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出院
曲直见林露若有所思,机械地喝着鱼汤,问林露:“你怎么愣神了?想什么呢?”
曲直的关怀把林露拉回了现实,她意识到自己刚刚神游天外有些惭然:“没什么,想起一个人。”
第二天,在林露的坚持下,曲直给林露办了出院手续,把她送回家。
林露又回到了自己的蜗居,感觉恍如隔世。
这个房子是林露在儿子三岁时买的校区房。
从儿子一岁以后,曲直陆陆续续送给林露很多美国原版幼儿读物,她翻译了其中她认为最好的几本,没想到还很畅销,这个房子就是用版税付首付买的。住了好多年大房子,林露也没觉得自己的蜗居小,反倒觉得很踏实。
记得当年买这个房子的时候,林露还跟陈秋雨开玩笑说:“如果哪一天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就不要你了,这儿,就是我的窝。”陈秋雨斩钉截铁地说:“不会!”林露当时也觉得不会,可是没想到真就被她这张乌鸦嘴说中了,是该后悔当初说了那样的话还是该庆幸自己先知先觉地买了这个小窝?
这个一室一厅的公寓,买完之后简单装修了一下就出租给了附近上班的白领,正好用租金还贷。房子小一直没来住过,只是在这挂了户口,为一林上学报名做准备。
两年前还完房贷了,面临中考,一林放学晚需要住得更近些才方便,林露就把房子收回来重新装修了一下。置办了一些家私。卧室是一套金丝檀木家具:床、床头柜、衣柜、一套桌椅,够用就好。厅很大,兼顾了书房和客厅的功能。林露按照尺寸买了一套中间是多宝格的整面墙的书柜。前面是一张金丝檀木的大书桌和一把将军椅,这是林露最喜欢的布置。一林学习,她坐在书桌对面看书陪伴,很幸福的一段日子。对面是一组带贵妃榻的沙发,和一个云石台面的茶几,茶几本身自带茶台。边读书边品茶对于林露来说就是最大的享受。
书柜里除了一林的一些书就是林露的藏书。多宝阁上还摆放了许多小物件,是林露这么多年收藏的。有一林小时候玩的几千块的拼装坦克、飞机、潜艇,有在威海旅游时淘来的鲁班锁艺人——赛连序老人手工制做的各式鲁班锁,有在五大连池旅游时带回来的火山石,有绥棱出产的黑陶……
多宝阁中间是一个大大的手工贝壳,大贝壳是由好几百个小贝壳粘合而成的。一林小时候一到海边玩就特别喜欢捡贝壳:大连的、威海的、三亚的、香港的……陆续收藏了很多贝壳。林露就想了一个主意,和儿子一起把几百个小贝壳粘成了一个超大的贝壳。
还有两瓶水。那是他们一家一起去江浙一带旅游时一林坚持要带回来的,一瓶是在龙井村的龙井里舀上来的水,还有一瓶是虎跑泉水。
做这样的布置,林露是想让儿子在紧张的学习间隙回味一下从前旅行的美好记忆。
此刻,当林露重新拿起这两瓶经过十多年沉淀的水,尽管已经蒸发了一点,却依然保持着清澈,林露不禁感叹:人为什么不能清澈似水?
林露可以挥刀斩情愫,不爱那个伤她的人,但是却无法不怀恋相依相伴十几年的时光。
正当伤感之即,门铃响起。
林露见是曲直,开门让她进来。
曲直看见林露正在收拾博古架上的东西,放下心来。伤感期的人只要能让自己忙碌起来就会慢慢走出来。
林露边将一块珊瑚装进纸箱,边对曲直说:“等我一会儿,马上就收拾好。”
曲直问:“用不用我帮你?”
林露想,曲直帮她能收拾的更快一点,便道:“有些东西不要了,你来帮我装箱吧。”边说边将一块心形的石头递给走到她跟前的曲直。
曲直把石头拿在手里看,一块很圆润的石头,上面有着天然的红色纹理。“这么好看的石头怎么不要了?”
林露觉得她和陈秋雨的婚姻似乎冥冥中已经注定。“这是我和陈秋雨蜜月旅行时在杭州的九溪十八涧捡来的,你看像不像一颗流血的心?”
