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洪荒?洪荒!

对于自己来到了龙汉时代以前,还成了先天神魔中的一员,这一切的一切,玄易曾经想问个为什么。

但是他知道,即使问了,也没有谁可以回答他。

人活着,就是想要继续活着的,而且还想更好地活着。

于是,直到现在。

虚空秘境中,先天万象树、墨白净莲仍在大道之力的倾垂下,领悟着大道玄妙。

原先玉华青松的位置上,披着深青色神华的纯正人形道体已经进入最后的孕育阶段。

道体道韵自生,虽然是黑色半束发,立身悬在空中,却显得生机勃勃,气质温和。

一看就是那种处事柔和的神。

先天神魔身为执掌权柄的先天之神,身份高贵,意志自生。

孕育过程中,并无所谓确切的道德观念束缚而成长的他们,个个意志坚定,性格强势高傲。

在处事上,对于同族的前辈,先天神魔会看在修为和身份差距上,显得恭谨。

对于相差不大者,也不会随意竖敌,对于后辈,就全看性格了。

残忍暴虐的,虽不会随意下杀招,但也是随打随骂;性格温和的,就要好很多。

所以,玄易是主动让玉华青松化作如此形象的,因为这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正面形象。

相由心生,对于先天神魔来说,这不是虚言。

道体由先天神魔从自己领悟的大道道韵所蕴,是道之显象。

但大道无尽,道体的道之显象究竟偏向哪方面,先天神魔的领悟有很大影响。

而先天神魔的领悟思路不像玄易这般有诸多前尘记忆的参考,就是由他们各自的思维习惯也就是性格,所衍生而来。

先天神魔像一片白纸,且是自己自由作画。

由此成长而来的他们,道体的气质形象与他们的性格息息相关。

玉华青松的道体想要游历洪荒,一个好气质、好形象,还是很重要的。

更何况,玄易本身就不是什么残忍暴虐的性格。

除了同族的先天神魔,玄易遇到的大多数生灵都会是先天生灵。

虽然对于洪荒更多的先天生灵来说,先天神魔都是一念之间,对他们生杀予夺的不可触犯者,极具大威严。

但青松道体要游历洪荒,想要以此践行造化之道途,就必须要与先天生灵接触,很多措施需要他们配合,所以正面形象很重要。

造化之道需要提升洪荒生机,但先天神魔的生命形态已经是顶峰了,只有从先天生灵上作为突破口,这样才能赚取功德和气运。

至于墨白净莲,修为尚处在上神道种之境,又不用行走洪荒,所以暂时未考虑将其化作人形道体。

虚空秘境,笼罩深青色神华的道体张开双眼,玄易的意志已经将其完全掌控。

这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身随意动,无上大力涌动,身体自内而外、乃至周围环境,俱在一念掌握之间。

玄易挥手间,水之元气在身前聚集为镜。

气质温和,身形容貌无可挑剔。

玄易默默感叹着,再次复为人形,却是神一般的感受。

感受着秘境外界洪荒的平静,玄易轻轻一笑,将墨白净莲托于手中,一步踏出。

方圆万里之内,元气瞬间沸腾,浮现身影的玄易修为扩散,将欲要冲天而起的出世异象掩盖下来。

即使如此,方圆万里内的周山地界,元气自行从空中、地下冲出,化为道道莲花染遍大地。

知道这是因为先天神魔的权柄在与天道连接,而导致的无可避免的景象。

玄易只能选择默默用修为遮掩元气波动,不让它扩散,同时在方圆万里内布置幻境。

他这是按照原计划,准备先在这里修炼一段时间。

不过这还不着急,玄易首先抬头看向北方。

一根灰蒙蒙的天柱矗立,将北方完全遮挡,散发着无可比拟的存在感。

直视着它,就感到一股顶天立地的精神意念从自身脊柱上升起,令人不禁挺直了胸膛。

噫吁嚱,开天之脊梁,撑天之天柱!

玄易在空中静静感悟了很长一段时间,身体略微一弯,向前鞠躬。

非为盘古,只是为自己能够享受到盘古之遗泽!

他又看向其他方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无穷无尽的浩瀚感。

洪荒大地天圆地方,周围是无尽的四海,所以大地之上,以玄易的良好目力,自然望见了不知多远处的山川之势。

而且稍微转移目光集中点,就有更远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例如南方十万火山的浓烈红色,东方向那远比其他两个方向都要浓烈的生机。

而天上的星辰更是不同,太阳星之光穿过罡风层,洒向洪荒大地,而更高的星空,太古星辰的光辉也在其中,只不过太阳星光太盛,所以不细看,才看不到而已。

星辰并不多,因为星辰主要集中在北方。

除了中央之天,北方天最高,除了太阳星、太阴星,星辰集中在北方天孕育。

这也是当初天皇定下四极的标准,因为当时的天后天元道母,就诞生在群星中央。

仰头看去,周山的高度更是望不到,向着周山向上望,只觉目光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模糊。

