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想念(二)
- 谢谢你那天送我
- 寒土黑地
- 3246字
- 2018-05-22 15:55:01
8强赛我们班输了,不是因为我的原因,实力悬殊太大,我也没有怨天尤人,班里的人都看得开,没有人怪我。有些遗憾而已,就差一场,我们就可能冲击冠军了,竞技场就是这样,没有如果,没有其他可能,你只能接受,像接受自己的出生一样,就是这个样子。
这次的脚伤,足足疼了我一个多月,第一个星期根本动不了,脚包裹的严严实实,肿的像隆江猪手店里的猪大腿,没法穿鞋走路,舍友帮忙打饭,跟老师请假不上课,如果实在关键的专业课,周辉,王荣,杨俊生他们会背着我去上课,真是丢人丢到家了。那时是大一第一学期,还没有受到学长们逃课思想的影响,还想做个乖乖的学生,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总得要好好学习,专心听课不是。还好赶在第一个寒假之前,我能自如行走动,不然回家过年,肯定让父亲母亲担心。脚好是好了,因为旧伤的缘故,后来这个脚无数次的扭过,虽没那么严重,痛着忍着就好,没事的时候,细看左右脚,不一样大,可能是因多次崴到的缘故。弄得我现在小心翼翼的,这就是所谓的十年怕井绳。
你有没有看过电影《百万宝贝》,就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大师休伊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电影里有一句影响我一生的台词,“Always protect yourself”,就是永远的保护好你自己。我不那么粗心了,在以后的球场里,我再也不与人冲撞,也不勉强为之。
我受伤的这几个月里,徐丽丽有没有看过我?应该是没有特别看过的,她跟多数的同学们一样,只是做了个友好的问候,“还疼不疼?”“好些没”之类的,我印象也没那么深了,那时我也沉寂了,不知道是不是脚伤造成心伤,在没有得到徐丽丽的关注后,我退缩了。
当把一个人埋在心底后,你会发现周围还是有好多美好的事物的,我看见了人生的第一场雪,北方的冬天总是阴沉沉的,云很低,下午时分,天空突然飘下小小的,颗粒状的东西,断断续续的,很轻很轻,落到地上就看不到,接到手里,像易碎的盐巴,一碰就没。不知谁喊了一声,“下雪啦”,我才知道这就是雪。还以为像书里面描述的,鹅毛大雪,才是雪,原来雪这么小。接着这些小点点密密麻麻的从天空掉落下来,像有人从天上挥洒一样,碰到地上,融化,变成一滩水,接着,水泥地上都湿了。雪花也有股水滴石穿的狠劲,非要把大地弄湿不可。雪花越来越拉大,天空白茫茫一片,轻轻的飘落,落在头发上,脸上,衣服上,温柔的在地上堆积,一粒粒,一层层,盖住了泥土,盖住水泥地板,白茫茫一片,鞋子踏上,一个清晰的鞋印。淋了一身的雪,我走进宿舍,拍了拍,头发湿了,脸湿了,衣服湿了,鞋子也是湿了,凉凉的,冰冰的,像淋过一场雨。
雪一直下,到夜里11点,整个校园像铺了白棉花,高高低低的。周辉下午到他老乡那里串门刚回,看着我一脸的惊讶。“叶青没有见过雪吧,走,我们打雪仗去。”王荣,杨俊生,我举手赞同,主要是我真没有见过雪,他们都说我一定要试试。“叫上女同学”周辉补了一句。于是他们有电话的打电话,能传达的去传达,班里来了4个女生,我们这边正好也四个,大晚上的,在宿舍楼大门右前方,校一食堂大门左边的那块空草地上,积了厚厚的到脚后跟的白雪,在朦胧的校园路灯下,我们8人开战,我不记得,那时跟我们打雪仗的女生是谁,徐丽丽不在里面,其他女同学的名字我还分不清,只知道我们互相追逐,往头发上,脸上,脖子上撒雪球,像顽皮的孩子,直到累得躺在雪地上,一动不动,夜深了,分头回到宿舍。一进屋里,整个身子湿漉漉的,衣服全部湿了,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雪水。这是我唯一一次在雪里找到的乐趣,以后不管碰到多大的雪,我再也没有打过雪仗,没有堆雪人,我只是在看到如我当初一样对雪兴奋的人时,会微笑着祝福,但愿以后他们还能想起这份纯真。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不用上课,我想出去拍照留念,第一次看到雪的喜悦要分享给高中时代的同学朋友们,周辉跟他的老乡借来相机,我们4人出宿舍门右转第一个路口继续右转直走,就来到了运动场上,这里白茫茫一片。在军训时看到的黑乎乎的沥青地板已经看不到踪影,其他同学比我们早起,堆起了雪人,他们应该也是跟我一样来自南方,对雪有种陌生的热情。我们四人,各找各找个的点,站着把所有照片都拍了,没有多余的动作,最后来了一张合照,4个人勾肩搭背,这也是我大学里,唯一拥有的一张4人合照,稚嫩的脸,迷茫的眼神,拘束的动作,腼腆的笑容,毕业后我们都各奔东西,我也很少跟他们再联系,虽然经常想起曾经的时光,也曾经无数次说着以后常联系的话语,但是我都没有,他们如今都已经结婚,二胎都有了,可我人没到,红包没到,礼没到,只有电话里的祝福,也许是我混得不怎么样的缘故吧。
