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更新时间:2020-07-17 12:58:33
- 二
- 一
- 回忆毛泽东同志对纺织工业的关怀和决策
- 四
- 三
- 二
- 一
- 毛泽东同志对纺织工业的关怀
- 愿天下人民尽丰衣
- 鞠躬尽瘁70年
-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 坚定而质朴的共产党员
-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 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奋斗
- 忠诚无私的革命家 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 三、“纱布之战”
- 二、主持第一次全国棉花会议
- 一、决定上海纱厂不搬家
- 《钱之光传》第十四章
- 纺织工业光辉的十年
- 品种
- 单位面积产量
- 总产量和棉田面积
- 棉花的生产
- 发展趋势
- 简况
- 纺织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技术基础
- 工业规模迅速扩大
- 品种花色丰富多彩
- 生产水平迅速提高
- 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
- 中国毛纺织工业在迅速发展
- 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 把轻工业的建设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 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高速度发展轻工业
- 我国轻工业发展的根本道路
- 要更好更快地解决人民穿衣问题
- 全国纺织工业学大庆会议胜利闭幕,李副主席作重要指示,康副总理作重要讲话
- 革命加拼命干出一个纺织工业的现代化来
- 解决好八亿人民的穿衣问题
- 四、加强商标管理要解决的几个方针政策问题
- 三、普遍采用商标好处甚多
- 二、外销纺织品实行商标共用利少弊多
- 一、目前纺织品大多数是没有商标的
- 纺织产品有必要普遍采用商标
- 群众要求纺织品恢复商标,注上厂名
- 五
- 四
- 三
- 二
- 一
- 重视商标管理 发展名牌产品
- (四)关于改进管理体制问题
- (三)关于发展纺织工业的技术政策问题
- (二)“以进养出”发展纺织品出口外销
- (一)在较高的水平上解决九亿多人的穿衣问题
- 三
- (八)大搞“以进养出”,通过发展出口带动纺织工业的生产、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 (七)坚持以质量、品种为中心,把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全面带动起来
- (六)大力推进科学管理,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 (五)把科研、革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 (四)坚持专用设备有条件自己造的就自己造,使纺织工业的发展建立在自力更生为主的基点上
- (三)实行农业原料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
- (二)抓好挖潜、革新、改造,发挥老基地、老企业的根据地作用
- (一)按照适当集中、建立基地的方针,进行新厂建设的合理布局
- 二
- 一
- 《新中国纺织工业三十年》首篇
- 纺织工业要为四化多做贡献
- 把纺织工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采取特殊措施把轻纺工业搞上去
- 把先进技术的引进与自力更生的建设结合起来(初稿)
- 把引进先进技术和自力更生精神结合起来
- 化纤工业的新发展
- 纺织原料基本立足国内
- 自己动手造机器设备
- 纺织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 从“衣被甚少”到低水平的解决
- 九亿人的穿衣问题
- 纺织工业要阔步前进
- 三、纺织工业扬长避短的十二个政策问题
- 二、一些经济工作的弊病,严重地阻碍着纺织工业生产、建设的扬长避短
- 一、“扬长避短”,对于纺织工业生产、建设的经济效果 有重大影响
- 关于扬长避短、加快发展纺织工业的一些政策问题的调研报告
- 从纺织工业看“扬长避短”
- 持续增产纺织品
- 化纤工业的新发展
- 设备和原料立足国内
- 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 从单调趋向多样化
- 从“衣被甚少”趋向丰富、提高
- 十亿人的穿衣问题
- 十二、把生活福利、劳动保护设施作为生产的基本条件来建设
- 十一、高瞻远瞩,抓好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 十、按照有利于提高工业组织程度的原则,确定纺织工业的管理体制
- 九、努力推行纺织企业的科学管理
- 八、实行以进养出、以质取胜的方针,大力推进纺织品的出口换汇
- 七、化纤工业建设是发展纺织工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 六、坚持自力更生制造纺织、化纤专用设备
- 五、实行适合国情的技术政策
- 四、老厂、老基地改造,要有通盘规划
- 三、组织纺织生产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 二、基本建设一定要讲投资效果
- 一、对原料资源要始终保持清醒的估计
- 纺织工业30年若干基本体会
- 四、中国纺织工业继续推进生产、建设中采取的一些基本方针政策
- 三、几个主要行业的发展问题
- 二、中国纺织工业行业结构
- 一、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中国纺织工业现状和展望
- 三
- 二
- (六)化学纤维工业从空白到初步奠定基础
- (五)纺织科技从“依样画葫芦”发展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 (四)从“洋布”和“舶来品”呢绒的倾销市场,转变为一年出口换汇三十几亿美元
- (三)从“事事仰赖外人”到棉、毛、麻、丝纺织和印染、针织等全套设备都能基本立足国内,而且还能出口、援外
- (二)纺织品生产的高倍数增长
- (一)纺织业设备规模的显著扩大
- 一
-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30年
- 三
