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楔子

天下事虽由天命亦靠人事。人之善恶,天亦有知。话说唐宣宗大中六年,唐宣宗无事,读《史记》,得知周朝命数八百载,心中无限羡慕,转眼一想,周得天下于商,商得天下于夏。夏商周革命迭起,周虽命数悠长,然亦覆灭。不知唐朝能否得万年天下,永不改朝换代。于是命人召来太史,估算唐朝命数。太史闻得旨意,遂赶来宫中,不知所为何事。宣宗道:我闻夏商周相继革命,周祚最长,得国八百载,不知大唐命数可否如周祚同长,亦可否有万世之基。太史道:五行轮回,风水流转,万年不变,亘古未有也。周祚八百载,听天命,顺民心,故国祚悠长。唐若效法周朝,亦可八百载,但万年实在与天意不符。五行轮回,乃天意,凡人不可违抗也。宣宗道:可否占卜得知唐朝命数为多少年。太史道:臣夜观天象,见彗星冲斗。北斗主中国,请皇帝以此事写一字。卑职予以占卜。皇帝遂写一彗字。太史道:彗字,拆字乃三三三川,三百三十年,川乃江河,乃江山之意,此三百三十三年之天下也。唐之天下为三百三十三载,庄宗听罢喟然叹曰:可惜可惜,未如周祚之长,亦未有万年天下。沉吟片刻道:可否又破补之法而得万年之天下。太史道:观中许愿,不知可否。宣宗于是大摆水陆道场,前往道君观前往祭拜。许愿大唐万年不易。天神得知告知天帝,天帝得知大怒,李唐素来仁德,吾亦许之三百三十三年天下,今其主贪得无厌,欲其国与天地同寿,置天地于何处,今特扣去五十载之运,特选真主降临中国,待唐朝气数已尽,君临天下。众神听后立即进行布置。特选东方青龙宿下凡降临中国。

且说洛阳城内一位道士名叫王仙人。做梦做到天神旨意真主下凡。天神选中两家忠良为真主之家。一位是杨令公家,一位是将军赵宏胤家。杨家久负盛名,王仙人先找到杨家,跟他说了此事。杨家与赵家世交,杨家将此事也告诉赵家。按照王仙人的指点,在黄河岸边,有一座武成王姜子牙庙,庙里有武成王神龛,抽签决定谁为天子。夕阳西下之际,杨家人到了庙里,只见神龛前条几上有签桶,心想抽签决定谁家出真命天子,那我来抽签,赵家不来,上天肯定会照顾我杨家的。又一想,我与赵家乃世交,于是先代表赵家抽签,抽中的签上有个龙头,上写真命天子。杨家人不死心,给自己杨家也抽了一签,只见签上有个龙角,上写挂角将军。是上天决定杨家为将军世家也。

且说这赵家,郡望乃在天水,人称天水赵家。原籍涿州,后从军。到了赵宏胤这代,做了将军,驻守洛阳夹马营。赵宏胤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自从赵家抽签得了龙头天子,不久赵家又生了一个男孩。这名男孩出生后,满屋香气,赵宏胤给这个男孩取名香孩儿。香孩儿长到几岁。赵家又出生了一名男孩,出生时候满屋光芒四射,赵家以为这个男孩和前面所生的男孩一样是个大命人,取名赵匡义。后来又有一个男孩出生赵家,取名赵匡美。赵匡胤长到十六岁。自己在家感到烦闷,于是向父母说自己准备到外地去游历,向父母要了点盘缠,到外地游览去了。赵匡胤先到了襄阳,在一座寺院里住宿下来,和一个老和尚经常聊天,老和尚告诉赵匡胤:“你家世很好,又有非常之相貌,应当往北方去找一份好差事。”赵匡胤听从了老和尚的建议,现回家跟家人说明了情况,家人希望他能独撑门面,找到一份差事。于是写了书信介绍他到泽路节度使郭威那里去谋份职业。赵匡胤拿着书信到了郭威那里,交上书信,郭威看了书信,便把他安排到卫队营。赵匡胤跟随郭威征战四方。后来郭威当上了枢密使。后汉沙陀皇帝刘承佑忌惮郭威,趁郭威外出征战之际,杀害了郭威和其内侄兼养子柴荣的妻子儿女。郭威在军中,被部下拿件黄袍披在身上,拥立为皇帝,回师汴京,斩首刘承佑。登基做了皇帝,国号大周,立柴荣为太子。赵匡胤因拥立有功,得到重用。过了几个月郭威病死。柴荣即位。赵匡胤为副都点检。因有民间有谣言说:点检做天子。柴荣将都点检撤职,提升赵副都点检匡胤为都点检。柴荣攻打南唐,赵匡胤为主帅,占了南唐江淮之地。后柴荣企图进攻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柴荣率领大军前往北伐,赵匡胤为作为大将跟随。契丹守将听说周军来伐,弃关而降。柴荣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三关。大军继续往北前进。到了一处丘陵地带,柴荣问手下将士:“此处为何地?”有部下说到是回龙坡。柴荣觉得此地为凶险之地,自己为真龙天子,回龙意味龙归天,犯了地名,遂感到不适,急忙命大军回师。回到京城,不久病故。柴荣幼子六岁登基。

