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会员
杨震临床带教录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38.小儿养肝汤
本书是首届全国名中医杨震教授带教徒弟时之答疑解惑,及跟师门诊、教学查房之症情分析,真实、生动、全面的展现了杨震教授对中医学之见解、及其学术思想“相火气机理论”阐释,以及独道的临证经验分享,主要内容分为师徒问答、临证医案两部分。该书是从事中医专业人员值得一读的、理法方药完备的、自成体系的一部带教实录。
- 【正版无广】38.小儿养肝汤 更新时间:2023-09-28 16:59:49
- 37.甦脉百灵饮
- 36.通澼汤
- 35.疏肝健脾汤
- 34.柔肝养血汤
- 33.疏肝和胃汤
- 32.牛蒡子汤
- 31.瓜蒌牛蒡汤
- 30.滋脾饮
- 29.利咽解毒汤
- 28.舒筋饮
- 27.仙方承气汤
- 26.连紫汤
- 25.清风苓汤
- 24.桂附二仙汤
- 23.参灵颐肝汤
- 22.下石汤
- 21.玉参汤
- 20.乌百四皮汤
- 19.乌紫解毒汤
- 18.和胃汤
- 17.金砂散
- 16.补肝益肾汤
- 15.解郁汤
- 14.红虎汤
- 13.白莲化癖汤
- 12.桑明合剂
- 11.疏肝利胆汤
- 10.补肝颐气汤
- 9.柔肝补肾汤
- 8.解郁合欢汤
- 7.甲苓饮
- 6.疏肝五皮饮
- 5.疏络化纤汤
- 4.疏肝化瘀汤
- 3.疏肝理气汤
- 2.桃红化浊汤
- 1.茜兰汤
- 附:系列经验方
- 21.郁证、不寐、便秘(抑郁状态、高血压病2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20.鼓胀(肝硬化,肝性脊髓病)
- 19.鼓胀(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肝衰竭)
- 18.鼓胀、泄泻、虚劳(肝硬化失代偿期、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 17.积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萎缩性胃炎)
- 16.积聚(丙型肝炎肝硬化)
- 15.积聚(乙型肝炎肝硬化)
- 14.积聚、痞满(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浅表性胃炎)
- 13.积聚、头痛(乙型肝炎肝硬化、头痛)
- 12.积聚(乙型肝炎肝硬化、抑郁症)
- 11.胁痛、胸痹[肝囊肿(多发)、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 10.胁痛(非酒精性脂肪肝)
- 9.胁痛、白疕(中度脂肪肝、焦虑性抑郁症、银屑病)
- 8.胁痛(脂肪性肝炎、幽门螺杆菌感染)
- 7.胁痛、眩晕、鼻衄(脂肪肝、高血压病3级、鼻出血)
- 6.胁痛(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 5.胁痛[慢性乙型肝炎(中度)、脂肪肝、高血压病3级]
- 4.胁痛、痢疾(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结肠炎等)
- 3.胁痛、头痛(高血压病2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2.黄疸——阳黄(急性中毒性黄疸型肝炎)
- 1.黄疸——阳黄(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 二、住院病历
- (二)杂病篇
- (一)肝病篇
- 一、门诊病历
- 病案选录
- 150问:您临床自拟经验方“甲苓饮”治疗阴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效如桴鼓,其组方思想及用药体会如何
- 149问:临床治疗皮肤痤疮、湿疹时,您经验方“乌紫解毒汤”疗效显著,其辨治思路如何
- 148问:您治疗肝经郁热型高脂血症、脂肪肝时常用经验方“桑明合剂”,其用意何为
- 147问:您对于肝病中证属肝气虚患者常选用经验方“补肝颐气汤”加减,其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如何
- 146问:您常用经验方“金砂散”,与《古今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有何不同
