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升级
- 恨水残生
- 卢溪桥
- 3550字
- 2018-12-09 15:18:50
“难得你不用PPT也能把业务讲得这么清楚,看得出平时是真的用心了解业务了,很不错。你刚才提到的核心层的招聘,有什么具体计划嘛?”徐其风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今天上午他和冯易水两人在办公室单独谈话的一个延续。
“服务器运营数量上来看,接下来几年,辉扬服务器的计量单位可能会从万到十万,甚至有机会突破百万;这个增幅所带来的运营压力,我预估通过内部人员的能力培养是很难跟得上的,招聘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服务器运营能力的高端人才,是解决方案的首选。”冯易水一咬牙,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能再具体一点嘛?”徐其风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完全满意。
“国内的四大互联网厂家,虽然服务器的具体数量都是保密的,但从业务的情况预估,国域和海文应该都达到了几十万的规模,从两家公司的运营指标来看,国域更胜一筹,我们可以从国域定向挖猎……”
“想法不错,但还是有些保守,我建议还可以再激进些!”徐其风圆乎乎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你是说,从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冯易水想了想,显然对徐其风的想法没有太大的把握。
“对!”徐其风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一下子安静不少。“如果说百万级的服务器运营对辉扬来说,是一个几年之内早晚要到来的时刻,那么我们不如一步到位,从美国最顶级的互联网公司猎取这方面的人才。”
“这个难度……”心直口快的茉莉嘀咕了一句,却只说了一半。
“是的,我没有否认它的难度。但正是因为有难度,才需要大家嘛。”徐其风转身对茉莉说,“你支持的网络技术团队也是,你们一下代网络规划的口号喊了几年了吧?现在只要有故障,还没查明原因,业务方、其它技术团队就都一股脑儿地把责任丢到网络技术团队的身上,这两年网络背的锅还少嘛?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才有能力自证清白?”
茉莉吐了一下舌头,不敢再言语了。
“这个方向,我和何峰以前的确没考虑过,会后我们再商量一下,看看这个方向的可行性,如果大家都认可,我会尽快推进这个领域的人才Mapping和招聘工作。”冯易水心里快速地盘算了一下,这里不但要跟何峰打好招呼,避免他有什么其它的想法,另一方面,真的招来的海外的资深专家,他们和何峰之间是什么关系?谁汇报给谁?再者说,海外招聘之前基础技术部很少涉及,在候选人资源上也是个大问题。
但是,从徐其风的表述上来看,这个方向不像是徐其风的突发奇想,可能是辉扬技术委员会在决策会上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这样,那可能是好事情,因为参会的何峰就会已经知道这个结论了……
正当冯易水胡思乱想的空当儿,茉莉打开电脑去讲她那部分的规划去了。冯易水趁机瞄了一眼手机。有一个未接电话,是王姐打来的,他正想等一下会议休息的时候回拔过去,又看到了王姐发来的信息,表示美金已收到了,数儿都对,同时说她知道冯易水忙,不用回电话了,并邀请冯易水有空来云城时,一起吃饭认识一下。冯易水因为这笔钱悬着的心这才完完全全放了下来,他想了想,还是回了王姐一个信息,客气地表示感谢,并表示有空一定当面感谢王姐。之后,他又给吴永新回了一信息,会尽快确定去云城的时间。
茉莉讲完她的规划之后,徐其风摇摇头,“你对人的了解,比对业务的了解要清楚,好像什么都讲了,也好像什么都没讲。茉莉啊,你要注意你表述的逻辑性和准确性,这不是我第一次这样说你了!”
