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商铺改造
- 天运圣尊
- 神机道主
- 3095字
- 2019-11-02 08:00:00
经过三天的调查,李元浩终于把靖光县李家的情况基本摸清了。
情况比他预料的要好得多,因为李家在靖光县这里购置产业,用的是花钱从官府买来的假身份。加上这些产业都是属于自产自销,从其他人手里把东西收购过来,然后处理好再加价出售,与枫叶镇不存在直接的生意往来,相对而言隐蔽性确实很高。
而且他的父亲,到商铺查账的频率很高,差不多七八天左右一次。使得靖光县这边的伙计和下人,基本上都以为李家是本地的家族,只是他们平常都居住在城外罢了。
可以说靖光县城中的李家是一个完全独立运转的体系。即便枫叶镇那边的消息传来,对这里的影响也微乎其微,甚至于根本没有。
因此,只要李元浩不作死,把自家的底细透露出去被别人知道,靖光县这里就不会出太大问题,他可以大胆地接手过来。
安全层面的问题解决后,放心下来的李元浩开始调查商铺的具体运营以及其他情况,准备整合资源对商铺进行一次改造升级。
很快,李元浩调查得知,靖光县内属于李家的商铺共有三家。而当时为了方便管理,特意买的都是连在一起的商铺。
而商铺的经营范围也很杂,柴米油盐酱醋茶,酒,各种餐具跟日常用品都有涉及,差不多相当于地球上的综合型杂货铺。
不过这里面问题很多,首当其冲的,是收购货物,记账,管理银钱全部是由掌柜操办。如此大的权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带来的可不仅仅是可能的贪污问题。如果对方存在坏心,随时可以令整个商铺的运行陷入瘫痪。甚至严重点,借商铺的名义向其他人赊欠银钱货物,然后把东西卷走潜逃了,到时李元浩真的是哭都哭不出来。
虽然经过望气术观察,这个掌柜还算比较可靠,但他可不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对方的忠心之上。
接下来是货物销售问题,现在的商铺,货物销售除了量大常用,诸如米、盐、水酒之类货物会放置在店门外供人挑选,其他的都是堆放在店内的仓库中,只有当别人问起才会取出给客人观看。
以李元浩的现代人眼光看来,这种随缘销售法效率实在太低,低到了他感觉辣眼睛的地步。
还有就是货物的处理问题,这里的人在商品的加工方面确实粗糙得可以,也就是把收上来的药材洗净晒干,将米研磨成面粉,酒整坛收上来再散卖,类别档次等等划分都没有。
各种问题不一而足,这些问题说小不小,说也大不大,都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普遍存在的问题。李元浩有自知之明,他从没打算一步到位弄个现代化的超市或者大卖场出来。不说这个世界的人能不能接受,起码的防盗手段都没有,一股脑地搞出来不赔个底朝天才怪呢。
因此,李元浩想了想,决定先从主要的三个问题下手。
首先是职权工作的细分,专职专责。
这一点对李元浩来说最为简单,因为拥有望气术的他,能轻易发现每个人擅长的东西,把他们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
这样就能在提升劳动效率的同时防止大权独揽。至于这要增加人手提高成本的问题,他相信以后肯定能加倍赚回来。
第二是商铺职能的专注化。
三家商铺,贩卖的东西都差不多,哪怕相互间有各自的主营货物,也脱不了杂大全的窘境,完全是浪费空间。
所以,李元浩打算将三间店铺的业务整合然后进行拆分,左边接近城门那间负责货物的收购,分类以及初步加工。中间的充当仓库还有进一步加工,最后那间则是用作商品展示与售卖。
这样分工明确,没有互相干扰经营范围重叠等问题,更容易取得各自领域的优势,提升效率增加店铺的营收。
最后是货物的深加工和精细划分。
这个世界的科技方面十分畸形,因为在李元浩的调查中,这里有一群叫元器师的特殊群体。
元器师,即是祖师,但又有别于祖师。他们主要的能力是可以利用祖力,构造出一些具有神奇能力的器物。让他们能够做到一些例如萃取精华,制造冰块之类的事。
这使得这里出现了很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那便是香水,冰激凌,飞空艇等等。
只是这些物品的价格可谓极度昂贵,还有价无市。除了这些以外,这个地方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跟中国古代的平民差不多。
都是吃发涩的盐,陈旧泛黄的米,喝像水一样清淡的酒。