- 145问:化肝煎与经验方“解郁合欢汤”在临床上如何区别应用
- 144问:您治疗肝郁证的经验方有“解郁汤”与“解郁合欢汤”之别,在临床中应如何区分应用
- 143问:黄芽汤与理中汤、四君子汤均有补脾益气之功效,三方有何不同
- 142问:麻瑞亭老先生的下气汤与黄元御所创的下气汤,二者组方思想有何区别
- 141问:您常用“滋脾饮”治疗脾阴虚证,其来源及组方特点如何
- 140问:您在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方面有哪些体会
- 139问:清震汤仅三味药,为何治疗头痛每获良效
- 138问:您在口腔疾患治疗中常用镇阴煎加减,其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如何
- 137问:《温病条辨》中三香汤在临床中如何应用
- 136问:您常用升降散,其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如何
- 135问:消瘰丸仅三味药,治疗瘰疬为何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 134问:“建瓴汤”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如何
- 133问:您对“五参丸”有何认识及临床体会
- 132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肝病和其他内科疾病中有哪些运用
- 131问:仲景四逆散体现了“左升右降,龙虎回环”的学术思想,您在临床有何用药经验体会
- 130问:您如何理解炙甘草汤,其临床应用如何
- 129问: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本为妇科第一方,在治疗肝病中您为何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 128问:您治疗妇人血瘀水停证时常用泽兰、益母草这一药对,临床有何体会
- 127问:您常将木瓜、白芍用于肝病兼经脉挛急者,临床有何体会
- 126问:对于脂肪肝、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您常用决明子、怀牛膝这一药对,请您谈谈此药对的临床应用体会
- 125问:您治疗脾胃病出现脘腹胀满时常用甘松、山柰药对,有何体会
- 124问:您治疗肝癌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其缘由为何
- 123问:临床针对长期饮酒者,您为何经常加入枳椇子、红豆蔻二药
- 122问:乌梅、紫草二药配伍常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
- 121问:您常用干姜、黄连治疗哪些疾病,临床药量如何把握
- 120问:您常用“二海”治疗哪些疾病
- 119问:您常将青风藤、海风藤二药配伍,善于治疗哪些疾病
- 118问:龟板与鳖甲这一药对您在临床上有何妙用
- 117问:您过去曾用茜草、紫草治疗小儿麻疹肺炎,然为何能用于肝病治疗
- 116问:您治疗急性重型肝炎、肝昏迷为何常用青黛、白矾这一药对,使用时有何注意事项
- 115问:您治疗肝病出现血证时常用阿胶,用意何在
- 114问:您的经验方“和胃汤”中加入连翘,用意为何
- 113问:您在肝病、肾病及一些杂病方面常用海马,有何用药体会
- 112问:您对地锦草的临床应用有何体会
- 111问:您治疗肝病肝肾不足证时常用山萸肉,其缘由为何
- 110问:您在肝病治疗中活血药喜用桃仁,其意为何
- 109问:在跟师过程中发现您经常用百合,对此有何用药体会
- 108问:您对桉叶的临床应用有何经验体会
- 107问:穿山甲善通经下乳,您在肝病诊治中有何妙用
- 106问:您在病毒性肝炎经验方“红虎汤”中用蜂房,其作用如何
- 105问:您的经验方“金砂散”中砂仁是主药,其用药含义是什么
- 104问:藤梨根在临床应如何运用
- 103问:您对蚤休有何临床应用体会
- 102问:您治疗肝病喜用鸡内金,其用药有何特殊意义
- 101问:您治疗乙型肝炎常用虎杖,对此药是如何理解的
- 五、方药新解篇
- 100问:您的学术风格讲究“淡、雅、疏”,临床治疗用药上如何体现
- 99问:历代医家论述的肝病治法繁多,临床应如何掌握主要的治疗原则
- 98问:您在临床善用、巧用八法,能谈谈您的应用体会吗
