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父女对决
- 倾人城之皇后好无赖
- 久小纯
- 1906字
- 2014-02-25 14:18:51
安国君批好奏折,便来了文夕这里,等了许久,仍不见文夕,不免有些生气,暗自思忖着待会训戒文夕的话语。着实无聊,便随便翻了翻,也无非是些古董字画。兮和公主写得一手好书法,这是全东华皆知的事。安国君看到文夕近来写的几副字,进步不少,心里高兴许多。
墙上挂着几幅裱好的花鸟画,心想夕儿这丫头竟拐了梦儿这么多幅画,自己不过才要了几幅而已。来到文夕的香榻前,看到床头上有个小匣子,也没落锁,便打开看了,起初安国君以为是文夕临摹的书法,大致瞄了一眼便想放回去,但刚好看到文夕好像写到什么“公子”、“大哥哥”之类的,便来了兴致,细细的看着。
文夕刚刚在心中想了想和她老爹的对话,推门进去,见安国君不在外室,便朝内室走去。
“父皇,你在看什么?”文夕看到安国君在翻看她的小匣子,便飞快的跑过去,想一把夺过来。
安国君手腕一翻,轻易躲过。文夕又羞又怒,道:“父皇,您怎可乱翻夕儿东西。”
安国君笑眯眯的说道:“真是女大不中留啊,这么快就想嫁人了。”正说着,安国君收起笑容,“尚未出阁,就写些乱七八糟的情话,也不知羞。”说着将纸递给她,“你看你写的,‘吾抚其脸庞,勾其下巴,望其红唇,极想上去厮咬一番……’真是不堪入目!”
文夕扮作安子文时有一癖好就是调戏良家妇女和良家妇男。
文夕忆起来了,这是她当年跟着安子晟在北襄时,调戏一位大姐姐(后来才知被调戏的是位大哥哥,汗!)后,有感而发便记了下来。那个比女人还漂亮的大哥哥,尤其有一双夺目的狐狸眼,十分好看。因为这,文夕还一度嘲笑安子晟长的丑。文夕猛然想起什么,好像今天在茶肆那位蓝衣公子也有双勾人的狐狸眼,不过那男子的相貌就平凡了些。文夕平时并不是每天都记,不过一个月下来也会写上几篇,这么几年,也积累了厚厚的一打。想到这里,文夕顿时觉得心底发凉。
“父皇,您看了多少?”
“这个匣子里的东西么,统共也就看了两遍罢。”
文夕一口气差点提不上来,“也就看了两遍罢”,她父皇说得如此云淡风轻,她差点吐血而亡。
因为这当子事儿,安国君并没有过多的责备文夕,只是劝她以后收敛收敛性子,仔细寻个夫君,也好继承大统,他好安养晚年。安国君很是纳闷,别的国家皇子们为了夺得皇位,不惜手刃兄弟,怎么到了安国,皇位反而是块烫手的山芋呢?他曾委婉地向安子晟提及此事,结果这小子说自己喜欢纵情诗酒,向往归隐山林的生活云云,还愣是吓得一个月没敢进宫。于是安国君又将视线投到他的宝贝女儿身上,结果每每提及此事,就如今天这般。
“少女思春也是正常,你还是快些为父皇招个成龙快婿,也好托以江山。”
文夕闻此,习惯性的皱了皱眉头。
接下来便是经年不变的对话。
“父皇老了,就盼着你能继承大统,好享享清福。”
“父皇乃是不惑之年,年轻力壮的,不如趁着年轻多宠幸宠幸妃子,做做运动,给夕儿添个弟弟,也好分了夕儿的担子。”
“净说混话,你又不是不知父皇对你母后的情意。”半晌,安国君无奈的叹了口气,若是她知道自己将文夕教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估计会死不瞑目吧。
因为不知情事,文夕不觉得父皇宠幸别的女人有何不可,况且母后已去多年。估计她母后若是听了她的话会气的从棺材里蹦出来掐死她这个不肖女。文夕也曾想过将来她若是继承大统,纳几房小妾也是使得。若是他们相互争风吃醋,折腾些动静,想必皇宫也极是热闹。不会像现在的皇宫那么冷清。
多年以后,文夕嫁做人妇,尝尽情滋味,才知道自己当年的确混帐,也越发的对父皇敬重起来。
说起安国君,这里面有段旧事。安国君年轻时,也算风流,身边常有美人相伴。在安国君和文夕的母后秦皇后相遇之前,已有几个妃子,也生育了几个儿女。不过,子嗣甚是单薄。自古皇室中后妃的怀孕率极高,但婴儿的出生率很低,且死亡率极高。安国君后妃所生育的男婴,总是难活过周岁。
安国君初登大典之时,东华大地战火始息,形成五国鼎立的局面。为了维持东华的和平,各国有意通过和亲的方式,以姻亲为纽带使各国相互制约。安国便迎娶了东兆的两位公主。先是贤王迎娶了东兆的慧宁公主做了正妃。过了几年,安国君又迎娶了东兆最受宠的宣宁公主。慧宁公主便是安子晟的母妃,而宣宁公主便是文夕的母后,也是后来的秦皇后。
后来,安国君和秦皇后感情甚笃,被封为皇后。不久,就生下了文夕。说来,安国君也算是个痴情种。当时,秦皇后已宠冠六宫,安国君有意废除三宫六院。只是,皇太后不依,只得作罢。又过了两年,秦皇后产下一名男婴,可惜只活了三岁,便离奇死亡。安国君很是震怒。后来,查明乃是后妃所为,安国君当即废了三宫六院。从此再不纳妃。秦皇后因丧子之痛,不久便香消玉殒了。此后,安国君不曾宠幸别的女人。所以安国君一生无子。安国君和秦皇后的爱情故事在东华被传为佳话。安国君也是万千少女择夫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