-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年)
- (二)三年“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1957年)
- 二
- 一
- 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工业生产建设工作的回顾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 科技教育工作更好地为发展生产服务
- 纺织品的出口换汇进一步增多
- 技术改造工作迈出了新步伐
- 基本建设新增生产能力较多
- 纺织原料资源显著增多
- 纺织品生产持续高速增长
- 中国纺织工业
- 纺织品产销要适应市场新变化
- 纺织品产销要跟上城乡市场新形势
- 三、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技术改造
- (三)路子问题
- (二)方向问题
- (一)纺织工业技术改造应该考虑的国情
- 二、纺织工业技术改造的方向和路子
- (三)历史教训和当前仍然存在的矛盾
- (二)技术改造的六种类型
- (一)总的估计
- 一、纺织工业技术改造的历史经验和现状
- 我国纺织工业技术改造调查
- 二、纺织工业要做的工作
- 一、国内纺织品供求关系出现买方市场的主要标志
- 纺织工业要适应市场的新形势
- 《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
- 五、积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 四、增产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换汇率较高的产品
- 三、科技工作和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 二、基本建设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投资效果有显著改善
- 一、各种主要纺织产品全面增长
- 第五节 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在调整中改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与工业素质;企业工作由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1978~1982年)
- 六、扩大了纺织品的出口
- 五、群众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继续取得新成果
- 四、棉、毛、麻、丝等各个纺织加工行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 三、纺织机械工业的新发展
- 二、建设引进的4个大型石油化纤项目
- 一、纺织工业生产恢复快,上升幅度大,特别是发展化纤纺织品有了重大的进展
- 第四节 发展化纤纺织产品,建设大型石油化纤企业,棉、毛、麻、丝纺织生产能力进一步发展(1967~1977年)
- 四、大力推进纺织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三、贯彻工业七十条
- 二、调整基本建设的重点
- 一、把产品质量摆在突出地位
- 第三节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提高纺织产品水平,抓紧化纤工业建设,积极发展科学技术(1958~1966年)
- 四、完成对私营纺织业和手工纺织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发展学校教育和在职训练,培养技术力量与专业人员,适应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
- 二、以计划管理、技术管理为中心,加强基础性业务建设,提高国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发挥国营经济的领导作用
- 一、完成200多万锭棉纺织工业的建设任务,扩大内地纺织工业的基础
- 第二节 以棉纺织工业为重点进行大规模建设,提高国营企业管理水平,逐步完成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7年)
- 五、组建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和机械制造力量,进行重点建设
- 四、充分利用原有基础,积极进行改革,发挥生产潜力
- 三、开源节流,增加纺织工业原料资源
- 二、稳定纱布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
- 一、接管官僚资本纺织企业,扶助私营纺织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 第一节 迅速恢复生产,并为纺织工业大发展进行准备(1949~1952年)
- 《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
- 四、纺织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 三、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
- 二、纺织原料资源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重
- 一、主要纺织设备规模和主要纺织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 第四节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地位
- 四、纺织工业为繁荣城乡市场,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作用
- 三、纺织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大量生产用纺织品
- 二、纺织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 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保障了全国人民的衣被供应
- 第三节 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五、造就了一支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干部队伍