- 97问:二十八部脉中没有浑脉和滞脉的记载,但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时常遇到,您对这两种脉象有何认识
- 96问:您对弦、滑二脉有何认识体会
- 95问:革脉与芤脉指感略有相似之处,您能讲讲二者的不同之处吗
- 94问:脉象复杂难以揣摩,您在临床诊治中经常能辨别出多种复合脉象,有何诊脉体会
- 93问:望诊为儿科四诊之最,小儿望诊主要观察哪些方面
- 92问:您认为舌下络脉诊法对肝病诊治有何特殊临床诊断价值
- 91问:您重视观察舌下络脉,对于判断疾病有何临床意义
- 90问:您在湿热病辨治中重视观察舌象的变化,临床有何特殊意义
- 89问:舌诊时需要观察哪些方面,您能结合肝病患者舌象具体讲讲吗
- 88问:相火理论是否适用于小儿,在治疗上有无特殊之处
- 87问:“白莲化癖汤”体现了您怎样的学术思想
- 86问: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该如何辨治
- 85问:中医学用药讲究“引经报使”,您是如何应用的
- 84问:朱丹溪对于治痰理论有何诠释
- 83问:肝病湿热证在临床属难治之证,您有何治疗思路和方法
- 82问:您为何在临床养生方面注重保养阴津
- 81问:温病治疗过程中为何要强调注意“存阴”
- 80问:仲景认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他对黄疸的认识及辨治方法有哪些
- 79问:《金匮要略》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但如何来实脾
- 78问:肝病属肝郁脾虚证者,应该从肝论治还是从脾论治
- 77问:您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有何认识
- 76问:您是如何通过问诊、舌诊来诊断乙肝患者属肝经血热之证的
- 四、临床实践篇
- 75问:您如何评价中医经典在学生学习成长中所起的作用
- 74问:您在临床主张衷中参西、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其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 73问:您为何将脂肪肝命名为肝疳
- 72问:您为何将肝纤维化命名为肝痹
- 71问:您在温病治疗中为何重视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来指导临床
- 70问:“肝体阴而用阳”理论对临床肝病的辨治有何指导意义
- 69问:您对“疏肝健脾法”有何认识
- 68问:肝病患者的气郁证有何辨治特点
- 67问:“治肝十法”中“清肝息风法”在临床是如何应用的
- 66问:“治肝十法”中“柔肝养阴法”在临床是如何应用的
- 65问:您的“治肝十法”是怎样提出的
- 64问:为何八法中吐法更强调禁忌证
- 63问:如何理解“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 62问:如何理解“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61问:《内经》中“病机十九条”的临床指导意义是什么
- 60问:您在临床辨证时为何注重审察病机
- 59问:用现代研究如何解释命门及其功能
- 58问:历代医家对命门位置是怎样认识的
- 57问:关于三焦,现代研究有何主要的解释或发现
- 56问:如何认识三焦的功能
- 三、综合理论篇
- 55问:肝主敷和与“和法”有何关联
- 54问:为何五脏病均能从肝论治
- 53问:如何理解肝主敷和则肺气宣通
- 52问:肝主敷和在人体的功能表现有哪些
- 51问:请您谈谈肝主敷和的含义及历代医家对它的认识有哪些
- 50问:腠理疾病形成的病因病机与治疗大法是什么
- 49问:如何理解肝主腠理
- 48问:如何认识腠理的生理功能和特性
- 47问:广义腠理和狭义腠理各指什么
- 46问:何为腠理
- 45问:如何理解“胆为枢机、肝为枢能、三焦为枢道”
- 44问:肝为何能疏通筋脉
- 43问:如何理解肝能疏导卫气从而助眠安神
- 42问:卫气与肝有何联系
- 41问:如何理解肝主疏调生殖
- 40问:您对肝主疏泄的主要功能及异常表现如何认识
- 39问:您对肝主疏泄是怎样认识理解的
- 38问:如何理解肝主气机
- 37问:如何理解肝主相火
- 36问:您是怎样提出治肝五论的
- 二、治肝五论篇
- 35问:您提出的相火气机学说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
