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锅「番签撒米」馊了 ( )

週日上午,金城教會裡傳出溫馨好聽的閩南語詩歌—「耶和華的祝福滿滿」

「田中的白鷺鷥,無欠缺甚麼;山頂的百合花,春天現香味。總是全能的上帝,每日賞賜真福氣;使地上發芽結實,顯出疼愛的根據。耶和華祝福滿滿,親像海邊土沙,恩典慈愛直到萬世代。我要舉手敬拜祂,出歡喜的歌聲,讚美稱頌祂名永不息。」

講臺上葉知秋傳道講道:「各位親愛的弟兄姐妹、各位親愛的福音朋友,平安,感謝主!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信息是:『愛』。『愛』這個命題,是最難詮釋的。人世間的愛,約定俗成被分成好幾種不同的類型。有血緣關係的,稱為親情。沒有血緣關係的,有師生情誼、同窗情誼、同事情誼、袍襗弟兄的革命情感、愛情、友情……,還有因為婚姻帶出來的姻親情誼……等等。我們生活在上述這些情與愛交織而成的大網絡裡,相信誰都不難想像,其中的關係有多麼複雜?當人們面對這樣複雜的景況,『愛』,就顯出它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來了。約翰一書四章7節說:『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我們都知道『相愛容易相處難』,相處一發生問題,通常就會直接影響相愛的美質。」

「我們要與人彼此相愛,不是不可能,但也著實不容易。因為人的愛是有限的,是期待雙向互動的,換言之,是期望得到回報的,對於自己為誰誰誰付出,多半會期待對方有加倍的回饋、或者至少有等值回饋吧?人的愛有時也伴隨著條件,因著私心、或者計算著利益,……等等。沒錯,這就是人的愛。也許,我們會說:母愛,算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吧?應該是不求回報的吧?然而,是否世界上所有的母親,在神的大愛面前,都經得起檢視呢?真的完全不求回報?恐怕誰也不敢拍胸脯、掛保證吧?親愛的弟兄姐妹,前頭說的這許多,完全沒有要輕看誰,或者要藐視誰,挑釁誰的意思,我們只是在探討人的軟弱與愛的極限。往下,我們來看這一段經文—約翰一書四章8節告訴我們:『神就是愛』。神的愛是長闊高深,神的愛是沒有條件、不求回報的。神不會跟人嘔氣,神也不記恨人,神雖然恨惡罪,但神愛罪人。18節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我們的神有慈愛、有憐憫,祂知道我們的軟弱,不論我們做了甚麼錯事,犯了甚麼罪,我們來到神面前,一點也不用懼怕,只要真心悔改,神必要饒恕我們,並且繼續愛我們愛到底。所以,如果我們有能力愛人如己、與人彼此相愛,那麼,我們一定是從神那裡已經得著全然的愛了。」

「最後,我們一起來看,約翰一書四章19節:『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我們只有在被神的愛浸透的時候,才能夠活出愛的生活。這個愛的生活,就是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說的最大的恩賜—『愛的恩賜』。有了這個愛的恩賜,教我們更能遵守主的命令:『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二十二章39節)、『彼此相愛』(約翰福音十三章34節)。願主大大祝福在場的每一位弟兄姊妹與福音朋友,都能領受從神而來的愛,並且愛人如己,彼此相愛。阿們。」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主日崇拜結束,陳中華帶著萬菲和周慎行到教會二樓享用愛筵,他們三個人與陳牧師、潘傳道、葉傳道圍坐在同一桌。他們誰也說不上來,此刻的氣氛是老朋友久別重逢的喜樂?還是誰跟誰心有千千結,好不糾纏啊?