被林露一说,曲直真觉得自己的手上好像跳动着一颗流血的心脏。她赶紧把破裂的心放到箱子里,并且安慰林露:“从现在开始,你的人生可以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说得轻巧,我这个年龄,半生已过,到头来什么都没有了。”林露伤感地说。
“别说什么半生,听着怪吓人的。”曲直白了林露一眼。
“本来就是,说半生还是乐观的,我都38岁了,能活过七十六岁那才叫半生。时至今日,我一直碌碌无为,记忆中也没做过什么积累功德的事情,恐怕是不会得到老天的庇佑、恩赐我长寿百命,如果我只能活到六十多岁,那都已经过了大半生了。”林露给曲直讲起了数学运算。
曲直从来没这样想过,仔细一想林露的话,说得的确很有道理。年近四十,可不就是半生已过。曲直也不禁伤感起来。但是,片刻的伤感之后她惊觉:不能被林露牵着鼻子走,差点被她带沟里,顺着她的思维哀伤了。上学时她可是辩论的高手,说话得谨慎。
“那我们不要把一生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只当已经过去的时光是你的前世,未来的日子我们只当生命重新来过一次,有着前生的演练,你的今生一定更加美好!”
这不仅仅是曲直劝慰林露的话,更是她的心声。
“不愧是老师,就你这张嘴,死人都能说成活人,真会开导人。”
曲直看到林露笑了,在心里问自己:林露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林露置身于事外,冷静地看自己的前半生,觉得自己活得有点憋屈。
“从小我妈妈就教导我要安分守己,我墨守成规甚至谨小慎微地过日子也没躲过被出轨的命运。”
林露又把一块火山石递给曲直,曲直把火山石放到了纸箱里,也因此来了灵感有了劝慰林露的说辞:“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梅开二度的机会马上就会来的!”
尽管曲直的话换来的是林露的白眼,但是曲直知道,林露算是活过来了。
曲直把一个木雕和一个黑陶花瓶装进纸箱里后,林露说:“就这些了,封箱吧,一会儿你走时帮我把箱子带出去扔掉吧!”
曲直又看了看箱子说:“好。”她知道这些小物件曾经记录了多少美好的回忆,现在就会带给林露多少心痛的烙印。
曲直知道林露心里的坎儿不会说过去就过去,得让她有事情做分散些精力,便道:“明天你有没有事,没事的话,帮我跑趟蹆儿,去趟护养院看看老妈、陪陪她。我周一有堂公开课要讲,还得再准备准备没时间去。”
林露心怀愧疚,曲直的母亲中风以后一直在海员总医院的护养院康复治疗,她每周都要去看看老人家,这次一定是因为照顾自己把时间挤没了。
“我现在是个大闲人,什么事都没有。行,那我一会儿去趟超市,买点吃的,再做点酸奶和蛋糕给曲妈带着。”
曲直说:“那咱俩一起去超市,东西我来买,你负责做就好。”
林露说:“随你。”林露和曲直两人相处从来都没有世俗的客套。
两人出门时,林露自己搬着纸箱扔到了单元门前的垃圾箱里。
高岗区是本市的教育、文化、经济中心。本省的重点大学都在这个区,包括全国排名前十的江滨工业大学。
林露把房子选在这个小区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她家出小区后穿过两条街就是“工大”,林露的心底自始至终都有着深深的校园情节,校园那种环境氛围是林露从心底里喜欢的。
“时间过得真快,这个校园可是一林小时的乐园呢!”林露对曲直感慨。
“是呀,我记得一林小的时候你常常带他到冰场滑冰。”曲直附和道。
“对,一林小时特别喜欢在工大校园里玩,尤其是以前图书馆前面那两条长长的扶手,都被孩子们当成了滑梯。初中以后一林更是自己到足球场上跟大学生一起踢足球。”
刚刚下过一场雨,给静谧的校园吹来缕缕清凉的风。蓝天白云之下,步行街两边的垂柳吹拂,三三两两的学子走在林荫道上,朝气蓬勃。
林露对曲直感慨:“多么让人羡慕的年纪啊!”
曲直说:“可不是嘛!青春无价呀!”
这所学校有近百年的历史。几幢主楼是俄式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图书馆和近些年建起的办公楼、宿舍是现代建筑风格。现代建筑与俄式古典建筑的完美结合一点也不显得突兀。
尽管改建后的图书馆很新潮、气派。林露看着图书馆的样子,还是怀念起有着长长的楼梯、铁管扶手的旧馆,那上面承载着儿子的童年啊!
看着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学子们走过身边,林露问曲直:“你说一林会不会不适应新环境?”
曲直知道林露这是想念儿子了,宽慰道:“不会,年轻人适应能力强。我们读书时,打电话很贵又不方便,多半是写信联络,不是也过来了。”
林露想想也是,“是呀,现在有电邮、QQ、MSN、微信,比我们上学那时方便多了!”
上大学时,林露与家人和初中同学联络都是通信,一周以上才能收到信件,一去一回就是大半个月,有时甚至一个月才能收到回信。那时,距离拉长了思念,收信、读信是她最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