- 四、纺织科技工作广泛开展,日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 三、纺织原料和设备基本立足国内,自力更生的能力日益增强
- 二、纺织工业的行业结构和地区布局有了显著改善
- 一、新中国纺织工业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部门
- 第二节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 五、旧中国纺织工业的若干历史特点
- 四、抗战胜利后的纺织工业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纺织工业
- 二、中国纺织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
- 一、中国机器纺织工业的产生及其初步发展
- 第一节 旧中国纺织工业的概况
- 《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
- 四、通过访问、考察,对西欧国家纺织业的发展经验和管理经验,有了更多的认识
- 三、对西欧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探索了扩大对西欧经济共同体(EEC)纺织品出口的对策
- 二、对西欧各国发展装饰织物、服装生产的路子有了较具体的概念,将能在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三大支柱产品中加以借鉴
- 一、为发展中、比两国纺织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 关于中国纺织工业代表团访问比利时的报告
- 中国纺织工业的“世界之最”
- 纺织工业新起飞的启示
- 我国人民纺织品消费正由“温饱型”走向“小康型”
- 我国化纤工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 “产业春秋”丛书之《纺织大国》首篇
- 《中国纺织工业》大画册
- 《中国近代纺织史(1840~1949)》(上、下卷)
- 二、后20年:圆了“纺织大国”梦,踏上“纺织强国”征途
- 一、前30年:奠定“纺织大国”的基础
- 《中国经济辉煌的五十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特大条目
- 四、纺织工业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 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居世界首位,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 二、纤维原料资源在世界上占有很大比重
- 一、主要纺织设备规模和纺织品产量居于世界首位
- 第五节 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地位
- 第四节 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巨大成就
- 五、旧中国纺织工业的若干特点
-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纺织工业
- 三、“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纺织工业
- 二、中国纺织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
- 一、机器纺织工业在中国的发端
- 第二节 机器纺织工业在中国的兴起和取代手工纺织业
- 第一节 正在迅速推进现代化的传统工业部门
- 《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纪录·纺织卷(1949~1999)》
- 首发式新闻稿
- 序言
- 前言
- 《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纪录·纺织卷(1949~1999)》
- 20世纪最后一年的中国纺织工业
- 中国人终于圆了“纺织大国”梦
- 用30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九亿人民的衣被供应问题
- 无可奈何的慢板:20世纪上半叶
- 姗姗来迟的动力机器纺织业
- 百年回顾:中国纺织工业
- “世界纺织大国”梦想成真
- 结束发布票的短缺时代
- 走了半个世纪的“慢三步”
- 姗姗来迟的近代纺织业
- 百年纺织
- 五、因势利导发展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打造一大批最适宜于民营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发展平台
- 四、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三、以棉、毛、麻、丝纺织业的雄厚实力为依托,借鉴工业发达国家经验,着力发展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终端产品,并结合国情对三者比例加以量化
- 二、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倾全系统之力大规模发展化学纤维制造业
- 一、纺织系统自己造专用机器设备,而且是造棉、毛、麻、丝纺织和印染、针织、化纤等“大纺织”一应行业的成套机器设备。成套地研制,成套地实现国产化,成套地一次又一次升级换代。从而在根本上取得了纺织工业生产、建设的主动权
- 发展经济要搞战略
- 四、中国纺织工业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中显示出来的国际竞争力上升之快,所占世界市场份额之大,特别是在贸易顺差方面对中国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世界各国都为之瞩目
- 三、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实现历史性大跨越;特别是按人口平均的纤维消费量大幅度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值得国人高度注意并自豪
- 二、“大纺织”上、中、下游即“化纤—棉、毛、麻、丝纺织各行各业及针织业—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普遍景气、先后起飞;以此为基础的中国纤维产业链之完整、强劲,独步当代世界
