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玉佩。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九爷2x
  • 2028字
  • 2013-04-30 22:15:36

“过两日我要回雪瑞,舍妹在这里还请诸位照顾着些。”诸葛弘站起身

“放心,本王会好好看着她的。”殷素素反驳

“说要你照顾了,本公主会照顾自己。”几人被这两个小孩子的话逗笑,只有诸葛律神色凝重无比。

纪可人在屋子里呆着,晚膳也没吃。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狄野的住处。

“你还真会找地方,这般别致的院子也被你找到。”

“你若喜欢我送你。”纪可人摇摇头,

“这么大的院子我住着怪吓人的,我还是住家里。”

“就这么几个人?”纪可人看狄野身后的下人。

“我是来贺寿,何必带那么多人。”

“也对,”

两人骑着马慢慢摇着,谈天说地,看似游玩一般。终于到了要分离的时候,狄野取下腰间的玉佩。

“这玉佩我从小戴着,也算是我的信物。你拿着,若出了大事拿着玉佩来唐京找我”

接过玉佩,纪可人笑他想得太多。她只是一个弱女子,能出什么大事。而且现在皇上这么喜欢她。

狄野没回答,只是再三叮嘱把玉佩放好。

“一路小心”

狄野点头,看上去似乎还有许多话说,不过还不是时候。一甩马鞭扬长而去。狄野走了几天殷轩也赶回雪瑞。

日子还是一样过,纪严峰一去黄沙关就是两个月。转眼之间还有两个月就快过年,也没见他说要回来。帝都已经开始下雪,纪可人怕冷无论在那里都是一样。要么窝在将军府几天不出门,要么就在顶楼窝在软榻里。朝廷的事纪可人不想关心也不想知道,只是有个多话的小王爷,他就像是喇叭宫里一有什么动静纪可人也就知道了。

临近过年那段时间出现的盗贼越发猖狂。就像是一只小型军队,今天抢这里,明天抢那里。在百姓眼里他们杀的,抢的都是达官贵人。还会不时的接济老百姓。俨然成了他们眼里的义军,比起大和王朝那些见钱眼开,贪赃枉法的官员他们更愿意相信面前这些能带给他们温饱的人。皇上为了这事在宝宗殿里大发雷霆。立即下令要派重兵剿灭那帮乱党。还听说有些地方的老百姓居然把这些人藏在自己家里,帮他们对抗官兵。这不是好征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纪严峰呆的黄沙关更是离奇,纪严峰只带了两万大军前往,加上驻守的士兵也有五万左右。一到那些蛮夷就像消失了一般,就在纪严峰要请旨回朝时他们有凭空冒了出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雪瑞国那边也是如此。这军队撤也不行,长期任他们如此也不行。大和王朝同雪瑞国一起下旨,两国联手铲除这些蛮夷。急急调动大军,共十万杀出黄沙关。谁知黄沙关外不知何时潜伏了十五万大军,之前派虾兵蟹将就是为了把所有兵力引出来。大和王朝和雪瑞国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纪严峰还算理智,紧急关头带着剩下仍在顽强抵抗的一万多的士兵杀出返回关内。

雪瑞国就没这么好的运气,领兵大将战死蛮夷趁机攻进雪玉关,从此那里就像打开了一个缺口。等战报送回雪瑞国宫内时,蛮夷已经侵占雪玉关,不少雪瑞国的百姓死于蛮夷的铁蹄之下。大和王朝也是人心惶惶,纪大将军亲率十万大军火烧火燎的赶去黄沙关。唇寒齿亡这种事历史上屡见不鲜。纪可人在帝都听得也是心惊胆战,纪夫人更是日夜不能安寝。

“唐京有人传来消息唐皇驾崩。各方势力弩拔剑张,一触即发。”

纪可人手里的暖炉掉到地上。抓住诸葛弘

“你听谁说的?”

“宝宗殿传出来的还有假?九殿下还没赶回唐皇就驾崩,一些宗亲外戚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借口争夺皇位。”

“狄野不是内定的下一任君王?”

殷素素推开诸葛弘,讲着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就是因为九殿下还在宫外一时赶不回去,这遗诏也不可宣读。殿下又没有带大军同行,怕是有些心狠手辣之人想在外面置他于死地。”

“对,这已经是半月以前的消息。”

纪可人握着狄野的玉佩在心里祈求他平安无事。

又一个月过去,马上就要过年。黄沙关虽还有蛮夷虎视眈眈,各地又有强盗人数日益扩大越来越有军队的风范,可帝都里的这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依然不管。又从国库拿出大把大把的银子修葺,隆重的打扮配合过年的气氛。

宝宗殿依然每天如此,忙进忙出。听说当今圣上中途病了几次,不过这消息被严密封锁。还是让有些有心人带出来。一时间又闹得沸沸扬扬。更有人在猜测诸葛幕,诸葛冥,诸葛律各自都做好了争夺皇位的打算。悄悄在暗地里屯兵,笼络各个大臣。必要时杀进宝宗殿逼宫。纪可人听见这些的谣言不由摇头苦笑。真是小说看多了。谣言可谓,这些话还是传到宝宗殿,。当即下旨,让太子,二王爷,四王爷即日起不得参政。诸葛律手握兵权,还令他交出兵符。诸葛律在宝宗殿跟皇上吵闹一番。

诸葛律今年已经二十二,这十年为大和打下多少江山,赶走了多少次别国的侵略他自己都数不清楚。这江山虽是皇上和一些老臣打下来的,可保卫大和王朝,其中还不断扩大大和王朝的版图。这是诸葛律的功劳,如今就为民间的几句谣言,居然要他交出兵权。这是对他的侮辱。若他真有心夺位,只怕大和王朝没人能阻止他的铁腕手段。他在战场拼杀数十年,论兵法,论实战,论足智多谋,论文韬武略,论运筹帷幄,论骁勇善战,论所向披靡,论杀伐决断。大和王朝内绝找不出第二人。就是因为这样当今圣上怎可把兵权放在他手中。岂不是如芒在背,如刺在喉。需拔之而后快。

尽管诸葛律心里有再多的不满,真正闲下来就有时间陪纪可人,他也乐得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