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太子府与天工馆谁大?(二)

  • 大风缥缈录
  • 百年缄默
  • 3140字
  • 2017-11-29 18:00:00

弟弟从未见过眼前这般明媚的少女。

但从那虽然经过打扮,依旧熟悉的面容上确认,就是自己在太子府误认为是太子殿下的那个人。

她是来找哥哥的?

她是谁?跟殿下什么关系?

跟哥哥又是什么关系?从未听哥哥说过认识住在京都的女子啊?

一连串疑问从弟弟脑中蹦出。

弟弟呆在门口一动不动,俨然一堵石墙立在少女与黑眸青年中间,将两人分隔。

“魏大哥,见到你没事就好。”

清瘦的书生从弟弟身边侧身挤了过去,热情握住魏定真双手。

书生头上的方巾,又像是一张帷幔,遮住了李可依目光里那双黑眸。

“郭先生?”

魏定真从未想过,这名叫郭羽的陌生人会来见自己。

不过一想起弟弟的秉性,倒也能释然。

两年前皇上登基,初设天工馆,弟弟便立刻舍弃雍定城的差事,投入天工馆成为其侍卫。

如今这书生郭羽背后,站的是当今太子。

天工馆跟太子府比起来,在皇上眼中,无论怎么看,都应该会差上那么一点。

“定仁,还愣着干嘛,快去找李,李副指挥使大人。”

“啊,哦,我这就去,哥。”

兄弟二人的对话,都因为突然出现的少女,而变得有些拘谨。

魏定真在李副指挥使后面,又加上大人两个字。

弟弟面露尴尬,低下头,与身边后退一步让出道路的少女擦肩而过。

“多谢。”

一声宛若低诉的道谢从弟弟口中吐出,轻轻落在少女肩上。

李可依奇怪的回头,望着离去的魏府二公子,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发出声音。

魏定真一边将清瘦书生让进屋,目光仍旧扫过立在门外的少女。

“门口冷,郭先生快进来烤烤火。”

“这天气出门,确实冷得紧啊!小姐,外面冷,先进来取暖吧。”

书生郭羽又怎么看不出魏定真的目光,回头招呼道。

潘校尉起身让出自己的椅子,热情的与魏定真一起,将清瘦书生迎到火盆旁边,小心打问起来。

“大公子,这位是?”

“小子姓郭,忝居太子府主簿。”

郭羽也不劳烦魏定真解释,掏出一块太子府的令牌,自行介绍起来。

“原来是郭主簿,幸会幸会,在下潘皮皮,指挥使衙门值班校尉,这位小姐是?”

魏定真在旁不言不语,听到清瘦书生看似寻常的介绍,默默揣摩郭羽此人。

在京都尘安城,官场中自称下官、微臣、末将者有,民间自称小人、小民、晚辈者也有。

自称小子的,却往往是一群不屑于高官厚禄,实际上,也没有门路踏入官途的穷书生。

郭羽原本是雍定城遇到的穷书生,自称小子倒也无差。

从昨日书生郭羽的自述来看。

三年前来到京都时,潦倒半年,后来进入尚未成为太子的府中做事。

两年前皇上继位,当今太子这才从皇太孙变成了太子,搬入了如今的太子府中。

算到今天,书生郭羽在太子府里做事也有两年多,早已经不是穷困潦倒的书生,而是太子府小有地位的一名主簿。

郭先生为什么还总是自称小子呢?

昨天对自己介绍,说的是全名郭羽,今天对潘校尉介绍,仅仅是姓郭。

也许只有太子府中一部分人知道,府内有名叫郭羽的书生。

而其他人,最多只知道太子府有位郭主簿而已,除了一个称呼外一概不知。

还有,他就这么肯定,自己会接受太子的邀请吗?

又有一片乌云笼上魏定真心头。

京都尘安城看似洁白无瑕,而北风掠过的府邸中,每一座府邸里,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些秘密,几乎全部都围绕在皇城周围,宛如众星捧月。

看似星辰散落天际,毫无规律,其实,都被冥冥中一股力量牵引着旋转。

只是生活在白日里的普通人,从未发现过,这片星辰大地背后的力量,才能安静的生活的无忧无虑。

郭羽是哪方的星辰,围绕着哪个方向旋转,又知晓了多少星辰与明月间的秘密呢?

“你们魏嵩指挥使家的大公子认识,你们李指挥使家的大小姐就不认识了吗?”

