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相识的缘份
最新章节
书友吧第1章 解语花(一)
怡芝从早上来教室,一直趴在课桌上,老师都来来去去几波了,她的头从没抬起来。
她在班上,默默无闻已经成了习惯,她习惯了,老师和同学们也习惯了。
她不太爱讲话,学习一般,有点偏科,语文偏好,数学偏差。
从她身边经过的老师,没有一位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同学们脸上虽有狐疑,也没有人真的来问。
同桌静觉得怡芝今天太反常,平日朝夕相处,她是最熟悉怡芝的人。她想怡芝那儿一定有事情发生,可能是非常重大的事,究竟是什么事呢?静忍了一会儿,以为怡芝伤心完了,会主动跟她说,谁知道,时间像是凝固了,无论什么时候看她,跟开始看到的一样,都是趴着。怡芝这样,如果静也像老师和同学那样不问,是不是太不近人情?
“怎么了,怡芝?”怡芝一动不动,丝毫不理会,像睡着了,偶尔微幅抽搐的肩膀暴露了真实的状态,原来她偷偷在哭。
“怎么了,怡芝?”隔了一会儿,静再问,怡芝还是没理,蕴藏的抽泣聚集在胸腔回旋。
静开始猜测,怡芝是不是受了委屈?她家里有个妹妹,妹妹只比她小一岁多,难道是妹妹给她的冤屈?怡芝是个宽容的姐姐,她妹妹是个小刁蛮。
姐姐是要让着妹妹的。在妹妹面前,怡芝没有一点做姐姐的派头,她总是忍让:家里买新衣服,一定是先买妹妹的,妹妹从不穿她的小衣服;有好吃的,也是让妹妹先挑,她都会拿剩下的那份。
怡芝该不会为妹妹吧?
静忽然想起,怡芝跟她说这些时,并没有特别生气,从小让着妹妹都成了习惯,习惯到最后,都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了。
那是为什么呢?
看怡芝不理她,静开始有点着急了。她心里是藏不住话的,有什么就说什么。
“是你妈妈打你了?”如果被妈妈打,真够让人伤心!想想妈妈都什么形象,温言软语,善解人意,精心照顾,和蔼可亲。怡芝最喜欢妈妈,如果被喜欢人的打了,那真是天底下最悲催的事。
看见怡芝没动静,静继续说,“其实被妈妈打了也没什么啊,她今天打你,明天还是会喜欢你,你放心,我说的是真的。”“妈妈打你,也许是想打给妹妹看,让妹妹知道,什么事是不能做的,谁叫你是姐姐呢,总会吃点亏。”静在那像个专家,剖析着怡芝伤心的种种可能。
“被妈妈打,好歹还是女的打女的,只要不是被爸爸打就好。”女孩都不能忍受被爸爸打,如果被爸爸打,那就不是伤心了,而是绝望。女儿都是爸爸的公主,想想,公主都被打了,那算什么,失去了尊贵的身份,顿时沦为一普通女娃娃!
听到静的公主理论,怡芝哭得更厉害了,肩膀抖动的幅度越来越大,还会听到鼻子和嘴里同时发出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如交响乐般的声音。
不会吧,真的是被爸爸打了!被她的乌鸦嘴言中了,打在前,说在后,不能怪她吧。静可以确定一点,怡芝这么伤心,原来是因为爸爸。再怎么说呢?静也不知道还该不该开口继续。
中午,怡芝终于抬起头,静赶紧凑过去看怡芝的脸,天啊,躲在眼镜后面的眼睛都变成红桃子了,这么严重的伤心!
“你帮我跟老师请个假,我下午不上课了。”怡芝收拾好桌面的东西,她的东西一直都在书包里,早上就拿了个笔盒出来,笔盒连打都没打开过,所谓的收拾,不过就是把笔盒放进书包。
“哦!”静赶紧答应着,生怕晚一秒答应,怡芝又多一秒伤心。静只希望能为她点什么,让怡芝觉得,周围的一切依然美好,并没有她想的那么糟。
这学期,静才刚被调到跟张怡芝坐一起。
静爱讲话,老师为了让她少讲话,别的学生都是同性坐一起,唯独静安排跟异性坐,憋太久,这学期老师终于大发慈悲,安排了一女同桌。
和男生坐一起,三八线总少不了,每次趴桌子上睡觉,或者写作业,身旁的男生总会小声提示,你越线了!静以为男生胸怀会宽广一点,老这么跟她斤斤计较,后来,被那男生日日熏陶,她也成了差不多的样子,那条线变得像国境线,神圣不可侵犯。那线的垂直空间,也无时不刻的制约着人的气场,到了边界,会自动减弱收敛。
其实,那男生也是班上最爱讲话的男生,老师总有办法对付班上调皮的学生。他总在那儿自言自语,一个人分饰多角,演个小话剧,或者与他喜欢的各类人物隔空喊话,整一场心灵独白。那年,把全国警察忙得天昏地暗的“双王”在没抓到之前,男生每天祈祷,要他们躲好,不要被抓到......每次看身边男生的各种输出,静都叹为观止,没想到一个人讲话的套路也可以层出不穷!她从不与那男生纠结价值观的问题,也许,每个小男生心里对英雄的解读不一样,没有是非,就是看酷不酷。
下课了,静会忍不住表扬身边的男生,他太精彩了,跟他一个人坐,像跟一群人在坐。处久了,三八线也没那么强制,主要看心情,哪天心情不好,那条线又回来了。
无论和谁坐,喜欢讲话的习惯静一直未改,连同她的好奇心和求解欲,在这里,求解跟求知是没什么关系的。
求知时,静是不会问的,只会动脑筋想,想通了就明白了。
求解是描述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有时甚至连逻辑关系都找不到,是每个人面对同样一件事的不同行为表现。
比如,静的视力好,她非常羡慕视力不好的同学,他们有眼镜做掩饰,很难看清真实的状况。
静发现,镜片后面的眼睛,首先在镜片的作用下面积变小了;其次是你很难分辨清楚他们的关注点在哪儿;其三,也是最优势的地方,如果你打瞌睡,被镜片反光之后,很难被老师发现。
静上课的时候,最爱东张西望。老师讲老师的,她在那望她的。
她会看,谁谁谁今天穿了件什么衣服,谁谁谁精神状态不好,谁谁谁在睡觉,谁谁谁在看小说,谁谁谁在吃东西.......
