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闭着眼睛,恍若未闻。宫婢似乎也觉得难受,方才小声对她道:“娘娘,她嗓子只怕不行了,要不要换个人来唱?”
她睁开眼,明眸善睐,只轻轻一笑。
“今天就到这儿吧。”说完伸手让宫婢扶着坐起来,拍了拍手,转身出去。
到了畅音阁外,看到莫离依着柱子打盹。她上去推了一把,莫离一个踉跄,惊醒过来。见秦惜望着她笑,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娘娘出来了,那咱们快回去吧。”
第二日一早,瑜嫔便来请安,将她谢了又谢。
她只淡淡笑:“瑜妹妹保养好身子是正紧,其他的不必放在心上。”
瑜嫔唏嘘几句,便顺着换了话。
瑜嫔本名姬瑜,是定国将军姬武名之女。将门之下,却养得一身书卷气,为人温婉柔顺,向来很得太后喜欢。姬武名与相国秦世书一武一文辅佐朝纲,所以两家颇为交好。秦惜幼时也曾与姬瑜一处玩耍,只是后来去了松月楼,再见既是她入主东宫,两人之间难免隔着一层。
“姬将军近来可好?”接过莫离递上的茶,随口问道。
瑜嫔颔首:“劳姐姐关心,家父一切安好。只是嵩允蠢蠢欲动,似是有意再掀战事。父亲年事已高,若他再上战场,妹妹难免担心。”说着眼睑微微垂下,叹息间一片惆怅。
秦惜了然地点点头。
先帝在世时曾与嵩允有过一场大战,为期十数年。幸得先帝运筹帷幄,再加上朝中各位大将奋勇杀敌,独孤皇后巾帼不让须眉,最终大败嵩允,使其元气大伤,不得不签下降书,割城数座。嵩允皇帝也由此一病不起,英年早逝。他死后,嫡子夏侯恪即位,长子夏侯昶监国。
她以前在松月楼习武时,也曾起过浪迹天涯的想法,让慕容带着她一起去嵩允。可是他说那里战败后一片狼藉,比不得乾华山明水秀,因此一直没有行动。
经过多年修整,想来嵩允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当初夏侯恪即位时不过十岁,他哥哥夏侯昶也不过十三岁,由此先帝并没有斩尽杀绝。现在看来当真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不免要劝慰瑜嫔一番:“十年前嵩允败给我乾华,十年后想必也不成大器。妹妹不必太过忧心。”
她双眸含泪:“妹妹明白,多谢姐姐。”
两人正互相劝慰,太后身边的月嬷嬷来请。秦惜便送走了瑜嫔,再梳洗一番,跟着去了朝阳殿。
太后正在用早饭,见她来,命人添碗筷,让她陪着。
她不过粗粗看一眼,皆是御膳房精心烹饪的佳肴。虽然美味,但一大早吃这样的东西未免太过奢侈。
于是连忙推辞:“臣妾方才用过了,多谢母后。”
好在太后也不勉强,草草吃完,移驾到正殿问了一遍后宫近况,她一一答完之后才进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