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1评论

第1章 古怪的报料

南方的夏季,因为季候风的影响,雨总是下得又急又大,紧锣密鼓地敲打着玻璃窗,还不时炸开一个个巨大的响雷。

尽管已是夜晚,报社大楼依然灯火通明,采编人员都在加班。

丁翘坐在办公室里,双眼盯着电脑,心思却全被窗外的雨牵引去了。

那天夜里,也下着这么大的雨,也响着这么吓人的雷,一道惨白的闪电突然直劈下来,把黑暗的天空撕成两片,把周围照得如同白昼,接着,她看见了那瘆人的一幕……

一只手从后面拍在她的肩上,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啊的一声跳起来,来人也被她的反应吓坏了,手足无措地看着她,一迭声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吓着你了吧,我不是故意的……”

是同事赵莞。

丁翘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不关你的事,是我太敏感了。”

赵莞审视着她苍白的脸,关心地问:“你怎么了?视频剪辑好了吗?”

她们都是《江台都市报》的新媒体记者,身兼摄像、文字、剪辑等数职,现在各种新生的电子产品被新闻界广泛应用,记者也变得越来越全能,但此刻,丁翘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她走不出那天晚上的阴影。

“丁翘你怎么了?虽说你上周做了大新闻,可也不能吃老本呀,再不干活这个月你该完成不了任务了!”

部门每个月对记者的考核均有定量,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才能领稿费,如果视频新闻的点击量超过十万,还能额外获得奖金。虽然丁翘不差钱,但赵莞知道,她在乎面子和声誉。

一向勤奋好学的丁翘,怎能允许自己在月度考核中不及格?

赵莞盯着丁翘,见她依然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便小心翼翼地问:“我的小翘翘你是不是……被人抛弃了?来,告诉姐,让姐为你难过一分钟。”

除了这个原因,赵莞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让天天像打了鸡血般斗志昂扬的丁翘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更何况,她上周才做了一条轰动全市的大新闻,当然,赵菀也不相信丁翘会失恋,如果婚恋市场也有金字塔,那丁翘应该是排在最上端的——毕业两年来,她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上一个被拒绝的,是一个副市长的儿子。

按照赵莞对丁翘的了解,丁翘是绝对不能容忍“被抛弃”这样的字眼放在自己身上的,她必然会跳起来用激烈的语言乃至行动捍卫自己的“清白”。

可是此刻,丁翘却没有如赵莞预期的那样奓毛起来,依然是一副闷闷的样子,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低声说:“老赵,你相信这世上有……那种东西吗?”

赵莞被她的语气和样子吓了一跳,怔了一下,才茫然地问:“什么东西?”

丁翘正想回答,一个惊雷裹挟着闪电突然从窗边掠过,把窗外摇晃的树影照得像张牙舞爪的怪物,她不由得顿了一下,才含糊地说:“就是……那种东西!”

赵莞看了一眼黑黝黝的窗外,像是安抚丁翘一般,略微提高了声调:“当然不相信!”

丁翘抬起头,默默地看了赵莞好一会儿,叹了一口气才说:“我也不相信,可是……我在浪琴湾,真的撞邪了!”

浪琴湾是一个小渔村的名字,位于广东省江台市的最南边,村子附近除了山就是海,没有水田,也没有旱地,所以当地的村民不叫村民,叫渔民。

据说,因为特殊的地貌和海边的岩石影响,浪琴湾的海浪与别处的海浪不一样,它们朝岸边扑打翻滚的时候,会涌动出特殊的节奏,如果在寂静的夜里细细倾听,海浪声像是古琴在弹奏。

浪琴湾距离市区有两百公里,位置偏僻,对有着丰富海洋资源的江台市来说,它并不具备特别优势,自然得不到官方的额外垂青,这令它得以保持原生态而没被过度开发。

这几年,随着驴友的宣传,浪琴湾开始受到外界的注目,渐渐地有人在那里开了酒店,据说生意还不错。

丁翘去浪琴湾采访,也正是因为这家酒店。

那天是周末,她正在办公室加班,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

电话那头,是一个有点怪异的男声:“你好,是《江台都市报》吗?”

“是的,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我是浪琴湾的渔民,我想向报社反映一件事,你们能来采访吗?”

“这要看具体是什么事情,要不您先说一下?”

“三年前,这里开了一家酒店,每天深夜酒店都把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偷排入海。”

“酒店没有环保排污设施吗?”

“有,但是成本太高,他们只在上级来检查时才启用环保设施,平时都是趁涨潮时偷排。”

“嗯,我明白了,谢谢您的报料,我要向领导请示一下才能决定去不去采访。如果去再跟您联系。”

丁翘客套几句,正想结束这个报料电话。其实她清楚,这个新闻报料的含金量并不高,如果只是酒店偷排,新闻性不算强,顶多知会一声环保部门便算是尽了媒体的监督义务了。

对方也许也是这么想的,突然又说:“我还有事情要说。”

丁翘耐心地问:“什么事情?”

对方说:“他们,还用声呐探测器捕鱼。”

丁翘微怔,作为一名文科生,她对声呐探测器一无所知:“声呐探测器是什么东西?是国家禁止使用的吗?”

