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君听吾言
最新章节
书友吧第1章 --“父亲复官职,置办店铺”
柳闺言最近盘了个铺子,打算入手一些胭脂水粉,常年处在闺阁的女子不见天日,犹如井底之蛙。
可这位柳小姐却不似寻常人家的闺阁小姐,自从母亲生了病,她便在心里攒着一股劲儿,希望自己能够出息些,只为给母亲寻更好的大夫。平日里大多数都是姨母在照顾,以前那些经常来同母亲聊闲话的夫人们都避之不及,都怕被染上晦气。柳闺言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大哥在朝为官,平时下了朝便赶回府,照顾母亲,可大哥早晚都要成家,他怕是要顾不了多久。
近日姨母送来不少名贵药材,鹿茸,燕窝、说是给母亲补身子用的,最近母亲的身体又不大好了,连着几日咳嗽,浑身虚汗冒个不停,二表姐也是连着两个月在府上侯着,生怕母亲情况再差了。柳闺言的胭脂铺刚开张,姨母最近也不断往柳府跑帮趁着二姐一起照顾母亲。若不是大哥柳枭在朝为官,他们家还不止到何时才能恢复。
虽说柳家在清和年间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但因八年前父亲贩卖私盐,妄想垄断整个盐业,被皇帝免去户部尚书并打入大牢。这一下就给他们整个家族来了一记重锤。
柳闺言那时才八岁,并不知父亲犯了何罪,只听得母亲嘶声裂肺地哭,接着就看见父亲被大理寺的人押走了。那时起母亲到处寻其他府邸有大权的官老爷,甚至有的是当朝皇帝身边的红人,只为了给父亲减少罪刑,柳母到处寻人以至于到最后身心力竭,彻底病倒了。
回想到当年的事,母亲还会怨恨父亲,怎的这般不满足,只一味地贪图牟利,曾几何时,柳闺言偷偷听到柳父与母亲言辞不合,大多是因父亲贩卖私盐从中牟利,都说在官不言商,可父亲偏偏妄想鱼与熊掌都兼得,母亲总是劝他早些收手,可每次父亲都不听,终究还是酿成大祸....
从狱中出来以后,但老天偏没绝他的后路,就在他入狱的第三年,大哥连中两元,参加殿试是为榜眼,如今任翰林学士一职。之前大哥在早朝上因运河疏通治理一事为皇帝提出法子,皇帝很是欣赏他,当朝皇帝乃前朝公主所出,名为刘炫。柳枭趁皇帝高兴提起父亲任职一事,柳钊章出狱之后刘炫倒也不是没考虑过,最近户部缺人,于是便让翰林院起草诏令“任柳钊章为户部右曹侍郎。”
第二天一早旨意就下来了,付公公宣读完毕后,柳钊章接过旨,付公公趴在他旁边特意压低嗓音说:“陛下让奴家传个话,以后侍郎要小心些行事,莫要辜负皇上的一片苦心啊”。柳钊章连连点头,他是知晓皇上的用意,为的就是让柳幕更加效忠于他。
经过父亲的事,柳闺言便从此记在了心里,商贾之事向来要讲规矩,若是不讲,犯了律法不说,也会失去自己原有的东西。不过柳母向来教导有方,文采词藻品行教养以及对当朝律法的理解柳闺言都不曾落下,柳闺言尤其喜欢脂粉铺,几日前刚剪了彩头,榷品从大量的挑选,到最终采买,柳闺言都花了不少心思。
整个肆宅虽不说是富丽华贵的,但却别有小巧风雅之致,这宅子三分有余,房梁两侧各雕着一联水墨般鲤鱼戏水,旁边映着荷花娇嫩的模样,四面墙壁不施粉黛,只留着充满璞城肆市的人文风景图,衬着三四朵祥云,纯洁又不失单调。正门前檐挂着“柳氏镜花坊”的大牌匾,字迹似是米芾,其背景以赤丹衬托,字身以烫金印花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