- 34问:如何认识肝气肝阳虚之证
- 33问:肝气虚与脾气虚均有气虚的相似症状,临床该如何辨治
- 32问:金元医家朱丹溪对郁病有深刻的认识,您能谈谈他是如何阐释郁病的吗
- 31问:如何理解疏肝调气之法
- 30问:针对气郁病证,历代医家是如何认识与辨治的
- 29问:气机失调的治疗原则包括哪些方面
- 28问:针对肝病中气机失调,您临床是如何具体辨证施治的
- 27问:您是如何运用气机理论指导肝病诊治的
- 26问:您在临床上如何运用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有何体会
- 25问:您在治疗气机失调时所强调的左升右降、心肾相交、龙虎回环是指什么
- 24问:黄元御注重气机,并提出“一气周流”理论,我们该如何去理解
- 23问:气机升降出入在人体五脏中如何体现
- 22问:如何认识人体的气机病变
- 21问:气机运行对人体有何重要意义
- 20问:气机运行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 19问:气机运行的主要通道是什么
- 18问:如何认识气机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
- 17问:历代医家对气机学说是如何认识的
- 16问:您能讲解一下气机的含义吗
- 15问:为什么相火学说可以指导肝病的诊疗
- 14问:如何理解肝肺是相火升降运动的动力
- 13问:命火、君火、相火三者存在怎样的关系
- 12问:命门在相火运行过程中有何重要作用
- 11问:相火的运行通道是什么
- 10问:湿热相火与湿热证有什么区别
- 9问:阴虚相火与阴虚证有何区别
- 8问:您的六型相火学说是如何提出的
- 7问:请谈谈您的相火观
- 6问:您的相火气机学说中所论述的君火、相火的含义是什么
- 5问:如何认识相火之变
- 4问:丹溪翁对相火有何独到的认识与理解
- 3问:历代医家对相火是如何认识的
- 2问:君相二火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理解
- 1问:如何理解《内经》中“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含义
- 一、相火气机篇
- 师徒问答
- 序言
- 《杨震临床带教录》编委会
- 作者简介
- 版权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杨震临床带教录》编委会
- 序言
- 师徒问答
- 一、相火气机篇
- 1问:如何理解《内经》中“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含义
- 2问:君相二火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理解
- 3问:历代医家对相火是如何认识的
- 4问:丹溪翁对相火有何独到的认识与理解
- 5问:如何认识相火之变
- 6问:您的相火气机学说中所论述的君火、相火的含义是什么
- 7问:请谈谈您的相火观
- 8问:您的六型相火学说是如何提出的
- 9问:阴虚相火与阴虚证有何区别
- 10问:湿热相火与湿热证有什么区别
- 11问:相火的运行通道是什么
- 12问:命门在相火运行过程中有何重要作用
- 13问:命火、君火、相火三者存在怎样的关系
- 14问:如何理解肝肺是相火升降运动的动力
- 15问:为什么相火学说可以指导肝病的诊疗
- 16问:您能讲解一下气机的含义吗
- 17问:历代医家对气机学说是如何认识的
- 18问:如何认识气机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
- 19问:气机运行的主要通道是什么
- 20问:气机运行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 21问:气机运行对人体有何重要意义
- 22问:如何认识人体的气机病变
- 23问:气机升降出入在人体五脏中如何体现
- 24问:黄元御注重气机,并提出“一气周流”理论,我们该如何去理解
- 25问:您在治疗气机失调时所强调的左升右降、心肾相交、龙虎回环是指什么
- 26问:您在临床上如何运用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有何体会
- 27问:您是如何运用气机理论指导肝病诊治的
- 28问:针对肝病中气机失调,您临床是如何具体辨证施治的
