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静静的夜
  • kelula
  • 1718字
  • 2011-07-30 10:58:48

初夏阳光不厚,浅浅地披在小乔的长辫子上、腰肢上。一只蝴蝶越过墙头,向墙外飞去。

小乔吃力地从井里提出一桶水来,冲进铜盆里,盆里马上浮再大大小小的“岛屿”。她用手按了按,架起搓衣板来。汗水在她的脸上结了一层细细的水珠,映得她的脸蛋更加粉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安国指着书上的字教她认。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小乔也跟着念。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安国又念。

“安国少爷,什么是关关雎鸠呀?”小乔问。

“关关就是一种鸟的叫声,这种鸟叫雎鸠。”安国思索着回答。

“什么鸟是关关地叫的呀?我怎么就没听过呢?”小乔笑道。

“我也不知道呀!也许在上古时代,就有一种鸟,真的关关地叫呢。”

“什么叫窈窕淑女呀?”小乔追问道。

“就是长得很好看的女孩子呗!长得好看的女孩子,君子就喜欢呗!”

“那长得不好看的女孩就没人要了是吗?”小乔笑道。

“那也不是,女孩长得不好看,贤惠就可以拉。再说,女孩子应该独立,自己有自己的主见,不应该等着别人来安排自己。”安国皱着眉头说。

“安国少爷,你说我好看还是不好看呀?”小乔把脑袋冲着安国说。

“你呀!黄毛丫头一个!一点也不好看!”安国满不在乎地用手指点着她的额头说。

“呀!好疼!怎么会?厨房的长工阿良就说我好看!”小乔不服气地说,腮帮鼓鼓的,生气了。

“你到底还要不要认字呢?”安国装作没看见似的,故意大声说。

“不认了!不认了!”小乔赌气地说。

“真的?”

“真的!”小乔说罢又狠狠地搓起衣服来。

安国偷偷瞥了小乔几眼,手肘轻轻捅了她一下,“真的生气了?”

小乔往边上挪了挪,没吱声儿。

“真生气拉?”安国不安地问。

小乔干脆一个转身,给了安国一个背影。

安国感到闯祸了,连忙低声下气地说:“小乔最好看,别生气了好不好?”

安国转到小乔面前,小乔不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冲着安国做了个鬼脸。

“你骗我!”安国恍然大悟,伸出手来在小乔胳肢窝上挠。小乔不由尖叫一声,笑软在地。

深深的庭院里,两个少年的嬉笑声透过重重的砖墙陶瓦,冲向云霄。

烟雾缭绕的佛堂里,向老太太捻动手中的佛珠,虔诚地向观音菩萨诵经。

笑声传到了向老太太的耳朵里。

向老太太恰巧捻到最后一枚珠子,听到笑声,竟然停了下来,慢悠悠道:“一定是安国少爷回来了。把他请过来。”

陪伴向老太太多年的老侍女玉娘连忙应诺:“是。”

不多时,安国已经在佛堂外面。

“奶奶安好!”安国向向老太太请了个安。

“安国少爷回来了,也不先向老太太请安,快跟老太太请罪。”玉娘嗔怪地说,一边慈爱地整理安国凌乱的衣服。

安国见状立即接口:“安国向奶奶请罪,安国回来太急了,忘了跟奶奶请安,奶奶别生气呀!”

向老太太不禁乐了,道:“你这个孩子呀!就是嘴甜。看你,连玉佩都快要掉了呢!”

安国走近向老太太身边,向老太太重新把玉佩紧了紧,说:“这块玉佩呀,可是你爷爷从缅甸带回来的古玉,经过得道高僧亲自诵经开光,是辟邪的宝物,千万不能弄丢了。你知道这么一块玉呀,是外面庄稼人几辈子的口粮呀!”

“知道了奶奶。”安国乖巧地回答道。

“怎么还戴着这个劳什子?”向老太太一眼瞥见安国脖子上挂着的银链,银链坠儿并不是长命锁,而是一把镶着花纹的十字架。

这个十字架是母亲唯一的物品。

安国还记得那是母亲亲手给他戴上,又紧紧地把他的脑袋搂在怀里,几乎让他透不过气儿来。这种感觉令他觉得十分悲伤,却又十分安全。这十字架上似乎还有母亲淡淡的香气,只要戴着它,母亲就仿佛在身边似的。

旁人无法给他这种既悲伤又安全的感觉,包括父亲。父亲还是那个父亲,但从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始,他就觉得父亲彻底地变了。对于父亲来说,自己一直没有变,向玉祺还是那个向玉祺。而对于向安国来说,父亲在他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他说不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却觉得父亲是变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即使是向老太太,也不过是一个陌生的熟人罢了。

向老太太一见那十字架,便没来由的产生一种抗拒感。那是异国的非同类的东西,它无时不在提醒着她自己最心爱的小孙子并非完全属于自己,他有一段岁月与记忆是属于他自己的,她无从了解,无从插手。她对于联系着现在与过去的这个十字架产生了一种反感,而这种反感却又无法诉诸言语。

她看着日渐长大的安国,心想,也该操办这孩子的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