爸无理取闹对女儿乱挑毛病、乱发脾气,甚至暴力地打骂唐灵雨的时候,唐妈都会在坏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出面劝阻唐爸,甚至有的时候还会为了女儿的人身安全而和丈夫吵一架。所以,当时的唐灵雨心里还是会不自觉地更加偏向于母亲,并且对母亲保护自己的一切做法都心知肚明。

在一个少有的唐灵雨没在玩手机、看书而是在写作业的晚上,唐妈推开门,走进了她的房间。

“写哪科的作业呢?”唐妈问。

“数学。”唐灵雨假装成是在很认真、很努力地计算着数学题的样子。但其实,她什么也不会。

“哦。”母亲站在她身后看了一会儿她的背影,然后终于切入正题:“你觉得你高考能考多少分?”

“……500分……以上吧?”唐灵雨假装镇定,盲目自信地答道。但其实,她心里对高考成绩一点概念都没有。

“你确定?”唐妈的语气开始变得严肃至极。

“我确定。”唐灵雨很尽力地在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很肯定。

“但妈妈不确定,妈妈没法肯定。妈妈单位有很多同事家的孩子哪怕是文化课成绩已经很优秀了都没法考上一所好大学,所以还都学着一门特长了。小时候你姥姥也带你学过一段时间的画画,你也算有点美术功底,要不妈妈给你报个美术班,你学个特长怎么样?听说学了特长更好考大学。”唐妈一听就是着急了,语气很快地说。

“这事儿靠谱吗?”唐灵雨边问边想:“倒是也可以,但学校里的特长生们好像气质都挺嚣张的,自己进入到那样的环境中去学习,真的能适应吗?”

“靠谱!妈妈已经打听了很多人了!连培训机构都给你打听好了!”

“那好吧……那妈妈如果你觉得靠谱的话,就给我报上吧。”

唐妈长出了一口气,仿佛放下了某个重担一样,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女儿的房间。唐灵雨放下笔,看了看眼前完全做不懂的函数,开始通过发呆和独处来慢慢使自己接受她已经成了一个美术特长生的事实。论文化课,她对她自己的水平完全没有任何概念。但是据说他们那个学校哪怕是每个班里最好的学生,想要考上一个二本的院校也很困难。而她在班里,其实连中等生都算不上。

唐灵雨害怕变化。然而事实却是,有时不断产生的变化,确实可以在无形之中将某些恶性循环削弱,甚至是打破。

距离暑假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唐灵雨每周末都要在画室里画整整两天再回家。虽然,她有一点美术功底,但是,一放暑假她就要进行为期将近一年的美术特长生集训了。就目前而言,以她的功底和水平,怕是跟不上其他集训的同龄人。那个画室据说特别厉害,每年联考的全省前一百名的学生几乎都是从那个画室里出来的。但就环境而言,那里真的是一言难尽。洗手间又小又窄,每层只有三个,而且第一层的洗手间里没有窗户,无法通风,还是男女混用的。由于中午也要待在那里,所以她也见识到了那里的食堂——打饭的地方是露天的,需要在院子里面排队,打上饭之后要在外面拐一个大弯才能到达室内的餐厅。但是在餐厅吃饭还不如在露天的院子里吃饭呢,因为餐厅的环境太差了,泔水桶就那么大张旗鼓地摆在进餐厅的必经之路上,台阶的右面,真不知道每一个进出餐厅吃饭的学员们都持有着怎样的心情。更要命的是,每个学生都要自备饭盒,因为画室里没有公共餐盘——而每个同学的自备饭盒都需要学生们自己去清洗。更要命的是,餐厅里面那一排靠墙的清洗台上的水管中,只能流出冰凉刺骨的水来,而清洗台下面的管道上,还堆积着满满厚厚的油渍和污垢——那些奇形怪状地堆积起来的脏物,让人只看一眼就能瞬间头皮发麻。第一次去那里画画的时候,唐灵雨一想到高三将近,自己将一年都要待在这个地方过着全封闭式的、辛苦的学艺生活,她就会立刻感觉到情绪低落、浑身不适。培训班的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的极度糟糕,以及自己在全新的领域所产生的挫败感和危机感,让唐灵雨段时间内居然分心了,不再那么在意学校里的事情了。

一种熟悉的恐慌感蔓延开来——盖过了年轻人心中杂七杂八的念头。这种感觉就像是当初她即将步入高中时一样。但是面对全新、未知的开始时,这一次,唐灵雨选择了麻木。就像她已经慢慢懂得了“有些东西是不得不面对的”一样,哪怕心里再波涛汹涌,一切也都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