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动京师

  • 凰非皇
  • 飘一点墨轩昂
  • 1628字
  • 2011-04-25 10:55:21

洛阳曹操府邸——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曹操手中拿着宣纸,不住的叹道。没错,这正是连晨“作”的那首序。三公子口中的主公自然是曹操。

“主公,当时我们的人跟他到太傅府,亲眼见他进去的。一定是太傅府里的人。”

闻言——

曹操便陷入深深的沉思。

太傅——

“真是个有趣的人……”

啊~窃~~~

正在自责中的连晨打了个喷嚏。自嘲似的说道:“奇怪啦,谁在念我这是。”

他还不知道“他”的西亭序(那有个亭叫西亭)早已流传开来。即使没有后世铺天盖地的媒体,无孔不入的网络。

不知是谁暗中打探到那位高人西亭序的作者就栖身于太傅府内,这不,外面的文人早已纷至沓来。

“公子——

连晨的管家急急的跑进来。

“外面……外面好多的人,说是来找什么大才子的……。”

“哦——那关我什么是呢?”连臣疑惑的看着管家。眼神里满是“你管这么多干嘛?”

管家满脸委屈的看着连晨说道。

“不是,他们说大才子就藏在我们府里。”

“府里?”连晨更是疑惑,便问道,我们府里可有什么大才子吗?

管家想了便道:“冒似没有。”

连晨一副被你打败的神情,白了一眼管家说到:“走去看看怎么回事。”

连府外——

“快出来——大才子。快出来——大才子。”听这声音连晨就知道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且蓄谋已久的预谋。

见府门缓缓打开……

众人叫嚣声也慢慢变小了。

只见英俊少年让了出来,众人也就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才子。于是刚刚平静的场面有沸腾起来了。

一些人组织好众人大喊道:“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的好着急!”

连晨闻言几乎绝倒。

这都啥和啥呢?这是?

“各位青年才俊”,连晨一副老态容钟的模样说道。

大家见这个少年发话了,均缄口不言。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了。似呼都想听听这才子的教义。(大家都以为连臣就是那传说中的才子,其实本来也是.所以这还是个正确的错误。)

“我府邸之内真的没有大家所说的才子,不知大伙都在那里听说来的”连晨抱拳作揖的对众人问道。毕竟,这事他也疑惑。

有些门路的人知道这说话的少年,可不是什么寻常人。正是前一阵清君侧的主要功臣——当今太傅连晨。

也和一些不了解情形的人在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呢。

见连晨发问了,也不敢怠慢。一个年轻的书生恭敬的做了个作揖才道:“大人,不知道您府上可有人去流觞诗会?”

“流觞诗会?”连晨想来是有啊么回事也就不隐瞒,

“没错,我到过流觞诗会。”

这好像没什么错吧!连晨心想。

青年闻言,激动的大声道:“原来大才子是大人啊!”

当连晨还没反应过来时,众人就激动的欢呼雀跃。这都是咋啦?这些人,不会都疯了吧。

一首西亭序,大人您是我们洛阳文人的楷模啊!

这下连晨终于是反映过来了,感情是这回事。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惨戚戚。

连晨纯君子一个,当然不认欺骗大伙是不。一次义无反顾的承认:“大伙过奖了,只不过随口说说的序,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啥?如果一手空前绝后的序只是随口拈来,那——那大家真的不敢想下去。只是对连晨的崇拜更甚。

其中几个平时酷爱吟诗作对的年轻人,马上按耐不住,出来要连晨,在随口说说几首来。

连晨当然首先推迟一番,见不做几首,这些狂人是不会走的也不废话,张口就吟道: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晏殊的代表作,又毫无疑问的易主了。

众人还沉浸在这首诗的意境中时。连晨马上又一首脱口而出: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晏殊另一首蝶恋花,又提前问世了。连晨心想如果把后代的诗全用了。不知后世会不会还有大诗人出现。担忧中 ……

好诗!好诗啊!表现形式新颖,却别有一番意味。特别是后诗,格式完全打破原有诗的形式。可以说是开山鼻祖。

大人就请您将此诗定名吧!

连晨自然是以原题命之。也算缅怀我们的大师——晏殊。

自此,大家都知道。洛阳文人中崛起了一个新秀——太傅连晨。

出口成文。

先有,西亭序,后又浣溪沙,蝶恋花。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一时间,关于连晨的传奇故事,成为当时洛阳城内外,最热议的“新闻”。

………………………………支持……………………………………………………

**********************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