对方似乎没料到遇上了一个小白,顿了一下,才缓缓地说:“声呐探测器是利用水中声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的电子设备,会令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丁翘总算听明白了:“呃,是不是跟电鱼一样?”

“不一样,声呐的杀伤范围更宽广,一旦开启,几百米以内的鱼类会惊慌失措地浮出水面,胡窜乱撞,最终衰竭死亡。”

丁翘惊呼:“天啊,这太可怕了!行,我答应你,一定去采访!”

对方似乎很满意丁翘的回答:“谢谢你。”

“对了,你还没告诉我这家酒店叫什么名字,在哪个路段?”

“吕仁酒店,一下船就能看到,不会认错的。”

“吕仁?”

“老板就叫吕仁。”

“行,我到了再跟你联系。”

想不到对方竟然说:“不,你不能跟我联系。”

丁翘一下子就明白了对方的顾虑:“你放心好了,我们会保护报料人,不会对外泄露关于你的任何信息。”

对方犹豫了一下,说:“行,那你把你的手机号码告诉我,必要的时候,我找你。”

丁翘把号码告诉他,并明确表示自己明天会出发去浪琴湾采访,对方这才满意地放下电话。

虽然对方不愿意说自己的号码,但丁翘并不担心,只要翻查报料电话上的来电显示就可以了。丁翘把来电显示上的号码输进手机的通讯录里,备注什么名字好?她犹豫了一下,输入三个字:机械男。

对方说话的声音,怪异中带着一种机械式的腔调,不像是正常人类发出的声音,丁翘判断,这个人应该是在手机中安装了声音转换软件,估计是担心被人认出声音。

带着恶作剧的心理,丁翘拨打了刚存进通讯录的电话号码,电话里传出一个有礼貌的女声:“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嗬,关机了,警惕性可以说非常强了!

丁翘哭笑不得,不禁对这个报料者产生好奇,戒心这么重的人,不像是普通的渔民兄弟呢!

第二天是周一,丁翘向主任报了题目,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出发了。她没有带电脑,也没有带相机,部门给每个记者配备的手机,已足以应付录像、录音功能,作为一个已工作两年的“老记者”,她知道这次采访的目的是暗访,行李越简单轻便越好。

她背着小背囊刚走出报社大楼,便听到有人在大声呼叫自己的名字:“丁翘,小翘翘!”

她站定回头看,好不容易才辨别出声音是从楼上传下来的,便仰起头朝楼上望,刺眼的阳光晃得她眼睛发花,她不由自主地伸手挡在额前,才看清楚三楼的一个窗台上钻出一个脑袋,是赵莞。

“老赵什么事?”

赵莞朝她摆手:“今天不要去浪琴湾了!”

“为什么?”

“今晚有台风!还有雷暴!”

丁翘看了看外边灿烂的阳光,大声说:“不会吧,天气这么好!”

“是真的!傍晚登陆!”

丁翘略为犹豫了一下,但想起自己在电话中已答应了那个报料人,那人也许还在眼巴巴地等着她呢,于是便说:“我今天必须去!我会小心的,你放心好啦!”

说罢扭头就要走,赵莞又大声叫:“那你等等我!”

她不知道赵莞还有什么事,只好站在楼下等她。过了一会儿,赵莞走出来,拿着一个薄薄的塑料包:“给!台风来的时候,伞是没用的,只能穿雨衣。”

丁翘有点感动:“哪儿来的?”

赵莞说:“上次跟三防指挥中心的人下乡时拿的。你今晚要在那边过夜吧?台风登陆的时候,你可千万别乱跑。”

丁翘笑了:“我乱跑干什么?我当然不乱跑,如果要跑,也是朝着新闻跑。”

赵莞被她弄得哭笑不得:“你也只能在我面前耍耍帅了,等你真的迷路了,那就真把脸丢到浪琴湾了!”浪琴湾和市区隔山差海的,大家开玩笑的时候,常用它来形容特别遥远的地方。

熟悉丁翘的人都知道,丁大小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认路——她是一个典型的路盲。她从小就在这座城市生活,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也在这里工作,但她对城市道路的记忆,仅限于家附近的街道。这两年幸亏有各种打车软件,给她的采访带来很大的便利,只是她每个月的交通费都比别人多许多。

有次她在外面采访完,想着反正离家也不远,就决定走路回家……不料短短的路走了半小时都没走完,刚好赵莞打电话问她回不回去吃饭,才知道她竟然南辕北辙,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了,而她竟然笃信自己没走错路。

后来赵莞常用这事来取笑她,去年报社新大楼刚落成的时候,丁翘每次上厕所,赵莞便提醒她:“记得带手机开导航,我怕你找不到回办公室的路。”

丁翘担心赵莞又扯起自己路盲的种种糗事,便故作大气地朝她挥挥手,转身大步流星地朝报社门口走去。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去,她不但迷路了,还差点丢了小命,遇上了一连串古怪的事情,甚至她的这一生,都与浪琴湾扯上了莫大的关系。

品牌:记忆坊
上架时间:2022-06-30 15:12:19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记忆坊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