照片背后是刚刚成型的篮球场,还没有塑胶,原来是黑色的沥青地,还好被涂了一层白色,看着也舒服。这里留下我大学里绝大部分的汗水,每一个烦躁的,低落的,孤独的夜晚,我会拿起篮球,一个人,拍球,转身,弹跳,投球。毕业后,我就很少接触篮球了,打羽毛球居多。曾经想着多练几个炫酷的投篮动作,引起女孩的尖叫,至今也没有派上用场。直到10年后我才体会到一个道理,技不在广,而在精。技多不压身,是对的,但要精。一招可以吃遍江湖,多招有可能寸步难行。
读过大学的人,没有几个是不后悔的,毕业后,都他妈的像无头苍蝇乱转,好像什么都能做,又什么都做不了,广而不精,贪多嚼不烂,最后什么都是一知半解的,无用武之地。可我们仍然会鼓励后来的少年们,一定要读大学哦。不为什么,就因为他叫大学。
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嫌弃自己过去的幼稚,如果当时能有现在的经验,现在的见识就好了,问题是,那时那地那景那人,你做的决定,都是你觉得对自己最好的决定。你所能承受的代价只有那么大,大学浪费的真是大好时光,我们无知的浪费着大好时光,因为年轻,我们敢于挥霍。如果你问我们上大学需要做什么,特别是大一的时候,能做什么呢?那按自己的心去体验吧。很多人说要恋爱,逃课,体验挂科,进入社团,考驾照,考证书,每个人都没有错,问题是你要开始问自己你未来要做什么,如果答不出来。那就随便选一种,然后让自己专业,达到你所能达的极致。
那个时候我是不知道这些的,我像发情但又胆怯的公牛,还没有迎接对手,退缩了。那个时候,通讯工具比现在落后很多,还没有智能手机,还没有微信,支付宝,没有视频电话,我们学校连个座机都没有安装,手机又少,贵,我买不起,爱情这个东西,好多穷人是享受不了的,它需要无穷的勇气和智慧,两个我都没有,正赶上没法奔跑,都不知道如何追了,约了也没法逛校园,重要的是不知道如何约,没电话,没手机。我找了这么些借口,就是告诉自己,别吃天鹅肉了,乖乖的读完大学吧。
没成想,宿舍是在到第一学期快结束时,装起了电话。记得刚到学校时,每次打电话回家里,都是要走一公里路,到校门附近的小超市旁的IP电话亭打电话,要排队等,如果碰到情侣聊天,大冬天里,冻手冻脚,冻脸冻耳的,只好忍耐,次次如此,你不排队,多的是人排队。第一次离家的学子们,都想向家人报告这里的景况。IP电话亭,旁边有个临时铁棚搭起来的小卖部,可以买些吃的,辣鸡爪,醉花生,里面也有个小食堂,馒头较多,因为是北方,米饭很少。我是南方人,总是吃不饱,饿着打电话,看着别人吃得那个津津有味的样子,向高中同学直倒苦水,以为来到什么好学校呢。电话亭周围是工地,放着好几辆推土车,旁边竖起好些帐篷,都是建筑工人住的,他们正在修建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第二食堂,宿舍,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有点百废待兴的感觉,黄土堆一座一座的,学校用铁硼隔开,避免新生们看着寒酸,一叶绿叶都没有,只有路旁堆着的树干。听说有建筑工人骚扰女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因为没有触到我的利益,也不想特意打听的那么详细,都是于事无补,只望知道的同学们小心,特别是女生们。世上人们犯得错,歹人行凶,大都是受害人大意了。我们倒希望能成为救美人的英雄,受害的美人不少,英雄却不多。徐丽丽一切都好,因为她守规矩,下课就到食堂吃饭,回宿舍了,再也不出门。她不是一个好动的人,我也打听不出她的爱好,主要是不会打听,我被一层雾遮住了眼睛,也遮住了大脑的思维。但是这样是非常折磨人的,一定要发泄,我要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