陳中華心中不住地為潘紅雲和萬菲禱告:「求主賜下平安,求主拆毀潘傳道與萬菲中間隔斷的牆,求主化解一切仇恨。榮耀頌讚都歸給愛我們的主。阿們。」

周慎行對知秋說:「知秋,好久不見。真高興見到妳現在過得這麼平安喜樂。妳剛才在講臺上講得真好,我很感動耶!」

陳中華和萬菲也都稱讚:「葉傳道講得好。」

葉知秋臉上帶著甜美的笑:「感謝主!謝謝大家鼓勵我。慎行學長,真高興我們又見面了,而且是在主日重逢。感謝主垂聽我的禱告。」

陳中華驚訝地問:「哇!葉傳道時常為妳跟妳慎行學長重逢禱告啊?」

葉知秋:「是啊!我時常為慎行學長禱告。總覺得我虧欠他許多呢!」

周慎行忙說:「妳哪有虧欠我?是我──是我對不起妳,知秋。」

葉知秋:「慎行學長別這麼說,一切都有主的美意。」

兩人相視而笑。

周慎行突然想起甚麼,轉頭跟萬菲說:「菲菲,沒騙妳吧?妳看!妳們倆長得多像啊?妳自己說。」

萬菲:「葉傳道比我年輕漂亮多了。」

葉知秋:「菲菲姐!妳才真漂亮,氣質又那麼好。乾媽真有福氣。」

陳中華怕潘紅雲與萬菲尷尬,立刻接上一句:「真的很像耶!跟別人介紹妳們倆是姐妹,人家一定相信。」

陳火種牧師跟潘紅雲傳道始終面帶微笑,沒有搭腔。

萬菲在金門遇見陳中華這兩個禮拜以來,在陳中華努力開導與勸說下,已經做好心理建設,她今天的情緒掌握得平和穩當,臉上維持著一抹淡淡的淺笑,雖不是很自然,但起碼的禮貌是做到了。再說,萬菲從十九歲信主之後,她原本扭曲的生命也像是在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剝掉心中的苦毒與怨恨,自憐與罪咎感,經過這三十幾年漫長的時間,倚靠著主的愛、聖經真理的教導與帶領,她已經原諒她的母親潘紅雲了。只是,她從沒有想到今生今世,還會再跟她見面,甚至還會坐在同一張餐桌上共進午餐。神真是奇妙策士!

陳中華一直在他們幾個人中間扮演潤滑劑:「感謝主!在主裡,我們成為一家人。真好,真好。」

萬菲對陳中華說:「等會兒,問問小周和知秋她們想上哪兒去走走?先載他們過去,然後你載我上月娘那個海邊碉堡去,我想最後再看看,能不能再收集一點甚麼資料。」

「沒問題的。我建議啊!我們四個人一塊兒上瓊林海邊去。海呀!最能讓人的心敞開,讓人忘掉煩惱,還能給人最浪漫的好心情,有沒有附議的呀?」陳中華就是靈巧,常會有很不一樣的創意思考。

萬菲、小周和知秋三個人異口同聲說:「好耶!」陳中華忒開心,豎起右手大拇指,興奮地說:「友情萬歲!我們看海去……。」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黃長貴載著月娘和婉青回瓊林夫家,從村子口就有幾個三姑六婆和半大不小的孩子們,隨著黃長貴的車後頭,一路上熙熙攘攘地跟到了月娘公婆家大門口。

月娘一下車,就有人朝她指指點點,村人三三兩兩集結,頭碰頭嘰嘰喳喳說些難聽話:

村人甲:「討客兄的歹查某,擱敢帶客兄轉來,真正是袂見肖喔!」

村人乙:「祖公、祖媽的面子攏總給伊捨了了啊啦!……」

村人丙:「連這個查某囝都不知是啥人的種咧?……」

村人甲:「可憐代喔!……」

村人丙:「失德喔!這款查某……」…………………

月娘的婆婆從裡屋出來,手上正端著一大盆花生正要出去曬。

「阿娘。」月娘用金門話對婆婆輕輕叫了一聲娘。

婆婆定睛一看:「唉喲!哪ㄟ這呢濟人圍在門腳口?」「喔—北婆仔,啊汝轉來作啥?」婆婆一副對月娘很不屑的樣子。

黃長貴對月娘的婆婆開口說話:「阿婆,您好。」

老婦人轉過臉:「汝是啥人?」

「我叫黃長貴,我是月娘和婉青的朋友,今天帶她們母女回來,是要跟您商量怎麼勸您兒子和月娘辦離婚、退戶口的事。」「月娘想帶婉青回臺灣住。」黃長貴清楚地表明來意。

老婦人很不友善地瞧了黃長貴一眼,轉身就往屋子裡走。黃長貴牽著婉青,陪月娘也走進屋裡。

老婦人急急將大門關上。

門口一群想看熱鬧的村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遲遲不肯散去。

約莫一個鐘頭後,月娘婆家大門打開來了,門口一些人好奇地朝門內探頭探腦,黃長貴牽著婉青,陪月娘走出來,穿過三、五個仍然流連在門口的村人,他們上了車,車子揚起一陣黃泥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