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琴书相合

女子缓缓从楼上下来,站在李文面前,柔声道:“公子文笔斐然,想必一时不顺,才落魄至此。自古英雄好汉者,越是贫困,其意志更坚定。倘若身处太平盛世,公子书于山水之间,享那隐者之福,也未尝不可。但如今诸国争霸,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公子如时时怀藏于心,又有谁知晓。想来公子也有所不甘,何不把心中情怀书于纸上,让世人观瞻,懂者自懂,不懂的,也就不在乎了。”

柔声传耳,李文原本急躁的心顿时静了下来。二十年的静坐,让他学会了冷静。见女子站在自己身前,那么近,又那么的清纯而美丽,且言语入情入理,想自己二十出头时,还在听老师讲故事,难道自己还不如一女子?

回想这段日子的遭遇,虽凄惨了些,但还活着,只要活着,就一切皆有可能。

想通后,李文虽然穿着破烂,还是整理了下衣裳,不失文人礼仪,还礼道:“姑娘言之有理,是在下鲁莽了。”

李文立于桃木桌前,静待女子研墨。

墨香氤氲绕梁,酒楼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他们两人身上。

待女子研墨结束后,李文提起毛笔,大声道:“拿酒来。”既然要显示自己的才华,那就放开了来吧。

女子见李文一手执笔,一手拿着酒壶,上前道:“公子且慢。”说完又向主持人道:“请问贵酒楼可有古琴?”

主持人还没反应过来,这时候人群中走出一妇人,以弹琴卖艺为生,上前应道:“姑娘若不弃,请用我的吧。”

女子回礼表示谢意。待琴入手,左手古琴往上一掷,右手一摆,裙子飘扬,古琴已落于手中。其姿态之优美,众人皆言好。

李文平时虽谦虚,但毕竟年轻,也有好胜表现之心。本来想书于纸上,见女子姿态优美,便放弃写浮月楼三个字了。走到一面空墙前,大声说道:“让开。”

虽然还未开始,但众人早已被女子弄的迷迷糊糊的,当下给李文让了个位置。

女子手一摆,刹那间,白袂飘扬,琴声激越。李文一边喝着酒,一边书于墙上。

千秋无绝色

悦目是佳人

倾国倾城貌

惊为天下人

待李文将书生二字落款完,女子琴声也停了。除了用完美一词来形容,恐怕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了。

众人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良久,才响起一片掌声,久久不绝。

黄胖子等人看了,不敢说话。只有秦陵君秦怀和林辛向前走来。

林辛作揖道:“公子所书,姑娘琴音,真是绝世超伦。”说完走在那么墙壁前,又说了几个“好,好,写的真是太好了。”

秦陵君向李文笑道:“想不到在这偏远小镇,竟有如此奇才,再下秦国秦怀,敢问公子贵姓。”

李文见是秦陵君秦怀,急忙回礼道:“贵姓不敢当,不才墨林书生李文。方才让公子见笑了。”

秦怀回道:“公子谦虚了,想我十多年来,各国招贤馆都有去过,从未见有公子之才的。且与这位姑娘的琴声相和,当真天下仅有。”

女子也礼貌的回了下礼,没有答话,把琴还给了妇人,径自上楼去了。

秦怀继续说道:“李兄如不嫌弃,明日我于“茶余饭后”摆一桌酒席,交李兄这个朋友,还望李兄赏脸前来。”

李文见秦怀声名在外,言行举止却如此彬彬有礼,当即回道:“既然公子不弃,在下自当前去。”

说完,秦怀便走了。

乞福见李文刚才气宇轩昂,为之高兴,跑过来道:“兄弟,今天你真是给本帮主长脸了。”

出门前,李文回头望了下楼上,见那中年男子似乎在责备那个女子。

还,未来得及问其名字呢。

次日上午,乞福带着李文和女孩以及小七等九个人去了茶余饭后。

此时秦怀和林辛已在外面等候多时,见李文来了,急忙走上前去:“我还以为公子高雅,不肖结交于我哩。”

李文回道:“公子说笑了,秦兄既然不嫌弃,我自当守信前来。”说完又指着乞福道:“这位是丐帮帮主乞福,这几位也是在下新认识的朋友。”

“可是,我只订了四人的雅座。”秦怀见乞福等人穿着破烂,知道是乞丐来混吃的,当即又道:“不过不妨事,待会在下再去订两桌。”

李文听秦怀这么说,脸顿时红了。

果然,秦怀又跟老板订了两桌,说道:“各位兄弟,楼上只有两间雅座,皆已满座,还麻烦几位兄弟在楼下将就一下,要吃什么随便点,我请客。”

小七拉着乞福坐在楼下,李文跟秦怀上楼去了。

刚上楼,碰巧,第一间雅座坐的正是昨日楼上的一男一女。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秦怀故意吟道,说完上前行礼:“真巧,想不到今日又在这里见面了。”

女子听完是在说自己,脸一红,放下手中的茶,点了点头,算是还了礼。

“见面既是缘分,恰巧今日我约了李公子来此喝茶,如不嫌热闹,咱们就凑一桌坐吧。”秦怀道。

女子没有回话,低头品茶。旁边的中年男子伸出右手,示意坐下。秦怀便吩咐小二,没一会,又搬来了两张凳子。

“昨日姑娘跟李兄琴书相和,当真精彩绝伦。在下秦国秦怀,昨日姑娘又来去如风,还未来的及请教姑娘芳名。”秦怀道。

“小女子姓卫,字淑之。卫国人,这位是家父。”卫淑之道。

“在下教书匠林辛,宋国人。”

“在下墨林书生李文,卫国人。”

“想不到李兄与卫姑娘是同国人,真是缘分呀。”秦怀继续道:“卫姑娘,我听卫国有一叫卫无厌的贤士,不知姑娘可否听闻过?”

“正是家父。”卫淑之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