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全忠准备宣判了结此事时,一直旁听的司马李勇突然起身将苏全忠拦下。苏全忠差异的看着李勇,难道你还想在这个时候为他站台替他开脱,苏全忠如是想。
“李大人,你这是何意?可是对案情有什么疑问?”苏全忠冷冷的询问道。
李勇闻言就知道苏全忠误会了,于是急忙解释道:“世子,此事复杂且机密,我们?”说着看向堂内众人,却是在说这些人不便在旁聆听。
苏全忠闻言审视了一下李勇,看其神情慎重,不像是依势谋私之辈,看来此事真的另有隐情。苏全忠起身离开,转过屏风,来到耳房里,李勇与袁谦也紧随其后进入耳房。
“现在李大人可以说了吧!”坐在耳房中,苏全忠小声询问道。毕竟离前堂不远,声音大了恐怕前堂的人听到,毕竟李勇已经说明此事机密,所以三人谈话的声音都很小。
“世子,这富家公子是青衣阁少东家,也是本官义子,这本没有什么,犯了冀州之法理当受到惩处,只是这青衣阁是我冀州城纳税大户,我冀州军饷大部分都来自这青衣阁,所以你看?”李勇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李勇说完,袁谦也明白了李勇的顾及,然后劝道:“世子,听李大人所言,这青衣阁少主我们还真不好处置,此事事关冀州军安稳,还请世子慎重!”
然而两人的担忧,恰好是苏全忠震惊之处。堂堂一个州府,数十万人,养几万军,所用军饷既然来自一个妓院。想想此事是多么可笑,这事放在后世简直就是取死之道。
不过此事已成事实,苏全忠也不得不兼顾现状,不过想要让他就此放过此等恶人,那根本不可能。
苏全忠沉思了一会儿,仔细盘算了一下处置富家公子后的结果,而后说道:“这等恶霸本世子绝对不会放过,这是我的态度,也是为整个冀州城百姓考虑。至于李大人所言,依本公子看来,分明是那青衣阁严重威胁到了我冀州军的安全,我等怎可就此放过!”
见苏全忠表明态度要处置青衣阁少主,李勇以为是世子年轻气盛,顿时大急道:“世子,此事事关重大,依本官看还是禀报候爷以后再做定夺吧!”
袁谦听了苏全忠的话,也是一阵担忧,怕苏全忠因小失大,于是也在一旁劝道:“世子,事关冀州军安稳,还是要慎重一些!”
苏全忠见两位大人都在劝他,苏全忠不由的笑问道:“两位大人,我冀州偌大城池,人口数十万,难不成这税收连几万军兵都养不活吗?”
司马李勇闻言直接回道:“世子有所不知,冀州城虽大,但那城门税才能有多少,如何支撑其大军的消耗?若不是候爷强取青衣阁财富,冀州根本养不了这么多兵马。”
苏全忠闻言却是感到很稀奇,不由的问道:“本世子巡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说冀州城内商户不多,但也不少,难不成他们都不交税吗?还有那青衣阁,什么叫强取,他在冀州城做这等生意,收其重税理所应当!”
苏全忠的话让二人听的目瞪口呆,司马李勇更是惊讶的无以复加,还是袁谦率先反应过来,起身回复苏全忠道:“世子所言太过匪夷所思,我等不甚理解!”
苏全忠闻言直接问道:“袁司空,你将我冀州的税法跟本世子讲讲,我以此给你们解答!”
“没有!”
“什么没有?”
“税法”
“什么?偌大个冀州,连个税法都没有?”
“没有!”袁谦很是肯定的回答道。
苏全忠闻言彻底震惊了,不敢相信的看着袁谦,然后继续问道:“我冀州除了那冀州律外还有什么法?”
“没了!”
苏全忠闻言彻底服了古人的厉害之处。
虽然已经来到城卫司有一段时间,也跟随袁谦学习了一段律法,虽然只是学了冀州律,但苏全忠一直以为自己才刚开始,却没想到早已经结束了。
苏全忠一直再想着如何增强冀州实力,之前一直考虑的是如何发展经济,训练强兵,如今看来最先需要解决的应该是完善冀州城的律法,变法图强。
想到就做,苏全忠直接说道:“前堂之事暂且放下,那青衣阁少主先安排人关押起来,你们随我去见我父亲,关于冀州之事,我有几点看法,需要你们与我父亲参详。”
说完苏全忠就起身离开,李勇紧随其后,袁谦按照苏全忠的吩咐安排好事情后,也紧接着离开,向候府赶去。
“父亲,父亲”苏全忠一路不停的闯进候府,来到苏护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
见苏全忠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苏护立刻板着脸呵斥道:“你毛毛躁躁的闯进来成何体统!”
苏全忠闻言也顾不上父亲呵斥,直接说道:“父亲,我冀州危矣!”
来的路上苏全忠已经将说辞考虑好了,决定先声夺人,引起父亲的重视,然后再陈述厉害,最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于是就有了刚才那一幕。
事情也确如苏全忠预想的那样,苏护闻言先是惊讶,然后沉声问道:“发生了何事,让你都如此惊慌?”
接着苏全忠就将自己的看法一一详细的告诉了苏护,最后郑重的说道:“父亲,律法不明,行事不清,冀州如何强大起来,一旦外敌来犯,冀州只在旦夕之间!”
听完苏全忠的解释,苏护也是起了一身冷汗,以前只想着手握大军,军饷不愁,冀州稳若磐石,不曾想却是虚有其表。苏护冷静下来后继续问道:“我儿既然发现问题,可有解决之道?”
当即苏全忠就将自己心中勾勒出的法律框架讲了出来。“依儿所见,我等可根据百姓生活规律将律法分为六部,分别为《民法》、《商法》、《刑法》、《军法》、《治安法》以及《耕田法》,分别从民生、商税、刑讼、治军、维稳、农田等方面规范百姓生活。使百姓依法行事,官员依法治国,将军依法治军,商人依法行商,农民依法耕种!”
“儿臣相信,有此六法,我冀州定当吏治清明,百姓安居,商业兴旺,五谷丰登!”苏全忠自信的说完自己的构思。
苏护闻言,看向司空袁谦,司马李勇二人,见二人一脸震惊加激动,苏护明白二人与自己一样,都被苏全忠的构想折服。三人执掌冀州多年,又如何不知冀州存在的问题,可是一直想不到好的解决之道,没曾想今日竟被一小儿解决,三人感到羞愧的同时,更多的则是兴奋。
他们相信冀州即将翻开新的篇章,而领路人就是这个刚刚展露头角的候府世子,未来冀州之主苏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