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妖国

  • 大圣弑仙传
  • 昨夜听萧瑟
  • 3124字
  • 2017-06-05 23:46:46

东方,曾经的东土大唐。

五百年前,这里灯火阑珊。大唐的都城长安城内建筑林立,城墙高筑,一眼望去碧砖青瓦,商户遍地。

长安有着唐朝的皇宫,皇宫建筑雄伟,气势磅礴。皇宫设置有四大宫门,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东方为青龙门,南方白虎门,西方朱雀门,北方玄武门。

正中方向,是大唐的天子大殿——正阳殿,昔日天朝为上国,统摄四海九州,各国莫不来朝朝拜。

论雄风,乃往事当空。

而今大唐已经亡了,而长安城内一片狼藉,断垣残壁,荒草丛生,满是凄凉与不堪。

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五百年前,大唐兴盛,可是却不知人民死于安乐。在外族入侵时期,老幼皆兵,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故而有开元盛世,贞观盛世这等辉煌的壮举。

大唐既统摄九州四海,百姓开始失去斗志,沉迷于酒色,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勾心斗角,为了利益不惜一切手段。芸芸众生,如生于混沌,终日浑浑噩噩的过着。

五百年前,大唐天子太宗皇帝有所感,命令人教天师袁天罡摆北斗七星阵。以大唐长安作阵眼,诸多城郭龙脉作为阵点,祭祀牛马猪羊,寻求解天下之术。

谁知天意难测,七七四十九的法阵只是测出解救之法在西天灵山圣地。

一时之间,举国上下皆感颓废。

西天灵山圣地,那虚无缥缈的存在。人族之中,有谁能见过。

一日,太宗皇帝忽做一梦,梦中竟是见了西天灵山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太宗恍然,于梦中求解。

大士只是微笑,在梦醒之际留下四句真言,话毕飞身离去。

“众生意凡凡,安定久必乱。金山寺中去,大乘在灵山”

太宗皇帝醒来,特传袁天罡上殿,皆真言之意。

一日之后,长安城金山寺中。

太宗皇帝跪拜于观音佛像之下。

佛堂之中,除太宗和身旁的一个样貌不凡的和尚之外,并无他人。

“三藏法师,我所言你觉得如何?”

和尚道:“冥冥天意,我又能如何。”

“法师言外之意是?”

太宗不解和尚的话,他心中暗自嘲笑,这些和尚每日疯疯癫癫,口中尽是莫名其妙的话,整日装作一副得道的样子。

和尚抬头望天,眼眸中若有深意。他喃喃道:“你掌控这天还不够么?”

太宗自然没有听到和尚口中的话语,他只是笑道:“既然法师已经决定好了,那寡人来日便是要好好相送。”

唐三藏点头,他背对着太宗,仿佛在他心里,太宗根本不存在一般。

太宗道:“那寡人先离去,明日便来这金山寺为法师送行,顺便诏告天下,封你为寡人的御弟”

太宗说完,便是头也不回的对着大殿外出去。

大殿外,一群人等候多时。见着太宗出来,都是毕恭毕敬的跪地行礼。

太宗离去后,众多金山寺中的人都是向大殿这边唐三藏这里走过来。

“三藏,陛下给你许了什么好处?”

“那还用说吗?肯定金山银山,美酒佳人。要不然我们三藏怎么可能会答应他”

“对,陛下赏赐的肯定是女儿中极品,就像醉月楼那清溪姑娘一样”

“哎,说不一定还给三藏师兄封王封侯了”

“师兄,发达了可要记得我等的情分。”

…………

一群和尚,对着唐三藏七嘴八舌的说到,有羡慕,有嫉妒,大多数都眼红。

“咳咳”

远处,方丈的声音响起,他慢步走来,像是一尊大佛,可是却有带着凡尘之意,终究非是天上物。

众人看着方丈走来,当下意犹未尽的一哄而散去了。

此刻场中,方丈盯着三藏。

方丈道:“孩子,当初我于彼岸之处将你接引而来,如今又要我看你离我而去,我实在不甘这缘分尽于此啊”

唐三藏道:“师傅何苦如此执着,我生于彼岸,此番就是回彼岸去,这是弟子的造化”

是啊,生于彼岸自当回彼岸去。

眷恋这世间又能作甚?无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方丈抬头,浑浊的老眼此刻满是精光,如枯树皮般干皱的脸上闪现出了笑容。

方丈沉吟道:“你说的对,弟子寻到自己的法,我这做师傅将你留在我身边作甚。只是这西天灵山虚无缥缈,从未有人识得其真面目,又与我大唐相隔万里遥遥,你一人如何去得?”

唐三藏的眼眸更加深邃了,那眼眸之中像是有什么东西被打开了,像是一把枷锁,慢慢解开。

唐三藏道:“推开云雾终有因,灵山既已在我心,我如何去不得?”