看见项明明嘴边的肌肉在那儿左右上下的翻滚,静忍不住笑出了声,实在没收住。吃东西都会发出声音,为了不出声,同学们都摸索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可以不停地吃,周围的人却听不到。
她亲眼看见项明明在课间买的花生豆,这家伙,正在细细的小心的消灭它们,问题是还一本正经的表情。吃的人没什么,看的人反而笑出声。
“林静,你笑什么?”静的笑暴露了她跟老师的步调明显不一致,正巧老师走到她身旁。
“恩,没笑什么?”静赶紧收起笑神经,看着老师,有点无辜的脸。
“我明明就听到你刚才在笑。”打扰了严肃教学氛围,还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激起了老师的怒意,本来还只是一点点指责。
“我真没笑什么,就是突然想笑,然后忘记在上课,就笑了。”
静没跟同桌讲话,也没交头接耳,继续跟她理论,只能将本该分配给全班同学的上课时间,绕进老师的质疑,和静无辜的解释大战中,关键是所有的人都没在这段时间内获得好处,理性的老师自己转弯,说了句,“你好好听课,不要开小差!”,继续讲课。
这就是林静,她总喜欢在学校做跟学习无关的事,在家里好好学习。学得差不多就行了,学习太好太累,静无意做前三甲,跟在后面,不要太远就好,她像天生就知道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没必要那么竭尽全力,学习之外有太多更有趣的事。
跟怡芝同桌后,静每天用大量的时间观察怡芝。
怡芝皮肤很白,脸像银盘,月牙般的眼睛挂在银盘之上,总在笑的样子。静开始不知道这是怡芝的标配表情。有时跟怡芝讲话,看见她笑以为她在听,可过一会儿,怡芝会问,“你刚才说什么?”
怡芝的笑,不是在倾听,不是因为你说话的内容,不是因为眼前发生的任何事,是没有表情的表情!静花了很长的时间适应怡芝的这个表情。后来跟张怡芝讲话前,静都会先争取得到她声音或者肢体的支持,如果没有互动,静的话肯定会石沉大海。
怡芝说话时,比旁人的动感多一点。她嘴角有颗饱满的黑色的痣,也会随着说话一起动,怡芝还习惯在说话时将整个嘴唇无意识的集中,使嘴唇看起来更醇厚性感。
每次看怡芝说话,静都会出神,为什么她的表情是那样?
张怡芝没有明眸皓齿,可她的专属神态也让静看得如醉如痴,静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捕捉怡芝面部神经的运动轨迹,甚至回家后对着镜子模仿,太难了!刻意和无意营造的表情散发出的味道,如同自然花果香和调制的香水,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这位女同桌,像一缕和煦的春风,吹拂着静那颗浮躁的心。她不会发脾气,不会生气,也不会大声斥责。她的语速跟牛顿第一定律一样,在忽略摩擦力的影响下,总是匀速前进。
静的奇谈怪论怡芝也很喜欢听,听的时候,她会咯咯地笑出声。
静没事时,会想办法让怡芝真的笑,看见她开心,静也特别开心。
所以,张怡芝这次一定是碰到了大麻烦。
因为她脸上自然带笑的表情消失了,换成满脸抹不开,飘不散的愁云,厚厚的宽宽的,似乎看不到边。而且听力全失,几乎是油盐不进,充耳不闻。
静都记不清,她问了多少次“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每次问的口气还尽量不一样,就这几个字,静用尽了所有的声调,甚至断句的可能,想让听的人,感觉每次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减少烦躁和抵触的发生。静自己都很佩服自己,一句相同意思的话被她演得像万花筒一般,就这表演功力,是不是可以去拿奥斯卡金像奖了。
可怡芝的嘴,像共产党员被抓一样视死如归,像久攻不下的坚城固池一样毫无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