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自序:感念故乡

1985年大学毕业前夕,全系四年综合成绩年级排名第一的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去北京读研的机会。

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够去首都北京学习和生活,这可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梦想,而我却轻易地放弃了。难怪我的同学们对此大为不解,一个个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我是一个怪人似的。其实,那时我的心中早已默默地有了一个更高的人生目标,那就是我要报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一家国家部委研究院工作。参加工作不久,我就和大学同班同学小寇(已去世多年,我非常怀念他)一起到清华大学招生办索取了一份研究生招生简章。待到回来一看就傻了眼,清华根本就没有我学过的相关专业,要想考上难如登天。

当时我一下子就蒙了,觉得人生顿时迷失了方向。很长一段时间,我彷徨无定,工作之余成天无所事事,蹉跎岁月。一晃,三年光阴如水流逝。

在百无聊赖中,恰巧同宿舍的小叶喜欢文学,床头上经常放着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我就随手翻翻,不承想,很快就入了迷。

我生长在农村,家境寒苦,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钱买闲书。在我参加工作以前,我压根儿就没有看过散文和小说。

从那以后,我竟躲进象牙塔里闷头看了六七年文学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一直浑浑噩噩地虚度了十年光阴,职业生涯原地踏步,一下子比别人慢了一大步。但我的阅读却有了很大的收获,我几乎看遍了所有的古典名著、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和小说,还背过一些古文及诗词曲赋。

看过许多文学作品以后,我居然鬼迷心窍地痴迷上了文学。其实我在中学期间不仅理科好,语文基础也相当不错。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一篇作文曾被班主任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过。

而且我慢慢发现,文学创作很具挑战性。文学是许多人难以逾越的高峰,它很能展现你的天赋和能力,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于是乎,我便从那时起,心中暗暗打定主意,我将穷极自己一生去跋涉充满荆棘坎坷的文学之路。

后来我调到国家机关工作。那些年,由于我文笔好,无论在哪个处或某个司工作,写稿子的任务总会落在我的头上,每天感到很疲困。加之文学界惨淡清苦,我又有了放弃文学创作的想法。结果,这一停就是十几年。

再后来我又到一家中央企业工作。那时我总在想,自己已到知天命之年,苦读文学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实在可惜。于是我又看起了文学书,这一看又是四年。

转眼到了2016年下半年,我觉得自己已看了十年文学书,应该试试牛刀了。于是我就动手写了第一篇散文《息县坡》,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一经发布,便受到读者特别是家乡人的一致好评。

当时刚刚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用法和操作都还不熟练,我就试着先发了第一篇散文《开采光明的人》(实是我写的第二篇散文,后来在《中国煤炭报》上全文发表)。《息县坡》是我在上面发布的第二篇散文,阅读量达到了2万余人次。息县县委机关报全文刊登,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台和团县委微信公众号都转发了此文,总阅读量达到数万人次。

之所以写《息县坡》,缘于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我是一个故乡情结很深的人,虽说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几十年,但每年春节,我都要回老家陪母亲过年。母亲去世后,我先在北京与爱人孩子一起吃年夜饭,再在正月初一或初二回老家看望大哥。

每次回家的路上,我总是有归心似箭之感,恨不得一脚跨入老家。而一旦踏上故土,我心里又总会激动难捺。故乡的岗陵平原河塘、乡风乡味乡情,都会让我感动莫名。也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我对故乡亲人和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才使我无怨无悔地迷恋上了文学。

在亲朋好友和众多读者的热情鼓励下,四年多来,我已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上发布140篇散文。去年6月,我将自己在2019年底以前创作的92篇散文辑录成册交给出版社,预备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

散文集《息县坡》收录的文章分四辑,反映家乡亲情的“故乡记忆”、讴歌爱国齐家的“家国情怀”、描绘仁爱友情的“心香情暖”和书写游历世界的“海外见闻”。“故乡记忆”部分是这部散文集的重头戏,虽只收录了我描写故乡的17篇散文,篇什和文字都不是最多,但在我内心中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饱含着我对故乡深沉的热恋情愫。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坡一水都和我血肉相连,是伴随我一生的深刻记忆,也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尽管这本散文集收录的文章内容十分庞杂,但我一开始即将文集定名为《息县坡》,因为我深深地热爱和怀念着我的故乡,对故乡的记忆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我也想借《息县坡》这本散文集作为我撷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瓣香,奉献给故乡的父老乡亲们,既为表达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为感念故土的养育之恩。

想法一经说出,便得到一些好友的肯定和支持。但也立即遭到不少好友的质疑和不解,说是《息县坡》根本涵盖不住整个文集的内容,书名和内容不甚吻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也是犹豫不决。

一位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博士老乡的话终于让我下定了决心,因为他真正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他说,只有先是民族的,才有可能是世界的;只有先是息县的,才有可能是河南的,是中国的。

周博潇

2021年5月7日

上架时间:2021-12-06 15:43:37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