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拜师学艺

皇帝此刻会出现在此地,定然也是与小皇孙李晟准备拜入周大家门下学画有关。

谢舒凡唇角微勾,看来皇帝是坐不住了,想亲眼来看看小皇孙是否真的要拜师学画。

花园里,被众人暗中关注的李晟鼓着一张包子脸,手中捧着拜师的束脩一脸严肃的站在周大家身边。

他站了已经有半天时间,哪怕因长时间捧着重物战力胳膊都有些微微发抖,他依旧一声不吭,专心看着周大家落笔作画。之前他与父亲约法三章,父亲会带他来见周大家,却不会出手给他什么帮助,能不能被周大家收入门下,全看他自己的能耐。

李晟自第一次见到周大家的画作就再也移不开视线,那是周大家的成名之作《百花争妍图》,画上百花在作者笔下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争相斗艳,整幅画却又透露出一种宁静祥和,那画里藏着整个世界。他从未想过一幅画就能让人有这种感觉,忍不住心生向往,自己也开始临摹起周大家的画作。

大皇子妃一向鼓励他喜欢什么就去做。李晟每日除了练剑做功课,也抽出时间来学习作画。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作画,他的功课做得又快又好,终于向自己的父亲争取来这样一个机会。

李晟来时,周大家刚刚调好墨准备落笔作画。李晟恭敬的拜见行礼并说明自己来意后,捧着束脩站在原地等周大家做决定。周大家瞥了一眼跟在他身后的李晖,淡淡的说了一句自己不收皇家之人便不再看他。李晟不想就这么放弃,干脆就在一边等着周大家作完画再想办法说服他。

这一等就等到了现在。

李晖双手负在身后后安静的站在周大家旁边,凝神看周大家作画。

眼看周大家落下最后一笔时,突然有学子因为之前研究新出的理科实验取得成就兴奋的闯进来大呼小叫,周大家受惊,落笔时力道大了,在落笔画柳枝时不小心留下重重一笔。这一笔将整幅画的意境破坏了,李晖面露惋惜,李晟却眼睛亮晶晶的,觉得这画还能再拯救一下。

周大家对他的来意心知肚明,之前嫌麻烦便故意冷落。没想到这个娇生惯养的皇家子弟竟然如此有毅力,现在都还站在一边等他。

周大家看出他眼里的跃跃欲试,忍不住生出几分兴味,将手中的笔递过去:“想试试?”

李晟丝毫都不怯场,爽快的点点头满脸都是兴奋:“嗯!”

他欲接过周大家递来的毛笔,却忘了手上的束脩。那束脩分量十足,李晟一只手差点拿不住掉在地上。眼看李晟愣了一下,周大家忍不住笑了一声,伸出修长的手接过那对孩子来说有些沉重的东西:“这个我先替你保管,你来试试。”

李晟一脸激动,这可是他崇拜的偶像,自然要好好表现。

甩了甩有些发酸的胳膊,李晟捏着毛笔踮起脚依然够不到画。周大家弯腰抱起他,李晟愣了一下,很快双颊浮起羞涩的笑意,唯一双眼睛依旧亮晶晶的。

他很快冷静下来,仔细观察这副水墨画后,提笔在那一处添了几笔,很快一只落在柳树上的飞鸟便出现在了画面上。他因之前托着东西几乎耗尽了臂力,下笔有些不稳,也没什么高深的意境,胜在有童趣。

周大家满意的点点头:“火候不够,下笔不稳,不过也算能够入眼。小子,跟着我可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李晟激动的点头:“我不怕吃苦!我也能吃苦!”

周大家满意的笑笑,转身对一边的李晖说:“你可以走了。”说完招呼也不打就抱着李晟走了。李晟给了李晖一个歉意的眼神,然后乖乖的缩进周大家怀里一脸满足。这可是他的偶像!真的跟做梦一样!这就是张姐姐说的幸福的感觉吧?

李晖摸了摸鼻子,目送他们离开后将画板上的画收起来。这可是他儿子第一次与周大家一起做的画,他要留作纪念。

远远看着这一切的皇帝忍不住皱起眉,没想到李晖竟然真的将自己的儿子留在弘文馆学习作画。

他绷起脸不悦的冷哼一声,双手背在身后缓缓走过去。那边将画纸塞进自己怀里的大皇子一转身就看到了微服出巡的皇帝。他面色一僵,带着几分被抓包的心虚走过去:“见过父……父亲。”

皇帝轻哼一声,算他还没愚钝到家。

他迈步走进花园,坐在一处亭子里,也不招呼李晖坐下,威严的说:“说说吧,好好的皇子皇孙不学治国策论,学什么作画?”