- 一、纺织工业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远远超出人们预期
- 超过了人们原先最乐观的预期
- 卷首语
- 总序
- 插图
- 版权页
- 封面
- 封面
- 版权页
- 插图
- 总序
- 卷首语
- 超过了人们原先最乐观的预期
- 一、纺织工业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远远超出人们预期
- 二、“大纺织”上、中、下游即“化纤—棉、毛、麻、丝纺织各行各业及针织业—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普遍景气、先后起飞;以此为基础的中国纤维产业链之完整、强劲,独步当代世界
- 三、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实现历史性大跨越;特别是按人口平均的纤维消费量大幅度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值得国人高度注意并自豪
- 四、中国纺织工业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中显示出来的国际竞争力上升之快,所占世界市场份额之大,特别是在贸易顺差方面对中国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世界各国都为之瞩目
- 发展经济要搞战略
- 一、纺织系统自己造专用机器设备,而且是造棉、毛、麻、丝纺织和印染、针织、化纤等“大纺织”一应行业的成套机器设备。成套地研制,成套地实现国产化,成套地一次又一次升级换代。从而在根本上取得了纺织工业生产、建设的主动权
- 二、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倾全系统之力大规模发展化学纤维制造业
- 三、以棉、毛、麻、丝纺织业的雄厚实力为依托,借鉴工业发达国家经验,着力发展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终端产品,并结合国情对三者比例加以量化
- 四、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五、因势利导发展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打造一大批最适宜于民营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发展平台
- 百年纺织
- 姗姗来迟的近代纺织业
- 走了半个世纪的“慢三步”
- 结束发布票的短缺时代
- “世界纺织大国”梦想成真
- 百年回顾:中国纺织工业
- 姗姗来迟的动力机器纺织业
- 无可奈何的慢板:20世纪上半叶
- 用30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九亿人民的衣被供应问题
- 中国人终于圆了“纺织大国”梦
- 20世纪最后一年的中国纺织工业
- 《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纪录·纺织卷(1949~1999)》
- 前言
- 序言
- 首发式新闻稿
- 《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纪录·纺织卷(1949~1999)》
- 第一节 正在迅速推进现代化的传统工业部门
- 第二节 机器纺织工业在中国的兴起和取代手工纺织业
- 一、机器纺织工业在中国的发端
- 二、中国纺织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
- 三、“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纺织工业
-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纺织工业
- 五、旧中国纺织工业的若干特点
- 第三节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巨大成就
- 第四节 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五节 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地位
- 一、主要纺织设备规模和纺织品产量居于世界首位
- 二、纤维原料资源在世界上占有很大比重
- 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居世界首位,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 四、纺织工业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特大条目
- 《中国经济辉煌的五十年》
- 一、前30年:奠定“纺织大国”的基础
- 二、后20年:圆了“纺织大国”梦,踏上“纺织强国”征途
- 《中国近代纺织史(1840~1949)》(上、下卷)
- 《中国纺织工业》大画册
- “产业春秋”丛书之《纺织大国》首篇
- 我国化纤工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 我国人民纺织品消费正由“温饱型”走向“小康型”
- 纺织工业新起飞的启示
- 中国纺织工业的“世界之最”
- 关于中国纺织工业代表团访问比利时的报告
- 一、为发展中、比两国纺织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 二、对西欧各国发展装饰织物、服装生产的路子有了较具体的概念,将能在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三大支柱产品中加以借鉴
- 三、对西欧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探索了扩大对西欧经济共同体(EEC)纺织品出口的对策
- 四、通过访问、考察,对西欧国家纺织业的发展经验和管理经验,有了更多的认识
- 《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
- 第一节 旧中国纺织工业的概况
- 一、中国机器纺织工业的产生及其初步发展
- 二、中国纺织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纺织工业
- 四、抗战胜利后的纺织工业
- 五、旧中国纺织工业的若干历史特点
- 第二节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 一、新中国纺织工业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部门
