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3话 开学
- 从渔村起步
- 清水饺子
- 2483字
- 2019-11-03 19:30:00
忙。
忙个不停。
从买风扇到打扫店面卫生,不但体力付出了,口袋里的小钱钱也少了,可朱灿擦着额头的细汗,拍了拍累坏了的腰,看着地面,货架上一箱箱的货物。
心中满怀期待,但那一口口纸箱也是有着未知力量,让他的胸口感到沉闷。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只要未能赚到钱,就算是朱灿在心里如何宽慰自己,但始终,他都有一些忐忑。
要是到了最后,钱没赚到倒也罢,最严重的后果是在家里。
一旦失败,他必然会引起家里的轩然大波。
呼呼。
位于门口的立柜式电冰箱,电机工作的声音。
取出一把刀,朱灿割开纸箱,取出一款款瓶装水,可乐,怡宝......放入电冰箱中,南方的天气不但热,高温暑期更是长,有时候,甚至十一月份都能穿短袖。
各种冰水,绝对有销路。
汗珠向下滴落,他来回走动,身上的汗连新买的风扇都吹不干。
忙完这一切,朱灿就提着脱了皮的双肩书包,在那打开的纸箱上,取出未开封的笔记本,圆珠笔......一一装入到书包。
店面的目标专门针对两阳中学,他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种赚钱的点。
笔记本,笔之类物品,这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刚需。
外面的街店面只能被动由两阳学子挑,但朱灿却有一个先天条件,他可以主动把生意做到学生群,甚至同学这个身份更加容易成交。
落下卷闸门,他从侧门出。
宿舍区,一层层楼道是朱灿走过的身影。
伴随着他的敲门声。
“同学,买笔,买本吗?”
钱不会主动送上门,但架不住他主动上去从学生的汪洋中吊起来。
交易率不高,甚至有些闲言闲语。
换作一个要强,性子傲的人都有些难以接受。
不过那有怎么样,朱灿不在乎。
长着十八岁的脸,十八岁的身体,但他却没有十八岁那年的好面子,好胜等性格,有的是社会锤炼出来的成熟。
就这样,走遍四栋男生宿舍楼,站在女声宿舍楼下,听着指指点点,别人的奇怪眼神,反复进出校门,换取的是一张张一块,两块,五块的第四套人民币。
现在,市面还不是绿色一块钱的天下。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才面世不久。
书包里装了不少零钱,一想到是由他用店里的货换来,心中的大石就略微放下。
虽没有回本,但收到钱就证明了他的思路没有错。
入夜。
洗完澡的朱灿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看着洁白的天花板,心中满是期待。
钱要挣,但学习也不能落下。
想着想着,他都不知什么时候就睡了过去。
当朱灿再次醒来,天已经蒙蒙亮。
橘红的的墙光,如纱般的雾。
叮铃铃。
闹钟响起。
从床上爬起的朱灿跟正在楼下做早餐的二姑说了声,连早餐也不吃。
没有时间等二姑煮好早餐,他必须先一步,在其他学生起床之前,把昨晚问过的潜在客户所要的纯牛奶和酸奶送过去,时间一晚,学校上学开放时间短。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弥足珍贵,这都是钱啊!
梆梆梆。
有的宿舍灯亮了,有些没亮。
敲门声响起。
“同学,你要的牛奶。”
就这么,天越发明亮,蓝天白云逐渐分明。
早上的广播声,那磁性的嗓音响彻在整个校园,有人在早起打球,有人早去班级温习,草丛有人捧着上一年的课本......这就是学生的生活。
校门前,训导主任来得比平常都要早。
“等一下。”
他拦下了一个头发长的人,指着那一头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头发,“那个班,叫什么,有时间,中午放学剪了。”
“哦。”
那人垂头丧气的说。
见到这一幕,朱灿的嘴角弯起,背包很重,摸了摸头上的寸发,心中暗暗庆幸,幸亏昨天想起去剪了,这才是读书该有的发型,大平头。
此时,距离封闭校门已经不远了。
在训导主任面前已经来回进出了两次,次数不能过多,不然让抽查书包就遭了。
像他这样背着厚的书包可不多见,见好就收。
钱是赚不完。
又是一趟。
回到旧时的座位,朱灿就取出早前带来的书本,这是他从家里带来的高一练习本,上面有许多都没有做完,重拣知识可不能口头上说说而已。
必须要学,要练。
既然上一世,朱灿白白浪费这些花钱买的练习本,那么现在,他则把它们都用上。
埋头做题。
思考,动笔......就这样,过往的知识一点点重回他的脑海。
“咦,阿灿,这不是高一的练习本,你怎么还拿来做。”
林卓辉,是朱灿曾经的高高瘦瘦同桌,性格傲,有点浮夸,用日后的网络用语就是有点装。
其实不止是林卓辉,甚至许多同学在这个年龄段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性格缺陷。
普遍是傲,喜欢比。
两阳中学的学习氛围比市里大部分的学校都要好,不管成绩多高,同学间都喜欢比成绩,也有一些特殊的,是物质的攀比。
长久以往,两阳都有独特的生物链,成绩好鄙视成绩差。
“上学期考得那么差,就剩一年就高考了,怎么样努力一把,高一有不少都忘了,重新学。”
朱灿用笔挠了挠头,被一道题难住了。
“不会吧!
你现在才重新学高一,不是我打击你,就一年时间,现在重新学怕是有点晚了,对了,你准备考什么学校,就你那成绩,一本是够呛。
努把力,二本应该有希望在手。”
林卓辉显然不信这个同学两年都吊儿郎当的人,就他认知,这又是三分热度。
那成绩简直了。
就是一些买进来的同学考得都比朱灿要好。
“我可不想考二本,我目标是复旦。”
朱灿笑着说。
浑身散发一种叫做从容的气息,让林卓辉呆头呆脑。
“啥?”
惊到了。
复旦这一词可不是什么小学校,学校历届,分数线能够达到清华,北大,复旦的学子是屈指可数。
凡是考上,校门口都会有一横幅拉开,醒目都摆在外面,广而告之。
“我的目标是清华,不过,我有自知之明,想想不是错。”
轻拍着朱灿的肩膀,林卓辉宛如过来人的说。
朱灿笑了笑,不语。
这种时候,争辩是没用。
在林卓辉眼里,两人没有区别,但在朱灿眼里,两人是不同,同样有着理想,但一人没有尽全力去努力,一人却全神贯注。
“我的目标是北大,不过我应该考不上。”
坐在他前面的人回头,笑着说。
“我交通。”
一人一语。
听着有些调侃意味的话,朱灿不以为意,他知道很多人都不信他,就算他也不敢确定是否能成,但不去试过怎么知道不行。
就算是失败,至少他努力过,他不悔。
“来两个人帮忙,把课本分下去。”
何老师提着厚厚课本走了进来。
林卓辉起身。
他人不坏,在一些事情上,还是过积极分子。
朱灿看了眼,继续埋头,脑袋不断回忆着知识点,对于这道题有些熟悉感。
随着时间流逝,桌面的课本多了起来。
讲台上的何老师也在重复着主题不变的话语,激励班级的学生,重申学习的重要性。
“多余的话,我就不再说了,上一年考得差的同学临时抱佛脚也好,多努力一下,成绩要是没有提升,那我就要考虑一下跟你们父母聊聊。
这个月会找天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