李晖笑笑:“父亲,人各有志。晟儿酷爱作画,于治国上没什么天分。晟儿平时很努力,功课都很认真,儿子便想如果作画能够让他快乐,我这做父亲的为何不能满足他这一个小小的愿望呢?”

皇帝面色微冷:“你这是在指责为父?”

李晖面色不变,说话声音依旧温吞舒缓:“父亲言重了。儿子只是前些日子忽有所感,不想做严父,也不想强迫晟儿做他不喜欢的事情。儿子只是希望晟儿能够一辈子开心快乐,做他想做的事情,而非是我这做父亲的想要他做的事情。”

大皇子这番话实在诛心,皇帝面色越发难看。

站在皇帝身后的满福心知不好,不住的给李晖使眼色让他不要再说,李晖微微一笑并不打算为了讨好自己父皇就改口。他确实就是这么想的,也已经答应了。如果仅仅为了讨父皇欢心就逼着晟儿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这做人父亲的自感面上无光。晟儿一向懂事,该学的东西从未落下。孩子如此努力,不过是小小心愿,他自然要帮他实现。

李浩然咳嗽一声将视线转向别的地方,这是两父子之间的事儿,他也不好插手。

眼看皇帝与大皇子之间的气氛十分僵硬,满福心里暗自着急却又不敢轻易插手天家的家务事。就在这时,突然有侍卫前来禀报说是直郡王世子与忠义郡王求见。

满福面色一喜,李浩然唇角微微上扬又很快恢复原样。皇帝抬头就看见不远处低头缩着肩膀的李浑,还有他身边面带微笑优雅出众的青年。

那就是忠义郡王?谢煜的儿子已经长这么大了。他想起当年弱冠之年的谢舒凡站在朝堂之上舌战百官的景象,面色稍缓:“让他们过来吧。”

李浑与谢舒凡走过去后下跪行礼却被皇帝止住了:“不必多礼,今日朕微服出巡,大家都自在些便好!”

李浑一脸苦色,这里数他辈分小,如何能自在的起来?早知道会撞上皇帝,他就不来这里围观晟儿拜师了!如今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谢舒凡依旧是那副处变不惊的微笑模样,行了晚辈礼节:“承平见过伯父大人!”

李浑也跟着行了晚辈礼,皇帝满意的点头让他们入座。

李浑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站在下面的李晖,一时不知自己该不该入座。谢舒凡斜睨了他一眼,示意他跟自己一起入座。

两人落座后,皇帝不想当着外人的面谈论这件事情,便将大皇子丢在一边,考校起了李浑的功课。

李浑面色发苦,明明这么多人在场,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他答得中规中矩,虽然不出彩却也算说的过去。

皇帝原本有些严肃的脸色渐渐放松:“不错,虽然稍显不足,不过浑儿你还年轻,尚有进步的余地,还要多加努力啊!”

李浑腰背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听到皇帝劝勉的话恭恭敬敬的应是。

皇帝将视线落到他身边的谢舒凡身上,颇有些感慨的说:“多日不见,承平你真是越发出色了,比我那几个不孝子要优秀的多!”

谢舒凡彬彬有礼的回复:“伯父过誉了。”

皇帝微微一笑颇有些怀念的说:“朕还记得,当年承平你一身世子朝服英姿勃发,立于朝堂之上,少年意气挥斥方遒,将那些满口经纶死守祖制的大臣们驳的是哑口无言,面对大臣的刁难临危不惧言之有物,一言既出满堂皆惊,真正是风华绝代!你这承平的字,还是朕亲自为你取的!”

谢舒凡笑着连说皇上谬赞了,皇帝含笑捋着胡须突然问他:“承平可愿入仕?”

谢舒凡扇动扇子的动作微微一顿:“小子只是个受祖荫的无知小辈,也自在惯了,当不得圣上看重!”

皇帝却已经下了决定:“承平莫要自谦,你若当不起,这世间谁人当得起?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眼看皇帝一锤定音,谢舒凡只能无奈的叩谢圣恩。

皇帝瞥了一眼依旧站在堂下的大皇子,他双眼微阖,似乎置身事外,什么都没听到。

“哼!既然决定学作画,最好不要半途而废!否则,朕绝不会放过他!”

大皇子微微一笑:“多谢父皇开恩,那孩儿便替儿臣那不成器的孩子谢过父皇恩典了!”

皇帝没了呆下去的兴致,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