唐三藏终于还是没有说话了,这片世界这么复杂,这人心如此叵测,与何人口?

夜晚,草木萧萧,风轻轻吹过。

唐三藏从床底下拿出一个木箱,其中有一件布满灰尘的麻布袈裟,他轻轻拍去灰尘,搭在身上。

他向门外走去,牵着一匹老马,手中拿着一根木棍,在黑夜中悄然离去。

是日,太宗亲自来相送,却见三藏迟迟不出来,于是亲自走向他的禅房中,却发现一切完好,并没有什么东西被带走。只是在桌子上写了几句话,墨迹未干,有僧众走过去,念了出来。

那几句留言乃是:“非由红尘来处来,自往灵山去处去,浮云遮眼是天障,道死作花仍猖狂”。

众人正欲解其意,见门外有沙弥来报说老马不见了。

方丈闻言,无比悲伤,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太宗皇帝问故,方丈只是摇摇头,痛苦的道:“去了,去了,去了”

………………

小白龙和小玉从花果山长途跋涉,却是终于在一个月之后达到了曾经的唐朝都城长安。

花果山处于东胜神洲极东之地,而唐朝都城长安也是位于东胜神洲中央地带,位置相差千万余里。

两道身影缓缓落下,像是神祉降临一般,从天穹之上下来,降临在长安城内。

小白龙看着地面上的一切,心中不解。难道这就是长安么?

他虽然没有来过长安,可是在取经途中也曾听见师傅说过,大唐的都城长安城内建筑林立,城墙高筑,一眼望去碧砖青瓦,商户遍地。

城市之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到处是烟花柳巷,桥梁一座接着一座,把整个长安城连接在一起。

最有名的除了皇宫的建筑之外,还有玄武湖边上的观天阁和探星楼,高达百丈,是以数万人花十年工期做成的,只是为了供皇家赏星看月。

而这城内一片狼藉,断垣残壁,荒草丛生,满是凄凉与不堪。哪里还有什么商户林立,什么高楼桥阁?

小玉道:“这是长安?难道是我们走错了?”

她难以置信,这是传闻中繁华似锦的长安。

小白龙的样子很沉稳,他并没有立刻回答小玉,只是像在寻找着什么。

突然,他看着某个地方然后确定的道:“虽然我不信,可是这里就是长安了,不信你看”

小玉顺着小白龙的视线看过去,不远处有一堆废墟,十分破败。

不过可以从现在残留的痕迹来看,这堆废墟曾经也是一处不错的建筑,突然她的眼光被一块石碑上的文字吸引了。

那块古朴的石碑上,有三个大字。

“长安城”

这些年大唐经历了什么,震慑四方的大唐天威如今人去楼空,竟然如此荒凉。

小白龙伸手,将那块石碑从远处抓过来,仔细观察了一下,然后道:“看来大唐已经灭亡了很多年了”

大唐亡了,首都长安都不在了。

那其余的城郭也应该是破败不堪了吧。高家庄,五百年了,应该也是如长安这般被湮灭了。

小白龙很失望,唯一的踪迹断了,这让寻找二师兄的难度有加大了一分,本来就是前路茫茫,大海捞针的事情,如今更加艰难了。

“走吧,我们去别处,天下之大,总有一处能寻得二师兄”

小白龙将手中的石碑扔出去,打算就此离开,这里已经没有留下的意义了。

太宗昔日风光四海,天下归心。

不知道他看到这般场景会有什么感受,可是他看不到了。对的,他看不到了。

石碑落在地上,小白龙转身作势刚要起身飞去,可是出乎他意料的一幕发生了。

“哎呀”

石碑落地之后,竟然传来了一声惨叫声。

小白龙转过头,那石碑立刻就开始像疯了一样,打算逃遁而去。可是小白龙怎么会让他逃脱。一只大手一抓,又将它抓回了手中。

石碑被捏在手中,立刻求饶道:“求你们别杀我,我什么都说,我什么都说”

小白龙大手一松,立刻放开它。

“你是谁?怎么存在于这石碑中”

石碑道:“我是碑灵,这长安城字乃是当年人皇太宗所刻,石碑沾染了人皇之,所以才会诞生我”

小白龙道:“大唐王朝呢?”

石碑道:“亡了,一切都亡了”

小白龙道:“那这城市中的人呢?难道都死了?”

石碑道:“没死,只不过却是和死了差不多”

小白龙道:“为何?”

石碑道:“因为他们都被天妖国抓去了。生活在那里的除了妖族,其他的种族都是生不如死”

小白龙有些震撼,这天妖国,他竟然没有听说过。看来隐藏在花果山五百年,这世间真的是巨变了。

小白龙道:“说吧,告诉我天妖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