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前路苍茫

有些人,似乎来到这个世界便准备做一番大事业。

但普通人终究是普通人,孙小飞、阮猛虎之流,志大而才疏,稍有微小的进步便牛气冲天,不需要天外有天便会被人击落尘埃。

更多的是空想家,总想着成为韩北狙之类的领军大将,却实在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虽然坚持也不一定有结果,但至少不会差到泥里去。

只要还能挥舞的动手中的剑,便不能在在沉默中湮灭。

楚神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真的很难说。

不苟言语,却执着于炼气,十三岁的年纪,眼光并不长远,看不见大势。

将来是要成为韩北狙还是殷鸿渊,从来没有想过。

是入庙堂还是去江湖,也不知道。

动机不明确,暂时被困在北境这个局势里面。

那个江湖,从来不曾了解过的江湖,也不知道有着怎样的一番风景,楚神机似乎兴趣也不大。

从山村中走出的少年,也忘记了自己来自何处。

有人传授练功的道理,却没人为自己的未来指点迷津。

天道啊,这该死的天道。

甘宁却没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手中有剑,家中有粮,便是快乐的事。

说句不好听的话,蛮丹和甘宁本人并无私仇,孤儿一个,生在北境,长在鹰愁,这是很多人前半生的缩影,不需要选择和考虑,练武强身,从军抗敌,这便是宿命,至少是前半生的宿命。

能够在战场之上杀死多少敌人,并不能让甘宁感到满足,让他兴奋的是那种来自玄铁军内部的肯定。

没有天生以杀人为乐的人,如果军队是一家大型药庐,以救人为本,甘宁其实也愿意做一位治病救人的医者,而且还是最好的那一位。

这与他的初衷并不相悖,自从和凤昭在征兵相逢的时候,在须弥山中从大蛇腹中脱困的时候,从戴上有自己名字的玄铁手环的时候,甘宁一步步更加肯定,自己是有天赋的,接下来努力挥舞自己手中的剑就好了,其余的不用过多考虑。

楚神机心思细腻,正因为如此,才走了内修这条路。

心思细腻的人比起甘宁的粗线条,反而多了一些烦恼,不知道和谁讲,甚至也不知怎么讲。

楚神机在短短一年之内见过太多人和事,新奇有余,看完之后却有点乏味。

要说楚神机的追求,好像也是个没追求的。

所谓变强,所谓知恩图报,也许这些是自己想做的,但未必是别人需要的。

变强之后干嘛?变强就能报恩了?变强到底有多强?

这些不值得思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楚神机,凭着少年想破头,也可能没什么结果。

问题的答案还要去生活中寻找,而如今他和甘宁的生活便是即将上战场。

楚神机对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对世界的认识不足,也限制了楚神机对心识空间的开发。

世间武道高手,外练招式,内练真气。

像楚神机和甘宁这样,有型有质有计划的练心识,实在是一个异数。

时光匆匆,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时间终究会改变一些东西。

比如,一混,时间已经到了十月。

凤昭始终认为最好的训练便是上战场搏杀,如果侥幸没死,必定有所成长。

而这个侥幸,很难。

十月天高气爽,草木已经泛黄。

楚神机仍然在研究自己心识的修炼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道理是一样的道理,但是还是和炼气不同。

炼气可以从外界吸收天地灵气,吸入体内,运转周天,存入丹田气海。

而赤猊剑的剑意,是可以入体的,但是却无法吸收存储。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赤猊剑意不停攻击自己的心识空间的心识海,让外界的各种肃杀之意不停磨炼自己的心识,来达到壮大心识的目的。

而甘宁在修炼心识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赤猊剑的剑意和甘宁的心识格外契合,赤猊不仅是甘宁手中的剑,也是甘宁心中的剑,虽然嘴上常常损了一些,但心里对赤猊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

甘宁在炼气炼气方面不如楚神机有天赋,但他的性格很好,知错就改,常常请教楚神机关于炼气方面的事情,现在不管内外都有了一些进步。

而且甘宁还保留了以前在凤昭手下的优良传统,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找人切磋技艺,效果不错,虽然有时被打的很惨。

楚神机除了接受赤猊剑的磨砺,还尝试寻找别的类似剑意的东西。

正午的骄阳,午夜山顶的天风,山林虎啸,大漠孤烟,所见之物,心有所感,似乎都有那么一丝意味。用来磨砺心识,效果都是有的。

不得不说,楚神机走的是一条亲近自然,融入天地路子。

心识海的壮大,也为楚神机内息的增加提供了助力,十月之后,楚神机便恢复了之前对战蛮将的内息水平。

如今,心识海和丹田气海日夜不息,顺逆相承的不知停歇的旋转。

楚神机却极少和人动手,除了甘宁。

没人知道他到底有什么招数。

当然和神策军其他同仁群练是每日必练的功课,这才是神策军的根本所在。

个人能力再强,也强不过千军万马,这是所有武人的共识。

神策军有着最好的马,最好的兵,和最精良的兵器。

这些因素凑起来,才是神策军战无不胜的原因。

十月间,神策军各部再也没有遇见过当初那支特殊的蛮人军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们似乎消失了一般。韩北狙持怀疑态度,封昆冈几次亲自带队,也败兴而归。

就在神策军憋着劲想要和夜枭军团再较量一番的时候,蛮人终于有了大动作,机会来了。

天玺朝三十七年初冬,蛮丹奴分为三部,率蛮兵三十五万,号称五十万,大举进犯鹰愁关。

边关狼烟再起,墨阳震动,国主梵姜收到战书的次日,便发下明旨,国之所在,寸土必争。

殷鸿渊赶至鹰愁城坐镇,同行的还有殷鸿蒙夫妇。

关内玄铁军二十万,进入战备状态。

而精英中的精英,神策军还是三千,做了先锋,只待合适的时机,便要将蛮丹这只巨兽一剑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