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测评

  • 恨水残生
  • 卢溪桥
  • 3290字
  • 2018-12-23 14:54:51

“羊肉宴”之后,冯易水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很多,他不知道倒底是什么原因,总之,就是觉得身上的那种看不到的戾气和愤怒好像一下子就被释放了出去。他能察觉得到的,就是他能更平和地看待很多事物,不会那么轻易地跳过所有的中间过程,直接跳到问题的结论上去了。

冯易水工作过的那家制造业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这几年一直跟冯易水有些互动,偶尔还会问他是否考虑再回去工作。冯易水打心眼里感激这份认可,他当时的确付出了不少努力来证明自己,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只不过是碍于相对保守的晋升体系,短期内看不到继续向上的期望这才离开,对于那家公司的文化和人,他都是非常认可的。

但现在,除了客气地婉拒对方的邀请,冯易水实在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向对方表明,他的职业生涯再也回不去了。不仅仅是那家制造业外企,很多猎头找到冯易水的时候,推荐的岗位先不管工作性质上是否能跟辉扬一样有发展空间,只是单单年薪这一项,还没有冯易水今年在辉扬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多。虽然钱不能说明一切,但它也不是什么都说明不了的。

最近一次沟通,冯易水得知那家制造业外企目前正在寻求薪酬体系的改革,据说目前的薪酬体系还是沿用十年前的策略,这些年来除了调薪、加了住房公积金之外,竟然没有任何变化。对方想邀请冯易水在劳动节休假回滨城的时候,能去做一个关于辉扬薪酬体系的分享。冯易水看到这样的邀请,觉得用文字已经没有办法说清楚了,于是只好打了电话过去,向对方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他不合适、也不能做这样的分享。毕竟像辉扬这样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有很严格的数据安全机制,没有经过审核、报备的对外分享都是不被允许的。同时,冯易水也真心不觉得辉扬的这一套薪酬体系,能够移植到那家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上。

电话临结束的时候,对方问是否有合适的外部咨询公司可以介绍,TRD的名字一下子就跳到冯易水的头脑当中来。冯易水答应帮对方联系一下,这才客气地挂了电话。

蔡秋媛在工作信息群里同步了一个消息,HR管理培训生的电话初试进行得很顺利,初步计划在五月中旬安排现场的面试,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她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为什么需要那么久?不就是招聘几个管理培训生嘛。”茉莉在群里发消息问道。

“这次公司授权给咱们基础技术线自己做HR的校招,我们会改变一下形式,按照易水的建议,我们电话面试之后,会邀约候选人至现场,采用测评中心的方式来筛选候选人。”蔡秋媛耐心地进行了解释。

采用测评中心的方法,是冯易水在上周就决定了的;此刻他才觉得自己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应该跟项目组的几位同事先打个招呼,或是说明一下。

“好的,正好趁这个机会学习一下新方法。”茉莉的回复文字之后,还附带了一个笑脸。这让冯易水感觉有些开心,他不知道茉莉的反应这么温和,跟上周和徐其风一起的那场饭局有没有关系。

冯易水正想再回复一下信息的时候,李千松的电话打了过来。两个人客气地打了招呼之后,李千松表明了来意:“易水,咱们HR的管理培训生,能不能分配给易加一个?因为编制紧张,易加之前从来没有招聘过HR的管理培训生,这两年从外部招聘HR也不容易,质量也不高,如果有管理培训生,那就能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解决这个问题。”

原来李千松也在校招的工作群里,他看到大家在讨论HR的管理培训生,有点坐不住了。

“易加现在HR的配比大概是怎么样的?”冯易水在第一次从徐其风那里得知管理培训生要各部门分别招聘的时候,就被授权可以多招聘一个,但他并没有想好是否要多招,或者多招了以后,是否放在易加培养。

李千松又用他极好的口才向冯易水介绍了易加HR团队的整体情况,当然,重点是把他负责的技术线人员有多么紧张的情况讲了一遍。这种讲述简直让冯易水觉得如果不分一个编制给易加,简直就是犯罪。

“这样吧,咱们当天做完测评中心之后再决定,这里面可能还涉及候选人倾向于在云城还是玥城作为之后工作地点的问题,有了结论之后,咱们共同讨论,再报给徐老板决策。”

“好的,没问题。这样非常合理。做测评中心的当天,我也申请来玥城现场支持,可以吧?”李千松的话语中,透着几分兴奋。

“没问题啊,到时一起做评委,我们也可以多交流一下。”