- 29问:气机失调的治疗原则包括哪些方面
- 30问:针对气郁病证,历代医家是如何认识与辨治的
- 31问:如何理解疏肝调气之法
- 32问:金元医家朱丹溪对郁病有深刻的认识,您能谈谈他是如何阐释郁病的吗
- 33问:肝气虚与脾气虚均有气虚的相似症状,临床该如何辨治
- 34问:如何认识肝气肝阳虚之证
- 35问:您提出的相火气机学说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
- 二、治肝五论篇
- 36问:您是怎样提出治肝五论的
- 37问:如何理解肝主相火
- 38问:如何理解肝主气机
- 39问:您对肝主疏泄是怎样认识理解的
- 40问:您对肝主疏泄的主要功能及异常表现如何认识
- 41问:如何理解肝主疏调生殖
- 42问:卫气与肝有何联系
- 43问:如何理解肝能疏导卫气从而助眠安神
- 44问:肝为何能疏通筋脉
- 45问:如何理解“胆为枢机、肝为枢能、三焦为枢道”
- 46问:何为腠理
- 47问:广义腠理和狭义腠理各指什么
- 48问:如何认识腠理的生理功能和特性
- 49问:如何理解肝主腠理
- 50问:腠理疾病形成的病因病机与治疗大法是什么
- 51问:请您谈谈肝主敷和的含义及历代医家对它的认识有哪些
- 52问:肝主敷和在人体的功能表现有哪些
- 53问:如何理解肝主敷和则肺气宣通
- 54问:为何五脏病均能从肝论治
- 55问:肝主敷和与“和法”有何关联
- 三、综合理论篇
- 56问:如何认识三焦的功能
- 57问:关于三焦,现代研究有何主要的解释或发现
- 58问:历代医家对命门位置是怎样认识的
- 59问:用现代研究如何解释命门及其功能
- 60问:您在临床辨证时为何注重审察病机
- 61问:《内经》中“病机十九条”的临床指导意义是什么
- 62问:如何理解“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63问:如何理解“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 64问:为何八法中吐法更强调禁忌证
- 65问:您的“治肝十法”是怎样提出的
- 66问:“治肝十法”中“柔肝养阴法”在临床是如何应用的
- 67问:“治肝十法”中“清肝息风法”在临床是如何应用的
- 68问:肝病患者的气郁证有何辨治特点
- 69问:您对“疏肝健脾法”有何认识
- 70问:“肝体阴而用阳”理论对临床肝病的辨治有何指导意义
- 71问:您在温病治疗中为何重视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来指导临床
- 72问:您为何将肝纤维化命名为肝痹
- 73问:您为何将脂肪肝命名为肝疳
- 74问:您在临床主张衷中参西、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其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 75问:您如何评价中医经典在学生学习成长中所起的作用
- 四、临床实践篇
- 76问:您是如何通过问诊、舌诊来诊断乙肝患者属肝经血热之证的
- 77问:您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有何认识
- 78问:肝病属肝郁脾虚证者,应该从肝论治还是从脾论治
- 79问:《金匮要略》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但如何来实脾
- 80问:仲景认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他对黄疸的认识及辨治方法有哪些
- 81问:温病治疗过程中为何要强调注意“存阴”
- 82问:您为何在临床养生方面注重保养阴津
- 83问:肝病湿热证在临床属难治之证,您有何治疗思路和方法
- 84问:朱丹溪对于治痰理论有何诠释
- 85问:中医学用药讲究“引经报使”,您是如何应用的
- 86问: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该如何辨治
- 87问:“白莲化癖汤”体现了您怎样的学术思想
- 88问:相火理论是否适用于小儿,在治疗上有无特殊之处
- 89问:舌诊时需要观察哪些方面,您能结合肝病患者舌象具体讲讲吗
- 90问:您在湿热病辨治中重视观察舌象的变化,临床有何特殊意义
- 91问:您重视观察舌下络脉,对于判断疾病有何临床意义
- 92问:您认为舌下络脉诊法对肝病诊治有何特殊临床诊断价值
- 93问:望诊为儿科四诊之最,小儿望诊主要观察哪些方面