“哎呦,原来是大小姐,这,这怎么能让大小姐待在这种粗陋的石屋里呢?我去安排一下。”

不过片刻功夫。

潘校尉又回来,将三人请到一间虽然还是简陋,但至少整洁干净的屋中。

“大小姐,郭主簿,你们都是来看望大公子的吧,这小屋子是值班房,屈就两位在这里跟大公子说话了,我去门外看着。”

转身出了值班房,将房门轻轻扣上,潘皮皮校尉露出一丝得色,一马当先守在门外。

前任指挥使公子,现任指挥使小姐,当今太子府主簿。

三方势力齐聚一堂,至少,潘皮皮这个名字肯定能被人记住,日后前途可真是难以估量。

昂首挺胸,在门口来回巡视的潘校尉心中更加得意。

房间里,三个人分别站在三个方向,却无人落座。

魏定真倒有一些话想当面问书生郭羽,可是当着李可依的面又不方便问,于是先问起少女。

“李小姐,你怎么会来这里?”

“我,我来找我爹,不行吗?”

终于见到这几日思念的黑眸青年。

虽然她知道,清瘦书生清楚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李可依还是不好意思当着旁人,说自己是为了魏定真才来的。

“哈哈,好巧,我来这里也是找令尊大人的。”

魏定真俏皮的玩笑道。

仿佛他不是被人抓来这里,是自己来到指挥使衙门做客的。

又转头与书生郭羽玩笑着。

“那郭先生你来这里,也是找李副指挥使的了吧?”

“不不不,指挥使衙门负责京都与皇城安危,殿下是不会过问的,我只是来请魏大哥到太子府一叙。”

“哦?郭先生请坐,李小姐也请坐。”

魏定真反倒像是在自己府中欢迎客人一般,请书生与少女落座之后,自己准备起茶水。

这值班室中没有茶碗茶杯,也不见冬日里取暖温的酒,只有一只铜壶放在炉边。

掀开铜壶,里面煮着些黑漆漆的浓汤,闻起来像是粗茶煮的茶水。

旁边堆着一叠浅浅的酒碗,魏定真索性取出三只酒碗,倒了三碗茶水分别放到三人座位边。

自己端起酒碗先喝完茶水,魏定真这才嘿嘿笑了一声,解释起来。

“两位见谅,昨晚宿醉,今天又水米未进,实在是渴的不行了,郭先生还请继续。”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殿下很欣赏魏大哥,所以命我来请你到太子府做客。”

书生郭羽侧目,看了一眼粗糙的酒碗,与颜色浑浊的茶水。

面带微笑着继续说道。

“府中已经备好美酒美食,就等着魏大哥随我一同回去了。”

一旁的李可依本来还在疑惑。

今天明明是太子请自己去听书的,从来没有听太子说过还请了其他人。

听到这里也明白过来,这清瘦书生不过是借着太子府的名义,表面上说请魏定真到太子府做客,实际上就是要将他带出指挥使衙门。

太子府确实备好了美酒美食,至于,是不是特意给魏定真准备的。

只要太子说是,那就肯定是了。

“吉卿所言极是,那今日在东华馆中,我与四位上卿,就直接以官职相称了。”

太子点头称是。

然后手握指挥使名册,从座位上立起,首先走到吉太傅身边,问起了莫名其妙的问题。

“不知道吉卿若是口渴之时,饮用的是什么?”

“臣平日不过是茶水米粥,偶尔饮用点酒酿,不知殿下问此,是何意?”

“吉卿稍等。”

说完太子又逐一走到其他三位上卿身边,问起了同样的问题。

议书卿黄用郎,与吉太傅所言相似。

议兵卿蒙江,则直言一坛酒水便是。

问到议吏卿白虚谷,白卿的回答则是。

“殿下,臣也喜欢饮些佳酿,几日落雪前刚刚送来几坛江南陈酿藏好,殿下若是喜欢,臣明日就派人送到殿下府上,只是现在怕不太适合探讨酒水这些小事。”

“白卿好意,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我想说的,就是这指挥使的事。”

太子抽身坐回座位上,端起内侍奉上的茶碗,这才说起正事。

“周所周知,江南有陈酿,沧水河横贯天下,可是在这尘安城里,我们日常所饮所用,不过是就地凿出的井水。”

轻轻揭开茶盖,太子一手托着茶碗缓缓展示一周,继续说。

“这指挥使也是如此,江南人才辈出,可以提拔选任,北方同样有名将,一样也能为大风朝所用,更不用说本就是拱卫京都的九大营卫将军,上卿府选出来的这份名册,我觉得都合适到京都来。”

说到这里,四位上卿被太子的一番话搞糊涂了,话语中似乎明白一点。

难道太子打算撒手不管,直接由上卿府决定吗?

“但是,突然从地方城府中调来的将军,能不能立刻担任指挥使的职务,我想没人知道,现如今京都依然繁华安定,在副指挥使李一利的掌管下,一切井然有序。”

一名家丁冲到指挥使衙门。

“指挥使在吗?我是李府家丁,有急事找我们家指挥使老爷。”

一行马队停在指挥使衙门外,身穿明黄色披风的大汉跳下马背,两抹胡子衬托出一副凶狠模样。

“天工馆亲卫头领牛贲,来提审早上带回的那名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