茉莉嗯了一声,郁闷地回了座位。接下来几位同事,也都按部就班地谈了各自的规划。徐其风的点评也都集中在技术水平和人员能力两个方面。虽然冯易水把电脑忘在办公室了,却没想到“因祸得福”,他机灵地调整了结论部分,算是整场规划会最让徐其风满意的汇报了。
规划会结束的时候,徐其风宣布了几件事情:一是对这次规划会的整体效果并不满意,大家回去要再依据会议的内容重新整理一版规划,然后发邮件给他;二是校招项目,继续由冯易水负责,尽快拿出全盘的方案,其他人要全力支持冯易水;三是上半年,技术委员会的资深总监们去美国考察、学习,这个项目由公司商务部牵头,如果可能,尽可能在行程里穿插一些面试,看看能不能在美国的人才市场上打开局面。
在徐其风宣布校招项目负责人是冯易水的时候,茉莉抬头看了一眼徐其风,又回过头来瞪了一眼冯易水,她对这个决定是很意见的。从去年校招一结束,茉莉就表达了她之后想做这个项目的想法,一个月前她单独找徐其风聊过,虽然当时徐其风只是回复会考虑这个建议,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并没有满足她的期望,这让她有些失落。
茉莉在辉扬已有很多年了,即使在公司最低谷的时候,她对辉扬也是不离不弃,这一方面源于她对公司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源于她对公司发展的信心。茉莉把自己对公司的感情和信心,都转化为工作的动力,虽然她并非HR的专业出身,但她把能想到的办法都用到了工作上,积极地为很多同伴解决问题,也帮助组织一点点地进步。
近几年,随着艰难时刻的过去,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带着专业光环的职场人士加入公司,对这些人,茉莉还是有些防备,她打心眼里觉得这些人跟“收割丰收庄稼的蝗虫”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同时,她也有了不小的危机感和自卑感,在所谓的专业人士的面前,她有些抬不起头来,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她担心有一天自己会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因此在很多事情上,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想争取、表现,而不管那些项目是不是自己最善长的、是不是自己能做好的。
规划会结束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整个山庄在潺潺的水声之中,只有几点灯火,幽芳不已。徐其风和团队在山庄安排了晚餐,这里的菜虽然种类有限,但品质却是上乘,南北融合的风格很讨好每个人的口味,可惜的是冯易水实在没有心情跟大家一起吃饭,徐其风也知道上午的事情还远远没完,因此批准了他的假,独自和一群叽叽喳喳的女生添酒开宴去了。
冯易水驾车返回辉扬大厦,刚一进老城区,路就堵得不得了,导航上一片深红,这让冯易水更加焦躁起来。何峰打来电话,冯易水用车载蓝牙接了,两个人确认了一下晚上的碰面,何峰说他叫了湘菜的外卖,晚饭等冯易水到了一起解决。
冯易水挂断了电话,内心还是有些波澜:这个合作了两年的搭档太了解自己了。冯易水虽是北方人,但这些年好像自己的味蕾逐渐退化,养成了无辣不欢的刁钻口味,仿佛只有那种又麻又辣的感觉,才能唤起自己的食欲。
好不容易挪到了辉扬,已经快晚上八点了,辉扬大厦的停车位几乎还是停满了车,和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冯易水还在电梯里的时候,江楠打电话过来,冯易水有种预感不会是江楠再来询问房子的事情,果然,电话接通后,是小雅稚气的声音。
小雅现在已经是幼儿园中班了,每周除了固定的时间之外,偶尔也会打电话来找冯易水,有时遇到高兴的事儿要分享,有时跟妈妈生气求安慰,有时碰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各种情绪下的表现都有,给冯易水的生活平添了好多不一样的色彩。
出了电梯,冯易水找到一处安静的会议室,这才大声地跟女儿聊了起来。小雅打电话来,想要一个很多小女孩都有的毛绒兔子玩具,可是妈妈不同意,认为那些绒毛会影响小雅本来就不怎么利索的呼吸道,于是小雅只好向爸爸求救。
冯易水心里想着跟何峰的会议,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但他不好直接就拒绝小雅,只能好言相慰,说明为什么他支持妈妈的想法,同时也表示在小雅过生日的时候一定送她一个好玩的、不那么毛绒绒的玩具,小雅反复确认了生日是在哪个月、还有多少天之后,这才勉强挂了电话。
冯易水赶到何峰办公室的时候,菜都有些凉了,仍然原封不动地放在餐盒里。冯易水说了声抱歉,赶忙铺好了一次性的桌布,把餐盒拆好。
关于今天的事儿,冯易水内心在不断地盘算着,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两个人都有些饿了,不出十几分钟,外卖就被消灭得一干二净。冯易水把餐盒收拾好,又拿了杯水,侧对着何峰坐了下来。
“我下午仔细看了一下员工纪律制度……”何峰先打破了沉默,但冯易水马上摆摆手示意先等等。
“上次技术委员会的战略决策会,你参加了没有?“冯易水想先把规划会上的事情搞清楚,然后再谈人的事情。
何峰嗯了一声,“本来会后就想和你说一下,但是有几个关键的问题,我自己都没有想清楚。”
“说到美国招聘的事了嘛?”
“说了。你们下午的HR规划会,徐其风也跟你们讲了吧?”何峰说完,就把决策会上的情况跟冯易水简单同步了一下,原来这样的决策是跟整个公司的战略密切相关的,新业务的进展迅速,再加上原有业务向无线化转型的深化,都对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也让辉扬做出了加速国际化的决定。
国际化的第一步是人员的国际化,但这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具体招募哪些技术方向的人、招募多少人、招募到位之后工作地在哪里、与现有团队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决策会上都没有明确的规划。这一点冯易水并不陌生,自从来到了互联网公司之后,快速的变化就成为一种常态,而这种变化往往不会等万事俱备之后再推进,而是采用“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变来变去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