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父母?

  • 执手行
  • 飞飞娥
  • 2359字
  • 2019-08-08 20:02:35

刚才听到“药丸”“神医”之时,玥忻便觉得场面十分熟悉,等老者确认那位神医姓氏后,只觉心脏几乎停止跳动。

老者所说,与她那日梦中所遇简直如出一辙。如若梦里的一家三口,正是当年的爹娘和自己,那便证明他们曾沦落于此,只要顺着这条线索追寻下去,没准能够找到爹娘的遗骨。

虽然老者所说姓氏不合,不过想想当年爹娘四处逃亡,隐姓埋名也有可能。

想到此处,玥忻几乎认定,那人就是当年的生父沈昀,那名女子也便是生母王珺瑶。回忆起梦中凄惨的场景,泪水不禁瞬间滑落。

几人不知玥忻为何突然落泪,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青鸢上前扶住玥忻肩头,轻轻晃了两下,紧张道:

“忻姐姐,发生什么了?你怎么哭了?”

玥忻半晌回过神来,顿觉自己有些失态,忙抹去脸上泪水。静下心来想想,以上皆是梦中发生,是否属实,还需前去查探才知。于是又看向老者继续问道:

“老人家,您可知那位青年曾住何处?”

“老朽不知,姑娘可去衙门打听,也可询问各地族长,既然能与老朽相随前去打猎,想是就在佥州城附近。”

此事压在心中数年之久,如今终于有些眉目,玥忻不仅心急如焚。替老妇开好药方后,叮嘱老者几句,便拉起青鸢离开这里。

由于此事不能公开去问,只好绕过衙门,直接去找各地族长。

两人先去寻到村里的族长,询问无果后,又接连去了相邻几个村落,最终在一个叫作“石沟子”的小村里,打听到了一些音讯。

当地族长年有五十多岁,之所以记得此桩陈年旧事,是因为那个叫杨宗昌的青年,曾从他那里借过几次银子。族长看他老实憨厚,外加家境确实凄惨,便几次借钱给他。谁知等他妻子死后,过了一段时间,这人也不见了踪影。

族长暗恨自己识错了人,没想到那人竟然如此不讲信用。哪知半年之后,有一日早晨出门,看到院门上挂着一个包袱,里面除所还银两外,还有一封书信。

族长看到信里内容后,才知是那青年所还。至于他人去了哪里,他也无从知晓,只记得他人临走时,还带着一个刚满周年的婴孩。

玥忻忙问此事发生的年月,族长让她们稍等,进屋翻了半天,最终拿着一个账本出来,翻到某处后递递过来。

账本想是年月已久,墨迹有些模糊,外加族长字迹并不规整,玥忻看了许久,才认出以上记载是丰德三十年之事。

丰德三十年?不对啊!依此时间,沈家当年还未出事,父母更不会流落在外,那此人便不可能是当年的父亲。

于是她再三向族长确认,账本时间是否正确。得到族长万分肯定后,玥忻的心顿时又凉下来。

此梦做的当真是怪。

梦里情景确实曾在现实发生,却与她无所干系,若是老天有眼,真想问问苍天,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何人托梦与她?

族长见这位姑娘来时匆忙急切,现在又露出迷惘之色,考虑再三又问道:

“我见姑娘适才如此匆忙,与那杨宗昌可有什么关系?”

玥忻回过神来回到:

“哦,他许是我的一位远方亲戚,因多年杳无音信,家中急寻已久,方才,才会如此急切。”

“如此,老夫这里还有一个物件儿,是杨宗昌当时抵押之物。既然他已还清所欠银两,此物在老夫这里也无所用处,待老夫拿与姑娘。”

接着,族长又进屋拿出一个紫木小盒,随即交到玥忻手上。

玥忻打开一看,见是一对儿羊脂玉佩,质地属性皆是上乘,玉佩成双,想是杨宗昌与那女子的定情信物。

有如此上乘的玉佩,可见那两人也许是贵族人家,不知因何事沦落至此。回想梦里情景,那女子身染重病,杨宗昌居然没把玉佩直接卖去换钱,是否也有其苦衷。

不怪她初闻此事时,认作是自己一家三口,除年份不对外,其他情景实在是过于吻合。

按二哥之前的说法,这或许便是一种缘分,不管这人是谁,身上发生了什么,若日后有机会,她定会慢慢解开疑团,就当是对此梦的一个交代吧。

收好玉佩,见已无他事,玥忻便拜别族长,同青鸢一起回去。

临行前告诉族长,说自己是位大夫,若村中有贫苦百姓看不起病,尽管到邻村前去寻她,她定会有求必应。

回程路上,天色已变得全黑。

青鸢跟着她跑了半日,始终蒙在鼓里,此刻小路上只有她们两人,于是问道:

“忻姐姐,那个杨宗昌是你什么人?你刚开始为何流泪?”

玥忻想了想道:

“你可还记得,曾经路过京城时找过一个人?那次和刚才一样,找的是同一个人,便是我的姑父。至于为何流泪,现在不方便告诉你,只能说,他对我很重要,很重要。”

“本以为这个杨宗昌与我姑父有关,没曾想却是空欢喜一场。”

青鸢歪头看向她:

“既然如此,不如把此事告诉我师兄,他在江湖上人多路广,总比你这样胡乱去懵,要省事的多。你上次在京城要找的那位霍先生,师兄不就帮你找到了。”

玥忻摇摇头:

“既然不告诉青墨哥,自然有我的道理。青鸢,此事我也只告诉你一人,外人面前切莫提起。”

虽然还是十分不解,不过既然她这样说,肯定是有何难处,于是青鸢答应了一声。

刚走到村外,模糊间看到前方路边,有两个黑影,正在原地走来走去。

走到近前,才发现是乐福和小芸二人,想是许久不见玥忻回来,心急之下来到村外等着。

看到两人平安归来,乐福松了口气道:

“我就说嘛,有青鸢姑娘武艺如此高强,有她跟着,小姐定不会出事,你偏不信,你瞧,这不是回来了。”

小芸在旁气到:

“就你心大,每日除了惦记自己手里那点活计,什么心都不操。”

玥忻不顾两人的拌嘴,先上去帮小芸看了看病情,除了身体虚弱外,基本已经痊愈。

然后才嗔怪道:

“生病了就好生在家休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是再病倒了,就把你送回扬州。”

哪知小芸和她待久了,已不是十分怕她,笑着应了一声,保证以后不会再犯。

接着玥忻又看向乐福,他倒是十分机灵,马上认错,保证以后好好看住小芸,不让她四处乱跑。

几人边说着话边向回走去。

夜里,玥忻拿出那对玉佩,对着昏黄的灯光仔细查看起来。

玉佩做的十分精巧,分前后两半,各有一只雎鸠,。她对玉佩并无什么研究,却也看出雕工之精细。

前后贴合之处,各有扣环,轻轻一转,旋即分离。本以为能找出什么线索,却毫无头绪,不过能拥有如此玉佩之人,肯定不是凡夫俗子。

无奈之下,只好把玉佩重新收好,想着等某日遇到懂玉之人,再前去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