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补谱
- 青楼后妃
- 日光流年
- 1274字
- 2009-11-24 23:42:25
这一路伴着琴音,便不觉着夜深,如今琴音突然消失,我的心里便空空的落了一大块。我抬头看向东南侧,黑灯瞎火并不见得一个人影。又逢不知道哪里来的野猫声响,心里只觉得慎得慌。
拿近了灯笼放在脚边,弓着背一步一步走的小心翼翼。天际边一抹胧月,乌云遮光,若是没有手中的灯,我怕是找不着路了,穿过层林夹缝间,眼前豁然开朗。
是一方石桌。
御苑中菊花香肆溢,层林浓光淡影,片片红叶稠密地交织着重叠着,它就这么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连同着桌上的一方古琴。
我心中欢喜,连忙快步走了上去,拿起灯笼细细的看起来。石桌上笔墨纸砚齐齐,除了一方梧桐木制成的古琴外,还有一本琴谱。琴谱是新制而成,封面上端端正正用颜体写着“论方古谱”四个大字。字迹老练,想必也是练了有二三十年的人写出。
不知道方才抚琴的先生上哪儿去了,明知道乱翻别人的东西不好,却难挨不住心中的好奇,轻轻翻开琴谱来。
我心中暗自诧异,这琴谱中收录了许多从古至今名家之曲。像《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其中对指法更是有详细的记录。同弦或各弦,作数次者,轻重疾徐,指法中的抹、点、劈、摇更是具体。待翻到最后一页,我的目光便再也移不开来,那是,失传已久的《广陵散》。
我也是听琴鸿先生说过,《广陵散》一曲历来只有上阕,而下阕早已经失传很久。史记载录:聂政是战国授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十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己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
而这首《广陵散》就是聂政蛰伏十年之作。我深深叹了口气,这本谱子上的《广陵散》也不过只有上半阙,下半阙看起来似乎也是有人补上去的,只是在收尾处戛然而止,我心中不快,然而更令我感到心中悲凉的是突然间想起的这个故事。
以此情衬此景,难道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我深呼一口气,只将灯笼置于石桌上,拿起桌上的狼嚎笔,闭眼冥思了一阵,即以自己的心境补上了《广陵散》后半阙的结尾。我只盼是这个人能够看得懂我的心思,也懂我现在的处境。
所有的,包括情与仇,都再也由不得自己了。
我写下最后一个字,只抬头去看清冷的天,夜是愈发深了去,已经见不到月光,朦朦胧胧间下起了小雨,风乍吹起,我不由得觉得冷。
忽而如许焦急的声音来自身后:“小主叫奴婢好找,怎么呆呆的在这里失神?”
沉静突然被打破,我只好收了收神,转身望向如许,见是她拿着伞站在廊下,面色已经是焦急万分,语气里也有些埋怨。
我不过笑笑说:“是我不好,忘记了时辰。”
如许盈盈走到我身边,伸手将白狐裘袄的斗篷翻盖在我的头上,顿时才觉得暖和了不少,“眼看就要下雨了,小主要是得了病可怎么得了,回宫去吧。”
我只笑笑,将桌上的灯笼递给如许,柔声说:“我哪里那样金贵,只不过是小雨罢了。”
正说着,却听得空中雷声轰然大作,我吓得缩了缩脖子,见空中落下更大的雨滴,本走出几步的我再转头去看琴谱,那是露天的石桌,再不见有人来收,琴谱是要被淋湿的。我心下焦急,想要转身回去,却听得林间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不由又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