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住持闻言,严肃了脸色对凌霄说道:“请太子妃知晓,敝寺戒律凛然,从不曾因任何人而有所宽宥。”

凌霄心中明白:“谢住持告知,本宫不会给住持增添烦恼。”

“如此甚好,太子妃这边请。”

安排好凌霄一行人住宿的厢房,戒律堂的大师来给众人讲了寺中的规矩及每天的日程。不过凌霄这些人只算是香客,不必按僧人的作息早起晚睡的。说这些,只是让凌霄等人知道寺中的日常,不要打扰罢了。

凌霄谢过大师,又有小沙弥送来经书、笔墨、木鱼等物,又带来大师的嘱托:“请娘娘无事不必到僧侣聚集的地方,如需解除烦闷,旁边的松林,娘娘可以自行前往。”小沙弥说完也害怕开罪凌霄,偷眼瞄着凌霄的神色。

凌霄很能理解这样的做法,一处有一处的规矩,便笑着对小沙弥说:“你说得很好,我记住了。”小沙弥鞠了一躬,便离开了。

郁嬷嬷来回禀凌霄:“娘娘,都安置妥当了,老奴先扶娘娘四处看看可好。”

凌霄到北齐之后见到的这些老人虽然不同,窦嬷嬷干练忠诚、郝太后威严明理、眼前的郁嬷嬷慈爱周到,都是一副老年人应有的样子,不像自己的继祖母,阴晴不定、喜怒无常。

松林里,阴凉清爽,连小虫子都很少出现,凌霄感慨:“为人也当如此树一般。”郁嬷嬷心里知道她想表达什么:“娘娘喜爱此树,看来也不是容易空虚寂寞之人,一月之内,这里怕是不会常来了。”

凌霄明白了,对郁嬷嬷说:“咱们回去吧。”

是夜,简单的床榻上,凌霄并未成眠,空气有些冷,窗外树影斑驳,内心不知怎么生出几缕胆怯。回想白天发生的一切,她不确定这样做是否太冲动了些,再想想钱如山的话,感觉不像假话。太后应了自己的请求后,亲自写了拜帖,虽然不知拜帖里写了什么,但太后的性子并不阴诡,更何况太后派来自己的贴身嬷嬷,出了什么差错,太后也脱不开干系!想到这里,凌霄方才安心。

不知什么时候,凌霄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又迷迷糊糊地被钟声叫起。

郁嬷嬷端水进来,服侍凌霄盥洗,子方和子圆努力地睁着眼睛,无神地向凌霄望去。凌霄哑笑,起来梳洗。换上布衣,戴上乌木钗。先跪在佛前诵了一段经文。

天大亮了,侍女端来早饭。用过之后,凌霄净了手,坐在窗边誊写《妙法莲华经》。郁嬷嬷在里屋为凌霄整理床榻,收拾衣物,妥当之后,出来见凌霄端坐桌前,神色平静,自在安宁,又走过去为她研磨。细细打量,见她额头光洁饱满,眉似远山微簇,目光清如秋水,腮若初春桃蕊,领如蝤蛴,肤如凝脂,指如柔荑,字迹清秀娟丽,一笔一划,工整虔诚,也不由地贪看得呆了,磨墨的手也停下来了。

不一会,凌霄停下来,抬头看了看郁嬷嬷,又低头看看自己抄写的经文,问道:“嬷嬷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妥吗?”听见凌霄问话,郁嬷嬷回过神来,脸上闪过一丝羞赧,也不知她刚才问了什么,只好硬着头皮回话:“娘娘怎么了?”

凌霄觉得有些歉意:“嬷嬷操劳了,都是受了我的连累,不瞒嬷嬷,我这是头一次住在佛寺,头一次抄写经文呢,别看我面子上镇定,心里胆怯得很,昨天夜里迷迷糊糊地,也不知睡着了没有。”

郁嬷嬷温柔答道:“娘娘辛苦,精诚所至,定能得佛祖庇佑,皇后也会好起来的。”

凌霄又问:“我到底还年轻,也不曾经历什么,如果哪里不妥当了,嬷嬷但说无妨。”

郁嬷嬷吓了一跳,心想:好个伶俐的丫头,我就是刚才出了神,怎么就由得你想得这么多了,不过到底还是个好孩子,与太后性子很像。郁嬷嬷嘴上很恭敬地答道:“娘娘做的,都是极好的。”

下午也是如此,不过寺中过午不食,郁嬷嬷做主,中午稍微多要了些斋饭。以备晚上给凌霄和众仆人果腹。

七天后,宫里传来好消息:皇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