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三兄弟也是没日没夜干着机床,为人实在,技术也好,渐渐的也有了名气,活好呗。后来二叔家弟弟出生了,叫冰,跟我小三岁,奶奶经常带着我俩串门儿去。村里都是宗亲,奶奶和一个宗亲奶奶关系挺好,打我记事起,就经常去她家里玩,到了她家里,冰就囔囔着我要吃枣,那个宗亲便起身去另一个屋子里拿。也养成了我那冰弟弟的好吃的毛病吧。到后来奶奶跟她吵了一架,在我印象中奶奶特别慈祥,从不轻易说出伤人的话,但也绝不轻易认输。至于原因嘛,是因为我家活不是很多的时候,父亲在他家里干活,却不给工资。这也是后来我问奶奶,她说的。后来就再也没了来往。有时候,我们会去找老爷爷去,印象里的他总是躺在摇椅上,我们去了就从那中山装里掏出几块冰糖。老爷爷住的院子后来就给了三爷爷,与我老家(奶奶住的那个宅院)挨着胡同,那个胡同里是我家和二叔家(只是晚上去住)。后来老爷爷就没了,也不记得怎么就去世了,只记得那中山装里的冰糖,挺甜。
小时候的我从小体弱,又是头大的,所以比较偏爱。我家又是母系社会,奶奶当家,如同红楼梦,我扮演着贾宝玉的角色吧。为什么说我像贾宝玉呢,平常不太跟着爷们混,奶奶当家管钱,卧大权,我倍受宠爱。母系社会下的我优柔寡断,做事没主见,最重要的应该是听话吧,去集市从来不会说买这个要那个的,即使大人们主动去问,也会说不,可能骨子里也有些说不上的自卑吧,也不觉得家庭条件好。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奶奶独自管家,着实也知道她不容易,小时候的我也从来没听到奶奶提到过爷爷。或许,在奶奶心中也不想去提那些伤心事吧,可能也没有时间去想。在奶奶年轻的时候,即使爷爷早早的没了,也没有受到半点老奶奶他们的照看。生性好强的她也从来不说什么,只是拼命的干,照顾好这个家。父亲母亲也争气,这个家也是有条有理的。小时候对父亲也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家里生意一般都是我父亲母亲去打理,脾气也比较暴躁,我俩的关系也是比较僵的。有点说的远了些吧。
90年代末,国家开式提倡自己干,当时有个不是很远的宗亲,当时我家是和他一块办了个厂,进了些设备,说是工厂,工人也就20来个吧,貌似营业执照都没得。那时候我家有了摩托车,有天我爸偷偷的驼着我去,我也是第一次到那个所谓的厂,车间很大,设备轰隆轰隆的响,他领我到一个屋里,看到了花了好几千块,偷偷背着我奶奶买的一套音箱。稀罕的我不得了。那个大爷管我奶叫婶子,我爷爷又是老二,跟我爸同辈分的都挺尊敬我奶奶的,尊称二婶子。这也应该和我家庭条件有些关联吧。大爷后来买了我们村里第一辆车,是个吉普车,外面还是帆布的那种,我坐过好几次呢。后来,生意好了,分红可能有分歧,就分开了。村里也有很多人说,那个大爷大娘人性不好怎么样的,其实分开之后,我们两家的关系就没了来往了。邻居在他厂里干活,去要工资,也不给,还咬了人家一口。等等种种,这也是后来听村里的人说的,后来大爷一家生意做的大了,厂子搬到了镇上,从此便再也没有见过面。
慢慢的,我7岁了,跟我二姐和妹妹宁一块上学。说是学校,也就一个村里的小院子,是公家的,不大的教室里一半是我们同龄的,一半是到了学习年龄比我们大一岁的。我们就是跟班儿。也没什么幼儿园,教我们的是一个长的很漂亮的女老师,对象是卖鸡蛋的,有个儿子比我们大个3岁,叫玉龙经常来。或许我长的也小巧,比较清秀,总是像个哥哥似的跟我玩,貌似我长的还算帅。教室里的我多半是在睡觉中度过的,天方夜谭也听不进去,只记得总有同学借我的2B铅笔。铅笔是奶奶在县城批发街买的,奶奶姊妹4个,她是老三,老大跟奶奶差不多,也是守寡很多年,县城这个是老二,比较开明,也见过世面,跟奶奶关系最好。早些年,二姨婆一家在云南,爷爷是工人,后来生了个儿子就回来了,定居在县城,单位还分了楼房,条件自然也是好很多。童年的我总是盼着二姨婆来我家,总是拿一大包袱零食给我们。家里孩子多很多东西都是没见过的,所以二姨婆也是我们最思念的,每次来走的时候总会偷偷把给我们的压岁钱放在奶奶枕头下。
学校放假的时候,小班的我们总是不写作业,作业也确实成了我们假期的一个难题,也算是童年的一部分吧。没写完作业,就让我奶奶送我去开学,因为那样胆子会大一点,等到学校才知道,原来,我不是一个人。没多久,那个女老师就走了,我们也有了暂时的解放。我家因为和那个大爷分开后,或许也有点积蓄,找了几个亲戚借钱,其中,就有我那二姨婆,还有一个大姑,是大姨婆家的大女儿,因为我们市场每搁几天就会开市,她去给人家包饺子,骑自行车要提前3、4个钟头出发,可见钱来的不容易。当时就把存折给了我爸,说了句话:你用多少就取多少,生意成了就给我点利息,不成就慢慢还我本钱。就这样我家算是正儿八经的有了事业。三婶家庭条件好点,陪嫁了几千块,盖了间房子,再加上凑的钱,在院子南边盖了几间屋子,也算是有了一个车间。进的磨床设备就放在新屋子里,三婶陪嫁的那间是厨房,因为把李大娘的那处院子买来了,所以两处院子在一起还是蛮大的。车床就放在那边。
就这样,在村子里招了几个工人,开启了新的生活。21世纪初,那时候国家改革开放,似乎那个年代,做什么生意都是可以轻而易举挣到钱的。只要有货就可以卖掉。一切的开端看起来也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