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少年嬴政,在赵国为质

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即大秦庄襄王三年,春。

赵国邯郸,专门用来招待质子,提供住所的质馆。

“嗒。”

正堂内,一少年卷起竹简,并绑好,放在旁边已堆满的木案。

显然,读了好一会的时间。

他从后世穿越过来,成为创立几千年制度,建立第一个帝国的始皇帝,嬴政!

正因如此,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尽量不挫了两个字的含义,政哥的威名。

至少,不让那一个个遗憾,重新出现在人生中。

长平一战,受伤害最大的赵国庶人,农人极其仇视大秦。

庶人居住在城内,农人则居住城外,也就是农村,并非百姓。

百姓者,贵族的代称,或当地豪强,不管落魄与否。

作为质子的他,连带阿母赵姬受到围堵,住所遭打砸,有甚者要动手。

年幼的他,带阿母到赵王宫前,有不少人追来,被里面的禁军制止。

在质馆可以装作看不见,在王宫面前,赵国官方无法这么做。

眼皮底下,质子被庶人殴打,简直打了大秦的脸,将引起重大的外交事件。

平息没几年的秦赵之战,大概率会重新爆发。

质子不是人质,于诸国之间,广泛流传的质子外交。

自打那天,庶人和农人没来找麻烦,却是不买卖任何物品,隔绝交流。

嬴政理解他们的心情,没有为此恼怒。

超过一半的青壮年死亡,赵国随处可见丧礼,昏过去的老阿母,痛哭的妻子。

以及,茫然无措的孩子。

他们仇视有关大秦的一切,没有错,赵国谋取上党地区,也没有错。

大秦想上党地区,一样没有错。

错的是几百年的乱世,带来太多痛苦,无休止的征伐。

当他切身面临这种痛苦,统一天下,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信念!

他一边设陷阱打猎,河边捕鱼,坚持强身健体,以磨炼心志。

一边用积攒的钱财,向商人购买各类书籍,空闲时增加学识。

一次进山,遇见衣衫褴褛的老者,看年纪大,就给了一顿干粮。

不料对方是一位剑客,教了他一早上的剑术,恰好是一顿食物的回报。

毫无疑问,即便穿着破烂,也不接受这样的嗟来之食。

虽说教的时间短,嬴政的记忆力不弱,一一记下来,在后面慢慢练成。

九岁那年,祖父秦孝文王继位,生父派人来,说是可以回国了。

他一看只派了个代表,没选择回去,仍然待在邯郸。

回咸阳,富贵生活是少不了的,可以告别苦日子。

然而,以无声无息的方式回去,不会有谁重视,还会遭受轻视。

带来另外一个后续影响,不利继位后的掌权,将处处受制他人。

因此,他不会等到冠礼再掌权。

匆匆一过,来到庄襄王三年春,他已经十三岁。

一直等待的时机,要到了,也是时候回到咸阳。

见一见抛下他,以及阿母的生父,见一见未曾谋面的长辈,文武名臣们。

“阿政,今天的主食是粟米,配点牂酱,加个苋菜。”

普通穿着的少女,难掩天生丽质,已是亭亭玉立。

“阿房女,我来帮你。”

嬴政接过装有苋菜的竹篓。

“行,你把苋菜洗着,我煮粟米。”

夏房女看了一眼堆满的竹简,也就没去拒绝。

起初,她没同意帮忙,自己来就行了,一个人忙得过来。

接着阿政用菽,制成香香的油,加在菜里有味道多了。

还有牂酱,用打猎获得的肉制成,一种不错的配料,告别以前的难嚼。

等她学会,手法没那么熟练,阿政又帮了几天。

久而久之,只要不耽搁正事,每天一起烹饪,也是一种生活乐趣。

“忙活得差不多,叔刚好就回来。”

天没亮,嬴政就起来了。

口中的叔是阿房女之父,叫夏无且,祖上曾是赵王宫的太医。

两三代断了传承,传到叔这里,成了落魄的小贵族。

有姓氏也识字,地位和庶人一样。

不过,把祖上流传的医术学透,在附近特别有名气。

“嗯,今天一早出去,等会就回了。”

“我去采苋菜,遇见阿父在采药,他比我先下山。”

夏房女打开鍪的盖子,盛出牂酱。

通常把肉剁碎,盐和粱麴一起揉搓,用点酒涂在鍪里面,事先腌制上百天。

当然,鍪属于一种饮具,酒水不是经常有,凑合着用了。

“对富裕些的农人,叔便收一点,贫困者不收,需要经常采药。”

嬴政时不时在山上遇见。

这位叔的医德高,有自己的认知,不影响自身的情况下,做力所能及的事。

他和叔一家认识,并搭着过日子,缘由是在河边救了溺水的阿房女。

虽说还小,可认定他是唯一一个,和女儿有肌肤之亲的人,长大了必须娶。

那会,阿母听完事情的经过,也支持这个说辞。

原因很简单,以为回不去大秦,不如找个知根知底,有点手艺的媳妇。

阿房女符合阿母所想,看着长大的。

因此,阿房女和他形影不离,陪着练剑术,一起上山下山…

他会的,阿房女都会一些,自己也学到不少医术。

“阿政,你没和秦国派来的人走,不打算回咸阳了吗?”

夏房女知晓阿政的志向,结果迟迟没回家乡。

“当然打算回去,就在最近几天。”

嬴政没隐瞒。

“就在最近几天,阿政似乎料到会再派人来?”

夏房女所知的信息较少,却是听出别的意思。

“正是,这次跟上次不同,派来的不止一人。”

嬴政表达了肯定。

阿房女推断不到,很正常,她又不知朝堂形势怎样,后面的历史走向。

现在是二月春,再过将近三个月,就是生父驾崩的时间。

在大秦的朝堂,楚系的势力尽管达不到高祖母,即在宣太后时期,权倾朝野的程度。

但是,论朝中势力最强的,仍是楚系。

弟弟嬴成蟜比他小一岁,楚系视为下一代君王,有意推上王位。

反对的人就有生父,不会任由楚系膨胀,恢复到高祖母时期的势力。

对,把名字改成子楚,登上王位的必要手段,明智的做法。

否则,凭什么在诸多公子中,杀出重围晋升太子?

要知道,祖父膝下二十多个公子,不是几个,竞争多激烈可想而知。

当坐在王位上,就会感到楚系对自己的威胁,还有限制。

任由弟弟登上王位,将迎来楚系的第二个黄金期。

所以,本土老秦人,山东诸国出身的大臣,都会支持生父摁住楚系。

而坐稳丞相之位不久,尝到何为权利的吕不韦,一样不想弟弟登上王位。

生父一驾崩,意味着失去庇护,楚系不会让别人当丞相,必将换成自己人。

如此不利的局势下,唯有一个选择,迎他回咸阳继位。

版权:起点中文网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