- 二、纺织工业的行业结构和地区布局有了显著改善
- 三、纺织原料和设备基本立足国内,自力更生的能力日益增强
- 四、纺织科技工作广泛开展,日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 五、造就了一支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干部队伍
- 第三节 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保障了全国人民的衣被供应
- 二、纺织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 三、纺织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大量生产用纺织品
- 四、纺织工业为繁荣城乡市场,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作用
- 第四节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地位
- 一、主要纺织设备规模和主要纺织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 二、纺织原料资源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重
- 三、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
- 四、纺织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 《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
- 第一节 迅速恢复生产,并为纺织工业大发展进行准备(1949~1952年)
- 一、接管官僚资本纺织企业,扶助私营纺织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 二、稳定纱布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
- 三、开源节流,增加纺织工业原料资源
- 四、充分利用原有基础,积极进行改革,发挥生产潜力
- 五、组建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和机械制造力量,进行重点建设
- 第二节 以棉纺织工业为重点进行大规模建设,提高国营企业管理水平,逐步完成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7年)
- 一、完成200多万锭棉纺织工业的建设任务,扩大内地纺织工业的基础
- 二、以计划管理、技术管理为中心,加强基础性业务建设,提高国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发挥国营经济的领导作用
- 三、发展学校教育和在职训练,培养技术力量与专业人员,适应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
- 四、完成对私营纺织业和手工纺织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提高纺织产品水平,抓紧化纤工业建设,积极发展科学技术(1958~1966年)
- 一、把产品质量摆在突出地位
- 二、调整基本建设的重点
- 三、贯彻工业七十条
- 四、大力推进纺织科学技术的进步
- 第四节 发展化纤纺织产品,建设大型石油化纤企业,棉、毛、麻、丝纺织生产能力进一步发展(1967~1977年)
- 一、纺织工业生产恢复快,上升幅度大,特别是发展化纤纺织品有了重大的进展
- 二、建设引进的4个大型石油化纤项目
- 三、纺织机械工业的新发展
- 四、棉、毛、麻、丝等各个纺织加工行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 五、群众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继续取得新成果
- 六、扩大了纺织品的出口
- 第五节 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在调整中改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与工业素质;企业工作由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1978~1982年)
- 一、各种主要纺织产品全面增长
- 二、基本建设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投资效果有显著改善
- 三、科技工作和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 四、增产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换汇率较高的产品
- 五、积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 《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
- 纺织工业要适应市场的新形势
- 一、国内纺织品供求关系出现买方市场的主要标志
- 二、纺织工业要做的工作
- 我国纺织工业技术改造调查
- 一、纺织工业技术改造的历史经验和现状
- (一)总的估计
- (二)技术改造的六种类型
- (三)历史教训和当前仍然存在的矛盾
- 二、纺织工业技术改造的方向和路子
- (一)纺织工业技术改造应该考虑的国情
- (二)方向问题
- (三)路子问题
- 三、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技术改造
- 纺织品产销要跟上城乡市场新形势
- 纺织品产销要适应市场新变化
- 中国纺织工业
- 纺织品生产持续高速增长
- 纺织原料资源显著增多
- 基本建设新增生产能力较多
- 技术改造工作迈出了新步伐
- 纺织品的出口换汇进一步增多
- 科技教育工作更好地为发展生产服务
- 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工业生产建设工作的回顾
- 一
- 二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1957年)
- (二)三年“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年)
- 三