李千松积极的态度,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挂了电话之后,何峰那句提醒又不合时宜地跳了出来,让冯易水有些疑惑,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搞不懂李千松了。

参加测评中心的十二位候选人的简历最终确定的时候,冯易水认真地看了简历上所有的文字,他还是很感慨的。这些候选人,在读的学校几乎都是响当当的名字,还有几位有海外留学的经验,综合素质看起来非常不错。

有项目组的同事质疑过,为什么只把机会给这些好学校的同学,这样唯文凭论是否有失公平。冯易水的内心当中,还是认同这种观点的:文凭这件事,只不过是一种特别有效的过滤器,可以有很大的概率把优秀的候选人过滤出来。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最初的简历筛选阶段就避免之后流程中更大的不确定性。

其实在冯易水看来,不只是学历,之前的工作经验、前家公司的绩效水平、晋升速度等,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是过滤器,可以修正在面试过程中的偏差。

冯易水受自己的老东家之托,要介绍TRD的顾问这件事,在他度过了繁忙的一周后,突然在他从双肩包里翻出几个硬币的时候跳到他的脑海中,他拍了一下脑门,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下降了。他看着那几个硬币,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二维码支付的便捷让他好久没有接触到这些沉甸甸的家伙了。

冯易水给张柔嘉发了消息,过了好一会儿才收到对方的回复,她透漏说目前正在浦城出差,和几个同事一起给一家房地产企业做年度战略规划方面的咨询。张柔嘉还发了几张会场高大上的的照片来,随后还附了一句感叹:“真是奢侈!房价那么高也是有原因的!”

“不奢侈你们怎么会有机会?”冯易水有意调侃一下咨询顾问的工作。

“我更喜欢低调幽默有内涵。”张柔嘉的回复,让冯易水感觉不像是在说企业,反倒是在说人了。

“正好之前工作过的公司想对薪酬体系进行变革,我想起你们TRD的薪酬数据和模型都是顶尖的,所以想把你们推荐过去。”冯易水发了信息给张柔嘉,也不确定她是否有空处理这种“小项目”。

“滨城的公司?”这次张柔嘉回复得倒是飞快。

在得到冯易水肯定的答复之后,张柔嘉表示出很大的兴趣,“把他们的联系方式给我吧?如果不方便,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他们也行。”随后,张柔嘉又解释说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TRD可以从一线城市向二级城市扩张。

“这次合作要是成了,我请你吃大餐。”

“上次介绍TRD美国给我,我还欠你一顿饭呢。这次你又要请我,是互相抵消了嘛?”虽是这样说,冯易水心里可不是这样想的。

“那不行,两餐都要吃,而且都要吃好!”张柔嘉的回复,又带了几个表情,这正合冯易水之意。

“对了,黄惠琪还没联系我呢。”

“她正在休年假,回来上班后会第一时间联系你!”

冯易水谢了一声,张柔嘉发了一个苦笑的表情,“你看看,你们辉扬签了一个顾问,结果却有两个顾问给你们提供服务!真是赚到了!”

冯易水只回复了一个调皮的笑脸。

在冯易水的撮合下,很快他老东家的那位人力资源总监,就和张柔嘉有了联系,虽然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但在冯易水的心里,还是迫切地希望他们能够合作下去。

玥城五月的天气终于不再那么阴郁,阳光一下子变得充足起来,气温也随之上升不少。江南特有的雨季仿佛就要过去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入辉扬的员工里,有人穿着T恤,有人穿着衬衫、夹克,还有人穿着毛衣,这真是一个各穿各的、却又互相嘲笑的季节。而对于要参加基础技术线HR管理培训生面试的十二位候选人来说,却几乎是清一色的职业装,而且都是深色系为主,没有一丝的马虎,这让只穿着Polo衫的冯易水反倒有些不自在起来。

冯易水之前在滨城那家老牌的IT企业工作的时候,在同事的带领下使用过测评中心的技术。最初他还以为那是一个部门的名字,直到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他才知道那是一种考察人的综合能力的技术集合。那几年应用测评中心的经历,给冯易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这次在辉扬的校招,简直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测评中心的应用场景了。

冯易水考虑到茉莉的“抱怨”,还是临时调整了整个测评中心的流程,把上午全安排成了“笔试”,这样评委们只要中午出现就好,可以节省半天的时间。当然,作为策划者的冯易水,还是全天都在,和蔡秋媛从头跟到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