仔细感知,那里像是有重重叠叠的世界一般。

玄易知道,这不是幻觉,传承中就有提到,周山高处,最暴烈的罡风层中,的确有重重叠叠的世界诞生。

然后这些比洪荒等级低的世界,在相互的碰撞中,能够顺利成长的,就化作洪荒的附属世界挂靠在周山上,成为碎片的,就不断融入周山,让周山越来越坚固。

玄易摇摇头,也不知道,周山究竟是为何变成不周的。

但这些事还太远。

玄易这才低头看向自己划的这片地,地势如何。

先天神魔出世之地,天然就属于先天神魔的领地。

只不过这片地的大小,就要看先天神魔本身了。

玄易并不想太高调,所以只是顺着刚刚遮掩元气波动的范围,向周围再扩大了一圈。

但即使如此,这片领地相比较传承中的景象而言,并不算大,至少玄易一步跨出,就能走到边界上。

这里属于周山山域之南,所以地势以山为主。

五座山脉刚好把中间的高地围起来,分布均匀,在刻意之下,边境刚好将五座山脉包裹完整。

玄易修为渗透,将领地中的一切都囊括。

他这是要先将领地状况搞清楚,以方便营宫造殿。

高地略低于五座山峰,在玄易的感知里,这里应该是他将谷地化作虚空秘境,致使这里的空间自动弥合,形成的高地。

有着秘境里先天万象树传出的灵机感应,很快找着了虚空秘境的渺小空间通道。

正是因为如此,虚空秘境才迟迟难以完全,有被察觉之危。

虚空秘境因为是后天转化而来,所以必不可免的在洪荒之中留下固定的通道。

即使出世前,玄易仔细祭炼,将空间通道掩藏地很好,但他始终是在秘境内部,难以完全。

不过现在,玄易既然已经出世,就自然能将这个缺点弥补。

现在他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将这个通道遮掩,因为这里属于自家老巢,只要不出事,还是很安全的。

但是考虑了一下,玄易还是选了第二个方法。

那就是花时间仔细将这里祭炼,将这里的空间通道解除与周围空间的连接性,将其与一个不大的整体物质的空间相结合,时刻带在自己身边。

这样,就相当于将空间通道转化为空间门,自然要灵活的多。

怀揣着这样的目的,玄易开始主动细细探索自己领地。

一边调理着这里的灵机运转,让其生机更为浓郁,一边察看着,地下有没有蕴藏什么元气丰富的好材料。

就眼前的洪荒来说,即使是玄易圈起来的这点地盘,还是生机最为丰富的周山山域,虽然是外围,但也离玄易心中想象的古树参天,森林茂密差的很远。

大树是有的,基本上都很高,资质也是先天生灵中偏上的级别,但是五座山脉,玄易看下来,也就不到一百颗,占据各个山头。

至于什么矮小植株的花花草草,除了刚刚因为出世,元气化作的地涌金莲,什么都没有。

因为无论是花,还是草,相比于树都更为娇贵,对于元气变化的要求更高,而且长在这里的树,也无法使它们能够在这里孕育。

就像如此,这才一会儿,地上的地涌金莲也快散去一半,重新归于元气了。

玄易知道这是为什么,说到底,还是因为洪荒元气虽然浓郁,但是生机都还太浅薄了。

先天生灵虽然从元气孕育而出,即使死了也重新化作元气,但是元气凝聚孕育时,是需要生机的参与。

这种孕育开始,生机就会自动开始在孕育的元气团中凝聚,而且生机的多寡,也决定了其出世后,灵性的高低。

身躯成型后,先天生灵出世,开始本能吸收元气,使自己继续成长,但灵性就只能在漫长的时光中自己积累,直至身躯与灵性一并成长到意志觉醒,也即元灵圆满的地步。

然后先天生灵才可以说是真正完成,可以去追逐自己的命运了。

而山上的这些树,他看下来,绝对可以肯定,生长时间连他元灵觉醒的时间都没有。

因为先天神魔孕育时,在元灵觉醒前,孕育之地附近的生机灵性几乎都会巧妙地被先天神魔吸收。

先天生灵根本无法在此期间孕育。

树躯虽然在刚才的盛宴中难得吸收了一大波相契合的元气,但灵性成长跟不上,刚刚吸收的元气又在缓缓流逝,但即使如此,这些家伙,也能得到很大的成长。

接下来,玄易就开始了自己的造化道途第一步,种树、种花。

造化,创造演化,要想在这方面更进一步,自然不能静悟,要去实践,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好的改变。

这也是玄易在决定出世以后,根据造化之道的特点,才认真考虑的道途。

道途,即为载道之途。

在很多大道的修行中,静悟或许有用,但更可能需要先天神魔去实践。

简单的就如白帝罗睺除了修行金行之道,也修行杀戮之道。

正是如此,当初罗睺才会陨落,就因为杀伐太甚。

所以,现在玄易需要时间炼化空间通道,不过顺便把自家领地布置好,怎么也不为过。

还可以初步践行造化之道,并顺便结合洪荒环境下的元气变化,完善神通。

此乃一举多得的事情。

作者努力码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