- 94问:脉象复杂难以揣摩,您在临床诊治中经常能辨别出多种复合脉象,有何诊脉体会
- 95问:革脉与芤脉指感略有相似之处,您能讲讲二者的不同之处吗
- 96问:您对弦、滑二脉有何认识体会
- 97问:二十八部脉中没有浑脉和滞脉的记载,但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时常遇到,您对这两种脉象有何认识
- 98问:您在临床善用、巧用八法,能谈谈您的应用体会吗
- 99问:历代医家论述的肝病治法繁多,临床应如何掌握主要的治疗原则
- 100问:您的学术风格讲究“淡、雅、疏”,临床治疗用药上如何体现
- 五、方药新解篇
- 101问:您治疗乙型肝炎常用虎杖,对此药是如何理解的
- 102问:您治疗肝病喜用鸡内金,其用药有何特殊意义
- 103问:您对蚤休有何临床应用体会
- 104问:藤梨根在临床应如何运用
- 105问:您的经验方“金砂散”中砂仁是主药,其用药含义是什么
- 106问:您在病毒性肝炎经验方“红虎汤”中用蜂房,其作用如何
- 107问:穿山甲善通经下乳,您在肝病诊治中有何妙用
- 108问:您对桉叶的临床应用有何经验体会
- 109问:在跟师过程中发现您经常用百合,对此有何用药体会
- 110问:您在肝病治疗中活血药喜用桃仁,其意为何
- 111问:您治疗肝病肝肾不足证时常用山萸肉,其缘由为何
- 112问:您对地锦草的临床应用有何体会
- 113问:您在肝病、肾病及一些杂病方面常用海马,有何用药体会
- 114问:您的经验方“和胃汤”中加入连翘,用意为何
- 115问:您治疗肝病出现血证时常用阿胶,用意何在
- 116问:您治疗急性重型肝炎、肝昏迷为何常用青黛、白矾这一药对,使用时有何注意事项
- 117问:您过去曾用茜草、紫草治疗小儿麻疹肺炎,然为何能用于肝病治疗
- 118问:龟板与鳖甲这一药对您在临床上有何妙用
- 119问:您常将青风藤、海风藤二药配伍,善于治疗哪些疾病
- 120问:您常用“二海”治疗哪些疾病
- 121问:您常用干姜、黄连治疗哪些疾病,临床药量如何把握
- 122问:乌梅、紫草二药配伍常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
- 123问:临床针对长期饮酒者,您为何经常加入枳椇子、红豆蔻二药
- 124问:您治疗肝癌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其缘由为何
- 125问:您治疗脾胃病出现脘腹胀满时常用甘松、山柰药对,有何体会
- 126问:对于脂肪肝、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您常用决明子、怀牛膝这一药对,请您谈谈此药对的临床应用体会
- 127问:您常将木瓜、白芍用于肝病兼经脉挛急者,临床有何体会
- 128问:您治疗妇人血瘀水停证时常用泽兰、益母草这一药对,临床有何体会
- 129问: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本为妇科第一方,在治疗肝病中您为何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 130问:您如何理解炙甘草汤,其临床应用如何
- 131问:仲景四逆散体现了“左升右降,龙虎回环”的学术思想,您在临床有何用药经验体会
- 132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肝病和其他内科疾病中有哪些运用
- 133问:您对“五参丸”有何认识及临床体会
- 134问:“建瓴汤”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如何
- 135问:消瘰丸仅三味药,治疗瘰疬为何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 136问:您常用升降散,其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如何
- 137问:《温病条辨》中三香汤在临床中如何应用
- 138问:您在口腔疾患治疗中常用镇阴煎加减,其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如何
- 139问:清震汤仅三味药,为何治疗头痛每获良效
- 140问:您在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方面有哪些体会
- 141问:您常用“滋脾饮”治疗脾阴虚证,其来源及组方特点如何
