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绿釉陶孔雀灯

  • 我有一座文物馆
  • 萝卜哈哈
  • 2091字
  • 2019-07-19 22:01:14

虽然文物馆内,目前的藏品不过十件,但是进来的人对这里都是满满的好评,所以这一天下来,文皓收获的好评度,再次突破了记录。

下午五点,文物馆准时闭馆。

作为馆长,文皓照例是留在馆内一些时间,今天同样是如此。

点击意识中的系统属性面板:

【好评积分:125789】

【单日客流量:332人】

【历史客流量:630人】

【任务:好的文物馆需要有大量的客流量】

【完成状态:630人】

【完成一星级任务,可领取奖励】

点击领取后,陶器馆内便迸发出一道白光,而坐在陶器馆外的文皓便感觉到身后的一丝凉意,进去之后,陶器馆内已然多出了一件藏品,来自东汉时期的一件绿釉陶器。

“绿釉陶孔雀灯!”

文皓的意识中浮现出系统对这件文物的详细介绍。

这件绿釉陶孔雀灯,通高有89厘米,重达10.395千克,肉眼观之,体型高大,结构复杂,通体施满翠绿色釉,胎质为红色。自下而上,灯台共分为三层,第一层底座成圆台喇叭形,上托一折唇平沿大灯碗,碗沿上有对称的四个小孔,每只小孔各插一支灯盏,灯盏外侧附柿蒂形花;

第二层的底座上大下小,类似器罐形状,其上有灯碗口,略小于一层,其余与第一层无异;

第三层底座形似钟摆,其上塑造一只昂首开屏的绿色孔雀,孔雀背上附着一盏灯。

因为整件灯具上共计有几个灯碗,每只灯碗可以同时点燃火种,所以火苗燃起的同时整件灯盏异常惊艳,所以又称之为“九连灯”。

古代人类掌握火种之后,灯具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发明,最早的灯具,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陶豆,在历经上千年的演变,油灯便成为了传统和最基本的生活用具,因此在几百年间,灯具的形制也基本维持在商周时期的陶豆。

直至汉代,在基本使用动物油脂来引火之外,灯具的形制也得到了升华,从单一的豆形灯盏发展成同时装多枚灯盏的多枝灯,一件完整的灯具可以有三到十三枝灯盏不等,眼前这件绿釉陶孔雀灯便是最好的证明,并且也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说话间,文皓的眼前一道光倾泻,随之便看到眼前的九连灯被点燃。

因为灯盘分层错落安置,并且灯具体高接近一米,所以在点燃之后其上的火苗交相辉映,可谓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尽显贵族豪华气。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等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多枝灯再次得到了发展,甚至出现了多达百盏灯的百枝灯、百二十枝灯,不过这些豪华贵重的多枝灯具,主要也都是集中在皇室贵族使用,身为平民,灯具依然是以豆形灯为主。

系统给出的福利不过片刻,书中描绘出来的火树银花仅仅维持了不到三十秒就结束,再回过神来,九连灯只是静静地放置在展厅里,肉眼360度环绕,虽然过了千年,但这件灯盏依然色泽亮丽,制作精良,将昔日的时代风采尽显在上,可谓是精品中又极具价值的臻品。哪怕是跟现在高科技灯具相比,这件绿釉陶孔雀灯的造型也呈现出不可媲及的大方气派,将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表现得如此生动和灵巧。

倘若现在的住所里能够抱来这样一盏灯…

文皓的小心思又不由自主地萌生了出来,只是文物毕竟是文物,陈列在这里免费开放给游客参观,才是它价值的体现。所以刚刚占为己有的思想,实在是有些小人之心了。

文皓笑了笑,想不到自己竟然也高尚了一回。

欣赏完了这件文物,现在再看看自己系统商店。

这次客流量的任务完成了,但是完成度仅仅是达到了一星级别的难度,所以二星级别与三星级别的任务难度相对应的奖励,就转变成了相应的文物进入了系统商店,这是需要靠好评度积分来兑换的。

二星级别难度的奖励对应彩绘伎乐陶俑,好评度积分价值15万。

三星级别难度的奖励对应蛋壳黑陶高柄杯,好评度积分价值28万。

所以眼下,这文皓看起来还蛮富有的积分储备说到底还是只能兑换一下目前系统商店里的三彩狮子,不过拿到这件文物,至少也需要八万八的积分。

于是乎,文皓也不吝啬这些积分了,直接点击兑换。

很快陶器馆内便又从精致的天花板上泻下一道白光,随之三彩狮子便出现了展台上。

说起三彩,自然就会想到唐三彩。

但是在唐三彩中,马跟骆驼之类的动物陶具非常之多,而狮子类动物就特别稀少。而眼前的狮子造型优美,俯首啃蹄,栩栩如生,俏皮活泼,颇有当今玩具摆件造型的生动,可以惹人喜爱。

其实这类三彩狮子之前古玩店里也是有的,但因为是仿品,所以售出去,价格也只是跟玩具差不多。倘若眼前这件三彩狮子并非是系统提供的,文皓估计也同样会认为这是一件玩具。

制作时间早,艺术水平高,这是文皓,也是系统对这件文物的评价。也许因为先前有九连灯作为铺垫,以至于这三彩狮子的出现已经达不到那种让人惊艳的程度。

但不管怎么说,也是文皓花了八万八积分换来的,价值也是有的。

说不定以后来文物馆参观的游客,会有喜欢这件文物的。

从文物馆出来,回郊区的路上,文皓顺便找了家快餐店将今天的晚饭解决。

殊不知在自己身后有两位中年大叔,在讨论道:

“嘿!你今天去那个文物馆了吗?”

“哪家文物馆?”

“就是翠微河畔的那家啊,好像是最近新开放的。”

“就是那家文物馆啊!前几天那里搞活动,参观文物馆就送米和油的时候就去了。”

“感觉怎么样?”

“里面的东西是好东西,但就是藏品的数量太少了,我在里面看得性质刚刚起来,结果就没了。”

“告诉你件事儿…”

其中一个中年人贼眉鼠眼地环顾了下四周,见没人的注意力在他们身上后,那人便凑到另一个人的耳边,悄悄说道:“最近恭老先生家里收藏的文物被什么人给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