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熏陶

  • 震宋
  • 嘟辣嘟
  • 2136字
  • 2019-05-02 07:53:02

到了下午时分,韩景云去了当铺,但连走了五家,那玉佩虽然是上好的羊脂白玉,但最高给价只有六两。

六两做猪头肉、香油之类的生意显然不够,但可以试一下先进的做生意方式,也没办法,韩景云只好在‘汇源当’当了玉佩。

韩景云不知道的是‘汇源当’是钱家的产业,再次回府后,因为职责的缘故,钱福立刻将此事告诉了谢氏,不过此时谢氏正陪着钱婉容在后花园散步,所以钱婉容。

“当了六两银子!”

听完钱福的话,谢氏和钱婉容母女互相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有些疑惑韩景云当银子要干什么。

“姑爷说要做什么了吗?”随即秦氏问道。

“会夫人,姑爷没说,只是到处乱转。”钱福趁机诉苦,也很是邀功。

不过此时谢氏和钱婉容的心思都在韩景云身上,所以两人都没有在意,随意摆了下手,谢氏说道:“你先退下吧!”

而钱福退下之后,谢氏叹了口气说道:“估计他是想行商,他总算是涨了些志气,也不知道他成不成,要是在行商上有才能,也可以分他些产业,你以后可以帮衬他一下……”

一个没有学识、没有经验的人去做生意!谢氏也掌管着钱家一些生意,清楚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因此对韩景云贸然去做生意并不看好。

而她现在己明白了钱婉容的心意,知道她以后不论韩景云是继续入赘还是重归韩氏,钱婉容都会跟着他。

对于钱婉容这个决定,从母亲的角度来讲,钱婉容以前多病多灾,但韩景云来了居然好了,为了钱婉容的安全,谢氏是愿意钱婉容继续呆在韩景云身边的。

而从家族名声的角度考虑,钱婉容继续跟在韩景云的身边,自然要好于钱婉容再嫁或活寡。

所以在内心深处,不论于公,还是于私,作为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名门贵妇,谢氏都是支持,甚至是赞赏钱婉容的决定的。

也因此才有让钱婉容去帮衬一说。归根结底还是认为韩景云不行。

至于产业什么的,北宋兴厚嫁,那是钱婉容的嫁妆。

母女连心,钱婉容又是个七窍玲珑的女子,一下子就明白了谢氏话里的意思——还是认为韩景云没有什么前途!

韩景云没前途钱婉容清楚的,因此对谢氏的话她并没在意,不过对于韩景云要行商一说,联想到韩景云中午对清漪的所为,钱婉容倒不敢苟同,她认为韩景云有可能是当了银子去胡作非为。

心里是微微的失望,而且即使韩景云要做什么生意,她也什么兴趣,因为此钱婉容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

其实谢氏对韩景云要做什么也不敢兴趣,给钱婉容的嫁妆足够两人富贵一辈子,这样说也只是开解钱婉容而已。见钱婉容兴趣索然,谢氏说道:“天有些凉了,咱们回屋吧!我去给你爹爹写信,看他怎么说。”

解不解赘,决定权在钱晔手里,但谢氏却可以写出对此事的看法。

……

韩景云推开柴门后,赫然发现柴房已经涣然一新:原来黑乎乎的墙壁不见了,表面被贴了一层硬白纸;屋子里也不空荡了,中堂左右分别排了两把椅子、一个黑漆描金茶几,中堂后壁还贴了一张燃藜求学图,左右一幅对联: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而中堂左右两边,却是两块屏风。

“待遇变好了……谁给弄得?难倒是那便宜媳妇给弄的!不错,会哭闹的孩子有奶吃?!”

心里想着,韩景云往东间一看,床也换了,换成了雕工精美的架子床,床头还有个书柜,上面装满了书。西壁与南壁则分别立了一个书橱,上面也全是书。

再进西屋,三排书架……西窗下却有一张案几,案几左角放着一张瑶琴,右角笔墨纸砚、镇尺之类的。

案几中间摆着两本书《三字经》《说文解字》

“这便宜媳妇要干什么!”……

韩景云有些无语,没想到上一世才从学校出来没几年,现在就有人要他重新回炉一回!

而对于读书,韩景云其实并不感冒,一是因为读书并不是升官的唯一途径;第二就是读了这么多年他也厌倦了;第三来自后世,他明白皓首穷经的读书,除了升官其实没什么用。

当然还有一条就是他再读这些经书,也不一定能干过其他考生——他们毕竟是常年沉淫此道。并且大宋开科取士每次录取的人极少,全国每次不过二百多人!

而他现在还要顾及生计!

“这便宜媳妇倒是一片苦心……只是这美人恩我要辜负了。”

韩景云暗暗一笑,正想离开,而就在这时,屋外环佩叮咚声响起,韩景云循声一看,窗外,暮色里,两个丫鬟正抬着一个红漆食盒款款而来,其中一个韩景云认识正是清漪,另一个也有印象,却不知叫什么名字。

……

“姑爷可还满意?”

进入房间,向韩景云行了个礼之后,清漪和碧涟行了个礼之后,一边打开了食盒,清漪便怯怯的说道:“姑爷,小姐说了,不读书不知礼,更不足以明志,所以小姐给姑爷送了些书来,如若有不识之字,可从《说文解字》里查找,也可对婢子和碧涟姐姐说,哦,对了,小姐让我问姑爷,偏旁部首查字法姑爷学了没有?”

《说文解字》在此时相当于字典,偏旁部首查字法为《说文解字》首创。

钱家族里有学堂,‘韩景云’与钱婉容婚后,钱晔也曾有培养‘韩景云’之心,让‘韩景云’去了学堂读书,但‘韩景云’实在太愚笨,族学又是以启蒙为主,都是七八岁的童子,他感觉格格不入,再加上童言无忌,讽刺他为赘子,他也受不了,于是便逐渐开始旷学,钱晔见此,深感失望,于是便听之任之。

这也是钱家上下鄙视‘韩景云’的内在原则——一个没有希望的人!

但今天钱婉容又感觉到了让韩景云的学习的必要,当然她也没想让韩景云去做学问,只希望韩景云能看些圣贤句子,受些熏陶,以去他身上的蛮夷鄙露之气。

说着清漪小小的脑瓜羞怯的一缩,心中抱怨钱婉容,为什么要让她们两个来交韩景云识字,自己来就不行吗。

同时对女子无才便是德有了更深刻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