- 142问:麻瑞亭老先生的下气汤与黄元御所创的下气汤,二者组方思想有何区别
- 143问:黄芽汤与理中汤、四君子汤均有补脾益气之功效,三方有何不同
- 144问:您治疗肝郁证的经验方有“解郁汤”与“解郁合欢汤”之别,在临床中应如何区分应用
- 145问:化肝煎与经验方“解郁合欢汤”在临床上如何区别应用
- 146问:您常用经验方“金砂散”,与《古今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有何不同
- 147问:您对于肝病中证属肝气虚患者常选用经验方“补肝颐气汤”加减,其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如何
- 148问:您治疗肝经郁热型高脂血症、脂肪肝时常用经验方“桑明合剂”,其用意何为
- 149问:临床治疗皮肤痤疮、湿疹时,您经验方“乌紫解毒汤”疗效显著,其辨治思路如何
- 150问:您临床自拟经验方“甲苓饮”治疗阴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效如桴鼓,其组方思想及用药体会如何
- 病案选录
- 一、门诊病历
- (一)肝病篇
- (二)杂病篇
- 二、住院病历
- 1.黄疸——阳黄(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 2.黄疸——阳黄(急性中毒性黄疸型肝炎)
- 3.胁痛、头痛(高血压病2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4.胁痛、痢疾(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结肠炎等)
- 5.胁痛[慢性乙型肝炎(中度)、脂肪肝、高血压病3级]
- 6.胁痛(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 7.胁痛、眩晕、鼻衄(脂肪肝、高血压病3级、鼻出血)
- 8.胁痛(脂肪性肝炎、幽门螺杆菌感染)
- 9.胁痛、白疕(中度脂肪肝、焦虑性抑郁症、银屑病)
- 10.胁痛(非酒精性脂肪肝)
- 11.胁痛、胸痹[肝囊肿(多发)、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房纤颤)、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 12.积聚(乙型肝炎肝硬化、抑郁症)
- 13.积聚、头痛(乙型肝炎肝硬化、头痛)
- 14.积聚、痞满(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浅表性胃炎)
- 15.积聚(乙型肝炎肝硬化)
- 16.积聚(丙型肝炎肝硬化)
- 17.积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萎缩性胃炎)
- 18.鼓胀、泄泻、虚劳(肝硬化失代偿期、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 19.鼓胀(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肝衰竭)
- 20.鼓胀(肝硬化,肝性脊髓病)
- 21.郁证、不寐、便秘(抑郁状态、高血压病2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附:系列经验方
- 1.茜兰汤
- 2.桃红化浊汤
- 3.疏肝理气汤
- 4.疏肝化瘀汤
- 5.疏络化纤汤
- 6.疏肝五皮饮
- 7.甲苓饮
- 8.解郁合欢汤
- 9.柔肝补肾汤
- 10.补肝颐气汤
- 11.疏肝利胆汤
- 12.桑明合剂
- 13.白莲化癖汤
- 14.红虎汤
- 15.解郁汤
- 16.补肝益肾汤
- 17.金砂散
- 18.和胃汤
- 19.乌紫解毒汤
- 20.乌百四皮汤
- 21.玉参汤
- 22.下石汤
- 23.参灵颐肝汤
- 24.桂附二仙汤
- 25.清风苓汤
- 26.连紫汤
- 27.仙方承气汤
- 28.舒筋饮
- 29.利咽解毒汤
- 30.滋脾饮
- 31.瓜蒌牛蒡汤
- 32.牛蒡子汤
- 33.疏肝和胃汤
- 34.柔肝养血汤
- 35.疏肝健脾汤
- 36.通澼汤
- 37.甦脉百灵饮
- 【正版无广】38.小儿养肝汤 更新时间:2023-09-28 16: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