第二年正月,有探报来说契丹来袭。宰相命赵匡胤带军前往御敌。赵匡胤带领大军走到东京汴梁东北几十里处的陈桥驿。大军休息。赵匡胤正在大帐里休息,忽然听到外面喧哗,不久几员大将和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进到帐中,赵匡胤急问有何事。大将石守信说:“我们替主上卖命,可惜主上年幼,不知我们辛劳,等到他长大后,就会把我们忘掉。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不如点检做天子,可知我们辛苦。”赵匡胤十分害怕,连连推脱,这时部下早就准备了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倒头便拜赵匡胤,赵匡胤很无奈,对部下说:“我同意做皇帝,但是你们必须听我安排。”将军们都同意了。赵匡胤说:“第一要事为大周皇族太后不得侵犯,不得侵扰百姓。”大臣们都表示赞成。大军在赵匡胤的带领下急忙回到汴梁。周朝太后皇帝和宰相大臣们都同意赵匡胤做皇帝。于是赵匡胤建国号大宋,改元乾德。是为“黄袍加身,陈桥兵变”。一代真主赵匡胤执掌乾坤,大宋朝由此诞生。

赵匡胤被后人称为宋太祖,宋太祖与宰相赵普商议,“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召集诸位拥立有功的大将吃酒席。在酒席前宋太祖对拥立有功的大将们说:“做皇帝前整天忙碌睡不着,做了皇帝以后还是睡不着。”众将急问为什么,赵匡胤说:“我对你们是放心,万一有一天们的部将将黄袍加到你们的身上,你们不当皇帝行吗,”众将急问怎么办?赵匡胤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如此短暂,不如多买良田子女玉帛,荣华富贵享受不完。”第二天诸位大将称病不上朝,上书交上兵权。赵匡胤找了一些资历较浅的将军顶替诸位位高权重的大将。

过了些日子,赵匡胤又与赵普商议,统一天下之大计,应先南后北,先平定南方小国,再北伐灭北汉和夺回被契丹占领的幽云十六州。不久宋朝开始统一之战,先后灭掉南平,南唐,楚,南汉,后蜀等国。吴越王钱氏愿意贡土称臣。

赵匡胤做了十九年皇帝,染病归天,弟弟晋王开封府尹赵匡义继位,赵匡义为避赵匡胤的讳改名赵光义。

赵光义继续统一进程,接受吴越王钱椒的贡土,灭北汉。又于雍熙年间北伐契丹,但大败而归,是为“雍熙北伐”。自此宋朝放弃幽云十六州的收复。

且说赵光义有三个儿子。长子赵元佐,次子赵元僖,三子赵恒。赵元佐聪明好学,为人正直。赵元佐原名赵德崇,字惟吉。从小就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才智。宋朝建立四年后,在赵光义二十五岁时出生。在其六岁时进入私塾开始学蒙学,《千字文》,《蒙求》,《太公家教》,《初学记》。赵元佐尤其喜欢《太公家教》,他知道姜太公是武圣人,是了不起的大英雄。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对《太公家教》的内容十分上心。一次赵元佐学到“弟子事师,敬同如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日为父。”先生问到:“可知何解?”赵元佐说到:“夫子我敬之,夫子一日为师,我一日敬之如父。夫子为师道,我方敬之,夫子非父母,父母方为终生父母,即使为父母者,父慈子孝,夫子不为师道,恐遭万人唾骂。”先生哑口无言,跟晋王说到此子聪明过人,非池中之物,必是龙飞九天。晋王听后大喜,重赏先生,让先生继续教授赵元佐学习。

