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弘基回朝 余扬告状

  • 重生之大唐儒帅
  • 北斋居士
  • 2084字
  • 2018-12-28 23:21:10

“刘将军,不知洛阳战况如何了?”余扬问道。

“余公子,殿下已率大军攻克洛阳,活捉了那王世允。”刘弘基答道。

“如此,便可同齐王一较高下了。”余扬喃喃道。

“余公子再说什么?”刘弘基不解的问,虽然李世民在信中交代要协助余扬办理一些事情,却未交代详情。

“刘将军,殿下想必已经交代过将军要配合扬行动,却未曾详说过。”余扬摇了摇折扇,笑道。

“正是如此。”刘弘基道。

“如此,便听扬细细道来,……”余扬点了点头,将整件事情都一一道来。

“什么!?公子和殿下要对付齐王?”刘弘基惊讶道。

“正是。”余扬淡笑,明亮的眸子在刘弘基脸上打量着。

“这,你这是要陷秦王殿下于不仁不义之地啊。”刘弘基面色如墨,沉声道。

“何来此言?这只是扬之事,与殿下何干?”余扬淡淡笑道。

“额……”刘弘基先是被余扬一句话噎得不知该说些什么,随即怒道:“你与殿下关系人尽皆知,如何与殿下无关?”

“刘将军只知我与秦王关系匪浅,却不知此事只有秦王殿下与各位将军熟知,其余人一概不知也。”余扬依然嘴角挂着微笑。

“如此便好,弘基可帮公子之事。”刘弘基幡然道。

两人又是商议了一下如何向齐王李元吉发难,如何收场不至于让自己处于被动之地,两人通过攀谈,关系也越发熟稔了起来。

“贤弟,贤弟之才,愚兄自愧弗如也!在愚兄所识之人中,怕是唯有玄龄与如晦能相提并论也。”刘弘基有些醉意,拉着余扬得手道。

“弘基兄见笑了,扬不过一届升斗小民,如何能房大人和杜大人相提并论。”余扬谦逊道。

“这时辰也不早了,弘基当告辞了,弘基明日觐见陛下,贤弟可有安排?”刘弘基起身道。

“弘基兄稍等。余虎,去书房取那份状纸,交给弘基兄。”余扬点了点头,随后对着余虎道。余虎闻言,急忙放下酒杯,赶忙去了书房,取回了余扬所说的状纸。

“弘基兄,一切就由弘基兄打先锋了。余扬明日当擂响御鼓。”余扬起身,拱手道。

“好,明日金殿愚兄敬候贤弟。”刘弘基接过状纸,起身告辞。“贤弟,愚兄这便告辞了。”

“余扬送弘基兄。”余扬的身形紧随刘弘基旁,诉说着相见恨晚之意。余扬直送到离余家庄五里外的送君亭才停下脚步,互相告别后,刘弘基翻身上马,掉转马头,直奔长安城而去。

次日一早,刘弘基换上朝服,将手中的捷报再次查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叫了两名随处便朝皇宫而去。

“报!陛下,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回朝,携捷报一封,在殿外等候召见。”一名内侍高喊着。

“宣!”李渊面上漏出一抹喜色。

“宣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进殿!”内侍高声唱道。

“臣,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觐见陛下。”刘弘基阔步进入太极殿,走到靠近台阶的地方,俯身躬拜道。

“免礼。刘卿返朝可是洛阳的事?”李渊在龙椅上问道,声音并不洪亮,却充满了尊严。

“回陛下,洛阳已被我军攻克,王世允亦被秦王麾下大将侯君集擒获,不日秦王殿下将率大军回朝,亲自向陛下献俘。”刘弘基将洛阳的战果说来。从怀中取出捷报奏章,高声道:“臣手中有洛阳之战详情一份,请陛下御览。”

“嗯。”李渊点了点头,给身旁的大太监江仓一个手势,江仓走下高台,从刘弘基手中接过奏章,就转身回了李渊身旁。

“父皇,儿臣认为二弟此时不当班师回朝。”就在李渊接过奏章,欲要观看之时,太子李建成跨前一步,高声道。

“哦?太子认为应当如何?”李渊皱了皱眉头,放下手中的奏章,有些不悦的看着下面的李建成。

“怀了。”李建成在心里道,不过还是挺了挺胸,昂首道:“儿臣认为二弟当挥师东进,一战而决青州之地,如此最好不过。”

“哦,太子所提倒也在理。”李渊点了点头,心中的不悦也消散了一些。

“陛下,不可。秦王殿下麾下已与王世允对峙达五月之久,将士早已疲惫不堪,经洛阳之战后更是伤者连营。”刘弘基上前一步道。

“哦?洛阳之战伤亡如此惨重吗?”李渊对于前方战事并不清楚,故而有次一问。

“回陛下……”刘弘基正欲解释,却被一阵鼓声所打断。

“咚,咚,咚”一阵鼓声传进大殿。

“报……!”一名守卫皇宫的校尉从殿外慌张的进来,急忙道:“陛下,玄武门外一少年敲响了御鼓。”

“哦,宣他进来!”李渊有些惊讶,这还是自大唐立国以来,第一次御鼓被敲响。

“诺!”校尉应了一声,缓步退出了太极殿。

不一会儿,刘弘基就看到了余扬的身影,余扬正跟在那位校尉身后,缓步进入太极殿。

“陛下,敲响御鼓之人职下已经带到。”校尉禀告了一声,就轻步退出了太极殿。

“殿下所站何人,要状告何事和人,且一一报来!”大太监江仓尖声道。

“学生余扬,长安城郊余家庄人士,学生此次要状告齐王殿下。”余扬掸了掸袍服,向端坐于龙椅上的李渊深鞠了一躬,直起身子道。

“哦?”李渊惊讶发声。

“哼,大胆,谁给你的胆子状告当朝王爷!来人啊,把此人给我拖出去!”李建成听到余扬要状告李元吉,未等李渊发话,怒道。

“呵呵,这大唐若是如此,可就叫天下人失望了!”余扬淡淡笑道,声音虽然不大,却足以让殿中的每一个官员听清,众多官员听到后,脸色不由地变了几变。

“且慢!”刘弘基上前阻拦道。“陛下,臣在回城途中,曾见过此子一面,他所著的《经世集》可是让人赞叹啊。”

“哦?此子就是《经世集》的作者。左右且退下,朕到要听听你为何要状告齐王,若是不能给出一个理由,诬告当朝王爷之罪,你可逃不了!”李渊道。

“谢陛下!”余扬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