乍一看,这些好像跟李元浩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元器师的存在对他接下来的计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李元浩打算做什么呢?没错,他打算推出白盐跟蒸馏酒,以特供商品的名义放到商铺里当噱头,带动客流量以及扩大知名度。
不过呢,白盐跟蒸馏酒的名字太挫了,不适合拿来当商品的名字,换成太初雪盐跟碧波炎酒就不错了。
如果没有元器师的存在,一旦李元浩拿出这两样东西,势必会引得某些势力的觊觎。想方设法窃取制造工艺还是轻的,严重点雷霆手段镇压抢夺都可能的——李元浩可从来没忘记过这是个有超凡能力的世界。
但是现在嘛,只要他对外宣称,这是某位元器师与商铺签订合作契约,借助他们商铺场地销售的特供商品。那么绝大部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毕竟这些东西虽然价格高昂,但对元器师的身价而言不算什么。同时由于是元器师的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产量自然无法扩大。
这些限制代表着两样商品无论怎么弄,总体利润都不可能达到一个天文数字,不值得大势力放下身段硬抢。
接下来,只要向客人们吐下苦水,说为了跟元器师签约花了多大代价,基本是赔本赚吆喝,这么一来眼红的人就差不多消失了。
当然啦,这些情况李元浩心知肚明便好,哪怕对店里的人他也不会说出实情。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他可不希望给将来留下一个隐患。
从观察的结果来看,李元浩还是比较满意的。商铺的掌柜是个老实人,对自己的权力被分走并没有意见。相反,他还感谢东家减轻了他的负担,让他这把老骨头能多工作几年。
其他伙计的话,一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但想到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同时还有工钱加三分之一的激励下,基本都选择了坚持。
即便有几个适应不了的,他也拿出一两银子当遣散费。顿时令几人感激涕零当场磕头谢恩,留下的人神情同样振奋起来。李元浩不得不连连感慨,古代背景的平民真的太淳朴了。
很快,一个星期时间过去,商铺终于整修完毕开始测试运营。
在开业当天,李元浩拿出了一百斤太初雪盐跟碧波炎酒放到商铺贩卖。结果大受欢迎,被城中各个大家族疯狂追捧,不到中午已经全部售完。
然而到了晚上,李元浩用望气术观察,发现自己气象中,除了多了股金灿灿的财气,还有一丝晦暗的灰气缠绕到财气上。他马上明白是今天的出货量太大,引起某些人的敌视。
到了第二天,李元浩只拿出了五十斤,对外称这几天是开业酬宾,特地加大供货量让大家买个够,平常并没有这么多。等晚上一看,灰气明显变淡了几分,于是再次减量。几次下来,最终定在了每天每样十斤。
与此同时,店里的伙计看到李元浩多招人后,自己的劳动量明显降低,都心怀感激纷纷称赞主家仁义。
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只负责一道工序,熟能生巧之下效率大大提高,用更短的时间把活干完后还能歇息,当然感觉轻松啦。
至于掌柜那里,李元浩找了两个比较老实的人分别负责入账跟收购货物,原本的掌柜只负责管账,并且引入了复试记账法,令账目更加公开透明容易看懂。暂时来说还没办法看出什么,但短时间内也出不了大问题。
经过这么一大轮折腾,改造后的商铺总算慢慢踏上正轨了,营收达到了以前的十倍。
可是紧随而来,李元浩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新加入的财气与过往的相比,似乎有着一些虚浮,不够凝实。
在将商铺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依旧没有发现问题的李元浩,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李氏商铺的招牌上。
他想了想便明白个中缘由,现在的李氏商铺确实很火,但火的是太初雪盐和碧波炎酒,并不是说李氏商铺真的出名了。
虽然有不少人因两样商品连带听过李氏商铺,但这名字太普通了,很难给人留下印象。这使得品牌效应或许有,却没办法真正扎根深入人心。
想要解决倒也不难,直接改名就行,改个独特又好记的名字。
取名字这可是李元浩的老本行啊,用天衍神术测算一番,他很快把商铺名字改成了浩源商会。
做完着一切,李元浩终于松了口气,商铺改造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