赵元佐还学习骑射。在赵元佐十三岁的时候,一次和父亲到郊外打猎。见到一只小兔子。父亲让他射箭,他对准兔子一箭射中,赵光义非常高兴。赏赐给他弓箭以予奖励。赵元佐心中非常得意,并向父亲说今后希望能征战沙场。

赵元佐还有两个弟弟,二弟赵元僖,三弟赵恒。赵元僖与哥哥赵元佑十分不同,沉稳坚毅,不善言词,但内心十分忠厚。三弟赵恒则是内心善良,想法单纯的贵族子弟。也十分爱学习,不想轰轰烈烈,是只想平安度日的一位忠厚之人。

赵元佐与叔父赵廷美相好,赵廷美即是赵匡美,为避两位兄长之讳而改之。太宗怀疑弟弟效法自己欲登皇帝之位,屡屡训斥排挤廷美。元佐屡屡护着叔叔。后来放火烧掉父亲的宫殿,而且还喜欢用小刀伤人。太宗将其贬到外地。立元僖为太子,但元僖不久生病死去。太宗见自己的儿子被废,另一个儿子也病亡,皆因皇位继承而起。在朝会上,太宗向大臣们说道:“我子先后废亡,欲立太祖子为皇嗣,不知如何。”平时爱打瞌睡的宰相吕端立刻说道:“不可不可,当立陛下子为帝,太祖子乃陛下侄子,不可立。”太宗听罢感觉在理,于是立自己三子赵恒为太子。

我们不再详细介绍赵元僖,且说赵恒是怎样的人物。

赵恒是赵光义二十九岁时生的儿子,出生于开封晋王府,母亲为赵光义王妃李氏。赵恒原名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乾德六年正月,李氏梦见裙子上落有太阳,遂怀有身孕。十二月二日出生于开封晋王府。出生时赤光满室,左足趾有纹路呈天字。从小就很聪慧,与诸王子玩耍,摆兵部阵,自认为元帅。太宗皇帝非常喜欢他。

太平兴国八年,授校检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名元侃。淳化五年九月二十六岁,授封寿王,加校检太傅、开封府尹。至道元年八月二十七岁进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恒。

赵恒贤德开明,礼贤下士。寿王地位在宰相之上,大臣对其自称为臣,寿王不受。见贤士李至,李沆,必先拜之,接送出门到台阶下。开封政务繁忙,寿王留心狱讼案件,裁决恰当,上下无不称好,京城监狱空空如也,没有人犯驻留,太宗皇帝屡屡嘉奖寿王。

赵恒不仅勤学经史子集,而且还学习兵书战策。学习武功刀马。一次在校武场,赵恒能够抬起一个石磙,大概有四五百斤重。骑马射箭百步穿杨,可以射中百步之外的铜钱。

赵恒为人温和,谦恭有礼。文采出众。曾在一次与大臣的酒席前众人皆称赞读书明智,朝廷应该鼓励读书人勤学经典,赵恒诗兴大发,遂作励学篇诗一首,诸位大臣连连称赞,为之折服,励学篇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励学诗流传于世,读书人皆传颂佳句,津津乐道,皆拜服赵恒之文采。对其勉励都深深感激,读书之风大开。这首诗直到今天仍然为世人称颂。

赵恒当上皇太子三年后,太宗因北伐契丹中箭伤久久不能治愈,病重。临终前,太宗召儿子至榻前。说道:“五季朝代更替,十国并立,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周主幼弱太祖取而代之,统一天下。太祖病故,其子尚幼,为防五季幼主登基,朝代更替之故事。特让我继承皇位,今天下稳定,当效父死子继之古训,由你继承,太祖子乃我之侄子,乃汝手足,当善待之。汝当为大宋天下为念,为百姓做主,紧遵祖宗之法,善待忠良有功之士。学习古代贤德帝王之术,王者之道,重贤能去奸人。勤于政务,勿贪图享乐,玩物丧志。修养身体,理好家事,教育宗室子弟从良从善。勿急勿躁。勿忘吾言。”言罢泯然而逝。赵恒跪立床头,点头答道:“吾记下矣,父皇勿挂念。”

赵光义去世后,按照惯例先发喜诏,后发丧诏。颁布登基诏令,改明年为咸平元年,上赵光义尊号为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于洛阳河南府永熙陵。庙号太宗。

上架时间:2020-09-12 20:58:22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