-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30年
- 一
- (一)纺织业设备规模的显著扩大
- (二)纺织品生产的高倍数增长
- (三)从“事事仰赖外人”到棉、毛、麻、丝纺织和印染、针织等全套设备都能基本立足国内,而且还能出口、援外
- (四)从“洋布”和“舶来品”呢绒的倾销市场,转变为一年出口换汇三十几亿美元
- (五)纺织科技从“依样画葫芦”发展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 (六)化学纤维工业从空白到初步奠定基础
- 二
- 三
- 中国纺织工业现状和展望
- 一、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二、中国纺织工业行业结构
- 三、几个主要行业的发展问题
- 四、中国纺织工业继续推进生产、建设中采取的一些基本方针政策
- 纺织工业30年若干基本体会
- 一、对原料资源要始终保持清醒的估计
- 二、基本建设一定要讲投资效果
- 三、组织纺织生产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 四、老厂、老基地改造,要有通盘规划
- 五、实行适合国情的技术政策
- 六、坚持自力更生制造纺织、化纤专用设备
- 七、化纤工业建设是发展纺织工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 八、实行以进养出、以质取胜的方针,大力推进纺织品的出口换汇
- 九、努力推行纺织企业的科学管理
- 十、按照有利于提高工业组织程度的原则,确定纺织工业的管理体制
- 十一、高瞻远瞩,抓好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 十二、把生活福利、劳动保护设施作为生产的基本条件来建设
- 十亿人的穿衣问题
- 从“衣被甚少”趋向丰富、提高
- 从单调趋向多样化
- 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 设备和原料立足国内
- 化纤工业的新发展
- 持续增产纺织品
- 从纺织工业看“扬长避短”
- 关于扬长避短、加快发展纺织工业的一些政策问题的调研报告
- 一、“扬长避短”,对于纺织工业生产、建设的经济效果 有重大影响
- 二、一些经济工作的弊病,严重地阻碍着纺织工业生产、建设的扬长避短
- 三、纺织工业扬长避短的十二个政策问题
- 纺织工业要阔步前进
- 九亿人的穿衣问题
- 从“衣被甚少”到低水平的解决
- 纺织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 自己动手造机器设备
- 纺织原料基本立足国内
- 化纤工业的新发展
- 把引进先进技术和自力更生精神结合起来
- 把先进技术的引进与自力更生的建设结合起来(初稿)
- 采取特殊措施把轻纺工业搞上去
- 把纺织工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纺织工业要为四化多做贡献
- 《新中国纺织工业三十年》首篇
- 一
- 二
- (一)按照适当集中、建立基地的方针,进行新厂建设的合理布局
- (二)抓好挖潜、革新、改造,发挥老基地、老企业的根据地作用
- (三)实行农业原料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
- (四)坚持专用设备有条件自己造的就自己造,使纺织工业的发展建立在自力更生为主的基点上
- (五)把科研、革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 (六)大力推进科学管理,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 (七)坚持以质量、品种为中心,把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全面带动起来
- (八)大搞“以进养出”,通过发展出口带动纺织工业的生产、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 三
- (一)在较高的水平上解决九亿多人的穿衣问题
- (二)“以进养出”发展纺织品出口外销
- (三)关于发展纺织工业的技术政策问题
- (四)关于改进管理体制问题
- 重视商标管理 发展名牌产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群众要求纺织品恢复商标,注上厂名
- 纺织产品有必要普遍采用商标
- 一、目前纺织品大多数是没有商标的
- 二、外销纺织品实行商标共用利少弊多
- 三、普遍采用商标好处甚多
- 四、加强商标管理要解决的几个方针政策问题
- 解决好八亿人民的穿衣问题
- 革命加拼命干出一个纺织工业的现代化来
- 全国纺织工业学大庆会议胜利闭幕,李副主席作重要指示,康副总理作重要讲话
- 要更好更快地解决人民穿衣问题
- 我国轻工业发展的根本道路
- 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高速度发展轻工业
- 把轻工业的建设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 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 中国毛纺织工业在迅速发展
- 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
- 生产水平迅速提高
- 品种花色丰富多彩
- 工业规模迅速扩大
- 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技术基础
- 纺织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简况
- 发展趋势
- 棉花的生产
- 总产量和棉田面积
- 单位面积产量
- 品种
- 纺织工业光辉的十年
- 《钱之光传》第十四章
- 一、决定上海纱厂不搬家
- 二、主持第一次全国棉花会议
- 三、“纱布之战”
- 忠诚无私的革命家 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 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奋斗
-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 坚定而质朴的共产党员
-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 鞠躬尽瘁70年
- 愿天下人民尽丰衣
- 毛泽东同志对纺织工业的关怀
- 一
- 二
- 三
- 四
- 回忆毛泽东同志对纺织工业的关怀和决策
- 一
- 二
- 三 更新时间:2020-07-17 12:58:33